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司馬懿意不在鄴(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643 字 9個月前

許攸道:“城外來的信?!”

“正是,”門人低聲道。

許攸一看信紙就知道了,這紙很粗糙,工藝比起徐州的來,簡直算是草紙。封麵未曾寫上字,許攸打開來看,正是程昱的親筆信。

信中隻字不提城內之事,隻提曹操與他曾是故舊,曹公對他甚是思盼,日夜都盼他能去許都輔佐左右,以撫舊交也……

許攸看完,便不語。

這字隻提情,不提利,便是一種拉攏的信號。代表著城內的事可以不算,隻要他肯去許都,以往一切,皆不重要。

那麼,他出賣鄴城的名聲,曹公便不在意。

的確!他的確可以這般選擇。當然也可以這麼選擇。畢竟在決定投奔呂布之前,他作了很久的權衡,一直在曹操與呂布之間猶豫不決,直到聽聞呂布兵臨城下了,他才做了最後的決斷。

如今這鄴城已經獻了,他也領了功勞。可是,讓他放棄這功勞,離開,他心裡又不甘心。況又背負了再叛的聲名,恐怕再無處可容!

然而,他心裡依舊還是洋洋得意,此處不容,依舊有所歸處,這心就穩了。

這說明他有很大的價值,值得曹操以故舊相交而拉攏的價值!

這的確讓他多了一點心思。

“信上寫了什麼?!”左右道。

“問吾可有難處,程昱願助之……”許攸哼笑一聲,道:“此事,倒是一個後路……並且,也可利用一二!”

許攸眼睛微轉,心中依舊不甘。就連曹操都未曾放棄自己,可是呂布這邊卻得到了百般怠慢,雖知這其中有司馬懿的手腳,然而,他焉能甘心?!畢竟已經投入過一次大功,如果此時止損,那豈不是獻了鄴城的功勞也沒了?!

許攸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算計,籌謀到這一步,又怎麼能甘心割肉止損?!

想到在曹操與呂布之間徘徊這麼久才選擇了呂布,作了決斷,才有了現在,結果就這樣沉沒了?!這個成本,他並不甘心,也很不忿。

若看不到成果,他是絕不願意就這樣離開的。

雖然還沒有決定要調轉方向去曹操那邊,然而此事倒是可以利用一二。

他沒有回程昱的信,隻是第二日就有傳言起來了,說是司馬懿進鄴城後,恐溫侯得了賢才,他嫉恨之,所以田豐與審配才死的不明不白。

這簡直就是差點指著司馬懿的鼻子罵,罵他目光短淺,謀害忠良,不能容人。

這麼快的速度就在鄴城以內傳開,弄的百姓相互嘀咕,眼露驚恐,若說不是對鄴城了如指掌的人傳開的,都沒人相信。

謀士們都氣急了,前來與司馬懿議及此事,心中頗為不平,道:“許攸這是在攻擊軍師,此人賊心過大,早晚是大禍患!”

司馬懿竟不生氣,還笑了笑,道:“不是說要哄著他?何必與他置氣,切勿因此小事而誤了大事!”

眾人一麵心服司馬懿的心胸,一麵更加為他抱不平了,道:“既便軍師不擔心此等惡名,然而眾口鑠金,一旦三人成虎,審配與田豐便不是軍師所殺,也變成軍師所殺的了……這又如何了得?!百姓不知假,一旦以訛傳訛,恐怕城內會有民變。”

司馬懿心道,就算是造謠,你們不信,恐怕呂嫻也不會不相信啊。

是否造謠,他無所謂。真真假假之中,也許可以與呂嫻掰一掰手腕。這樣子,倒好。將來便是呂嫻以此發作,眾人也不會信的。這也是他縱容的原因。

司馬懿道:“城中在傳什麼?!”

“編了民謠,謠曰:……蝗蝗蟲哉,斷吾脊梁……泰山崩焉,天地失常……”

司馬懿都聽樂了,這蟲指的是什麼,大蟲大蟲,就是指老虎,就是指豺狼呂布。斷吾脊梁就是指殺害忠良,而泰山要崩,則是說袁氏恐怕要陷敗……天地失常更有意思,就是指呂布這頭豺狼能得了天意,可不就是天地失常了嗎?!這可真是把他與呂布一通損。乍一聽,一定是反對派編出來的民謠,可以說是很惡心人了……

而是許攸所為,他就可以推的一乾二淨,而百姓們聽了這個,也會悲於鄴城之失,更感恨田豐與審配之死,也會將這謠口口相傳,這許攸果然攻心。

更在於,如果他們虎威軍將這謠當回事,大動作,那麼全城都會攻擊恨憤於呂布。

袁紹終究未全敗,所以這隻證明,呂布雖然得了鄴城,但得人心這件事,就彆想了!

要徹底的得到冀州,隻有袁紹死了,敗了,百姓才會真正的歸於強者,那時他們便是如何也不敢傳這等民謠……

這許攸的確是個人才,將田豐與審配之死利用的很是乾脆。

田豐與審配之死的確是牽動了很多的民憤。之前審榮開了城門,審配也被鄴城百姓所怨恨,然而恨不及其死,人對活著的犯了罪,犯了錯的人是很不能諒解的,可是隻要死了,這心裡反而想起他的好來。

一想到鄴城被破,審配與田豐死的不明不白,百姓們既便是領了糧,可心在袁,哪一個又不兔死狐悲。哪怕城破了,可是隻要袁紹還在,他們就不可能馬上就轉變忠心的。而懼怕之後,想到的便是孤憤。

司馬懿笑了一下,道:“……這許攸的確有點才能,可惜用錯了方向。”

正因為是小人,所以才更不能小覷啊。眾人便紛紛勸道:“軍師切不可小看此人的破壞力。他此一舉,是將軍師進城後所做之功,全毀了,此人不能留!”

司馬懿卻搖了搖頭,道:“謠言雖是謠言,然而有一點並沒有說錯,棟梁不是許攸這種小人!田豐一死,袁紹已失之一臂。我軍所要做的是趁勝追擊,而不是在這爭扯民心。”

眾人一怔。

“袁紹敗,民才會有所歸依,若隻是用利所誘,斷不可能真正歸附,這鄴城,可以一時據,想要長久據,非眼下也。我軍進了城,卻不可隻以為此城真為我軍所有!”司馬懿道:“當趁勝取勝更是!”

眾人道:“軍師莫非有其它軍機?!”

司馬懿點首,道:“汝等也切不可被此而代入小事中去,百姓之謠起謠滅,自由之也,不可與民爭口,也不必理會許攸。他再有破壞力,隻要女公子信懿,隻要汝等也不疑心,他的破壞力又有多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