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淩菲的父母隻是來看看女兒,看看她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順便幫她把“必須退出田徑隊”這口鍋背上。他們並不在這過夜,趁著還有最後一班長途客車就趕忙回去了。
三個少年少女回到學校繼續晚自習。
不過今晚在一班,情況好像有點不一樣。晚自習剛開始沒多久,班主任就進來,說是要宣布一個事。
“今晚臨時通知,大家待會要跟我去大禮堂,聽一個講座。同學們也知道,咱們學校除了高考成績好,還有個特色,就是鼓勵和支持大家參加競賽,尤其是那五門奧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這五門如果能拿到特彆好的名次,是可以直接保送的。”
劉老師說到這裡,眼神不自覺的就飄到了後排許哲身上。
不隻是他,就連其他不少同學聽到這,都忍不住悄悄看向許哲。
要說靠著競賽拿到保送,本班裡,就有個絕佳的例子。可惜他是跳級取巧,對彆的同學似乎並沒有參考價值。
宋星葉悄聲說道:“這個講座,應該請你上去講講心得呀。”
許哲:“那不可能,肯定是讓高二高三的前輩去講。”
講台上的班主任繼續道:“除了咱們班,一起聽講座的還會有其他班裡,對競賽有興趣的學生,或者是入學成績裡就有競賽加分的。當然我的意見是搞競賽可以,但要做好抉擇,要想清楚。最好是能抓住自己的優勢,盯準優勢學科去搞。競賽要是出不了成績,還牽扯了正常學習的時間精力,那就虧大了。”
許哲忽然低聲問道:“你想要試試競賽嗎?”
宋星葉微微搖頭:“那五門,都不是我擅長的……”
班主任拍了拍巴掌:“好了同學們,走吧,我們去大禮堂!給你們講授經驗的師兄師姐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大家紛紛站起身,有不少人還拿上了筆和本子,如有需要還可以做筆記。
但許哲和宋星葉都是空著手的。
跟在同學們身後走出教室的時候,宋星葉忽然又問:“會不會有沈嵐學姐?”
許哲:“有可能……”
————
實驗中學的大禮堂同樣氣派。除了一班的四十二位同學以外,其他班來的也就十幾位,加起來還不到六十人。
禮堂裡大半的座位都是沒人坐,給人的感覺就更是空曠了。
第一位上台開講的,是個戴著眼鏡的高三男生。主持的老師介紹,這位學長拿到了物理奧賽的全國金牌,甚至進了國家集訓隊,堪稱是本場最具重量級的一位。
但這位師兄卻托著眼鏡說:“……我隻能說,如果你們覺得自己很猛了,那隻能說明競爭水平還不夠高。我是高二就進了國家集訓隊,在那裡待了半年,很遺憾,很遺憾啊,沒有真正入選國家隊,還是差了那麼一些。不過隻要到了集訓隊的水平就可以保送了,我去的是天華大學,感覺比較適合我。”
許哲稍微觀察了一下。他發現,周圍的同學們大都露出了豔羨的目光,但也有一些人是躍躍欲試,一副‘彼可取而代之’的模樣。
第一位師兄顯然更喜歡吹比。那種‘天華大學和帝都大學任我挑’的感覺,可能確實讓人忍不住飄飄然。但對於競賽的過程,以及參賽過程中的心得體驗,他講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