第822章 狐假虎威謀人心(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906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三國呂布之女最新章節!

至於呂布,其實也挺好哄,呂布不是孫策,他不會是那種非要什麼事都恨不得自己上,旁人怎麼勸都不聽的人。

不肯多帶人,那基本不存在,因為司馬懿隻一哄,呂布就巴不得帶多點人,好顯示威風凜凜,所以,根本就不存在逞強好勝的行為,做出什麼孤身涉險的行為!

就衝這一點來說,其實特彆叫司馬懿省心!

要真是那種像孫策那樣自逞強,而完全主意特大,還聽不進勸的人,那就真的頭痛!

沒文化還主意大!那才是真要了命了!

呂布也就這點好,他這個人沒啥大主見,隻要你說的合適的意見,他能聽得進去,包管聽,完全沒有固定的死板的立場。

這種人,做人臣子的,那真的就是牆頭草的風格!

但若是做人主公的,若是聽小人的,他就是個昏主;但若是聽賢臣的,那就是妥妥的齊桓公啊。齊桓公沒彆的什麼才能,其實也是耳根子特彆軟一人,不管啥小人,隻要一捧他,他包管就迷了心誌,但他有一點特彆好,無論小人說的再好,隻要管仲一開口,他包管不管原先是什麼立場,立馬就改了!

齊桓公一生有兩個貴人,一個是鮑叔,一個是管仲!

鮑叔說管仲可用,他聽了,並且遵從了,放了管仲,重用為相。

管仲活著的時候,也一直十分聽從,重視他的意見,這才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霸業!

這呂布也略有些這樣的特點,雖然也有固執的掉不了頭的時候,但大多數時候,其實隻要摸清了他的性格特點,順毛捋的話,其實,特彆的好哄,好服侍!

所以,呂布是帶著一千騎兵精銳去的,因為司馬懿跟他說了,主公是徐州之主,將來更是要霸於北方!震懾關外各族的大英雄,而大英雄出城,豈能無備!?不僅要有文備,還要有武備,這是標配,這才是大英雄的排場,不然怎麼展示威風凜凜呢?!是不是?!哪怕是扛個旗,也得要旗營的人,叫百姓知曉是呂布來了吧?!

進了山裡,那馬蹄一響,陣勢擺出來,便是百獸也震懾於主公之威,而麋鹿豬兔都懼主公之虎威,必甘願自動投於主公箭下,腿軟的連跑也忘了!

這麼一吹捧,那呂布是任司馬懿擺布,叫帶人就帶人,絕沒有那麼軸,可叫司馬懿省了不少心。

因此,他便沒去,隻是留在城內坐陣!

他來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收服河內。不是收服張楊。張楊是張楊,他一人投效了,不代表整個河內都已經投效了!

所以司馬懿的任務也重。

比如張楊身邊的人心各異,以及城內的蠢蠢欲動,他心裡都一清二楚!

而他八風不動的,等著風自來摧折,卻果然等到了他想要等到的風!

呂布剛出城,他就收到了很多要來拜見他的帖子,他翻了翻,道:“……多數都是以往略有些交往的人家。這些,冷處理吧,都避而不見。他們也是為了多下個注,將來,也有個保險。真的有重要的事,想要依靠他們,是靠不住的。見風使舵的人居多!”

世家多數如此,哪個勢大,就討好哪個唄!

如今要來見司馬懿,其實說白了,就是套個舊交情,然後等於是買個保險。無非是花點小錢的意思,真用著了,那可是保了全家全族,若用不著,也是圖個心安!

所以司馬懿的意思,態度曖昧,像依也不像依,不明確回應,也不明確回絕,這樣就行了!

這裡麵的分寸,帳下的文臣都是知曉的,因此都應了!

有一文士愕了一下,從幾封拜帖之中掉出一封信來,看完麵色便是一變,道:“……這!”

“出了何事!?”司馬懿觀他們神色不對,便道:“可直言!”

“不知何人在這些拜帖之中夾了此帖,上麵……”一文士神色不自然,透著些許的慌張,覷了一眼司馬懿,不安的道:“……寫了些不中聽的話!”

司馬懿神色平淡,取了過來瞧了一眼,上麵寫著: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天下若如司馬者,道義儘失常也!做人不做司馬懿,恐傷天理,反遭天譴!

司馬懿看了,神色卻無恙。內心雖有波動,但也沒到叫人看出來的程度。

他此時更在意的反而是這些身邊人的態度,看他們小心翼翼的,莫非在他們心中還是有潛意識以為,他對呂布有怨懟?!

這可不是好事!

司馬懿心理有多強大,這是不用說的,一般人的心理素質是看到這一點會失控,甚至會憤怒,以至於遷怒都有,可他不是,他第一個想到的是,為何身邊的人會以為他對此如此的在意?!

這心裡已開始衡量開了,並且要怎麼才能讓他們以為他心裡其實並沒有失衡。

而如果表現的完全不在意,反而失真,叫他們以為自己深不可測,內心既使波瀾也不動聲色,這同樣也不是好事情!

一個麵對詆毀也不露聲色,毫不動容的人,可想而知,他身邊的人會防著他,甚至心裡疏遠他也是必然的。

因為這已經可以將他定義為一個可怕的人,一個可怕的人是戰場上的敵人,將來也可能是朝堂上的敵方勢力。

所以,怎麼平衡這個,是司馬懿需要做的事情。

人生如戲,需要演技。哪怕他是個心理特彆強大的人,對此詆毀也有料到,並且完全不被外人影響的人,此時也是需要展露些人性的脆弱,反而更能引起眾人的共鳴,以利於以後!

隻這一瞬,司馬懿已經將所有利弊利害關係全想清楚了!

心裡也很快的做出了迅速的決策與判斷。

一個完全沒有情緒和破綻的人是會引人恐懼,並且是引人防備的,而怎麼做到攻心,將人心控製在可控的範圍以內,也是他必須要去做到的事情。以利於以後更方便行事。

他得展示,他對呂布並無怨恨之心。就得稍露出人性的軟弱,才能叫人真正信服!

司馬懿便歎道:“殺人不過頭點地,這些人,是殺人還要誅心啊……”

說罷歎了一口氣,黯然的放下了紙條。

眾文士見他如此,反而鬆了一口氣,立即道:“這紙條混進來,必有人從中作梗,軍師,要查嗎?!隻要查,必能很快找出始作俑者!”

司馬懿卻是思考了一下,搖了搖頭,苦笑道:“其實這紙條說的也並沒什麼錯!我司馬氏的確引些人怨懟,本來就是河內人,卻棄河內而去了徐州,有些非議也屬正常。我司馬氏的確是令他們失望了。如果,主公是那隻虎,懿便是那隻狐狸,這形容也沒什麼錯!司馬氏的榮光,總是離不開主公的。司馬氏世代居於河內,遷出後,卻隨主公來了河內,不思回鄉,卻反而顯露威嚴,這與狐假虎威也沒甚區彆,被他們罵幾句,也很正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