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走動的人家裡可沒有東平伯,所以既然要走動自然要提前打聲招呼。
安國公聽到一愣,不過隨即恍然的“哦”了一聲:是東平伯家啊!就是那位被歡哥兒那個不成器的中傷了的那個薑四小姐家裡?
是該要拜訪一下。人家薑四小姐又沒有做錯什麼,說來說去都怪歡哥兒!安國公想了想,越發覺得有理,是以轉身便向大堂走去:看看歡哥兒做的好事,做了錯事還要言哥兒去賠禮道歉!
偏還不覺得自己錯了,還敢氣鼓鼓的瞪言哥兒,說到底還是打的太少了!
安國公以前不是個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不過如今這一連串的糟心事接踵而來,倒是讓他生出了彆的想法:有些人天生就是欠揍!
……
……
為中秋提前準備應節月餅的當然不止長安城的眾人,遠在寶陵的薑韶顏在中秋前兩日也開始準備月餅了。
同賞一輪月嘛!
街上叫賣的月餅自然是有的,不過於吃貨薑韶顏而言自是要親自動手的。
作為一個骨子裡的現代人,薑韶顏的認知裡主流的月餅是分為蘇式和廣式兩種的。不過此時的大周還沒有廣式月餅這種東西,相較而言蘇式那等皮層酥鬆的月餅占了主流。
薑韶顏原本便是江南一帶人,對蘇式月餅自是喜歡的緊。葷食燈各式肉餡就等著烤出鍋的瞬間一邊燙嘴一邊趁熱吃下去。
對此,本是做習慣了這等肉餡月餅的劉娘子自是當仁不讓的接了烤製的活。
薑韶顏則跑到一旁專心搗鼓五仁陷了。被後世黑慘了的五仁陷月餅同那些街頭販賣的五仁陷月餅脫不了乾係。薑韶顏吃過,確實難吃的緊,一口下去滿是甜的發膩的糖漿味。
不過薑韶顏是吃過真正好吃的五仁陷月餅的,用足了瓜子仁、核桃仁、芝麻仁、杏仁和橄欖仁的月餅那味道簡直驚為天人,同街頭販賣的那些五仁月餅除了個名字,哪哪兒都不似一種食物。
這樣的餡料其實調起來不難,關鍵在於舍得用料,而這些五仁的餡料真用的講究起來,一個月餅確實價格不菲,街頭販賣的那些個五仁月餅自然是不可能將料用足的。
正專心調製餡料的空檔,香梨舉著早上薑韶顏做的加了兩個雞子的蛋餅走過來,道:“小姐,那個方二小姐來了。”
方知慧麼?正剝了鬆子仁往陷盆裡倒的薑韶顏聽的愣了一愣,還不等她開口香梨便接著說了起來。
“我也覺得奇怪呢!那方二小姐不是要等節日當日才來蹭點心的麼?如今居然提早來了!”
老人常說莫要背後說人壞話,容易被正主聽到。
香梨今兒這話一出,下一刻便聽到方知慧的聲音自背後響了起來。
“薑四,你管管你這丫頭!什麼叫節日當日來蹭點心?我是那種人嗎?”梳著一頭高束馬尾的方知慧殺氣騰騰的殺至薑韶顏和香梨麵前,正準備將香梨拉過去教訓一頓,眼角餘光卻瞥見了正在調餡料的薑韶顏,看清楚了她調製的餡料之後忍不住失望道,“薑四,我還當你做月餅會搗鼓出什麼新花樣呢,卻還是老五仁的花樣,真是沒趣!”
“我想吃五仁的。”薑韶顏剝著鬆子仁淡淡的說了一句。
五仁陷的月餅能從古傳到現代,幾千年的光景經久不衰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像真正被時光眷顧的美人都是宜古宜今的,不管放至哪裡都是美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經典吧!
薑韶顏吃了那麼多的月餅還是最喜歡五仁陷的,當然是正宗的那種。
沒有拘束時,薑韶顏是個隨性的人。興致來了,會做些吃食取悅一下旁人,沒有興致時便隻想取悅自己。至於旁人,想吃那便分你一些,不想吃那請便,自去做或者買都成。
她這樣的性子曾經被身邊的阿魚笑說就像那隻江家為了哄她高興特意從騾馬市的胡商那裡買來的白毛藍眼的貓兒一般。
高興時甚至主動哄你也成,不高興時你叫十幾聲也懶得搭理你。
不過可惜,上一世死後沒人說她像貓,卻說她像狐狸。
狐狸精也是狐狸的一種嘛!今日心情不錯的薑韶顏想著:能被人說是狐狸精,那至少也是誇她上一世長得好。
畢竟狐狸精也是要門檻的。
舊事也不全然都是傷心事,也有高興的事,那隻白毛藍眼的貓兒她就喜歡的緊,隻可惜她死後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不過薑韶顏對那貓兒的歸宿倒是不太擔心,這貓兒長的好看又稀少,莫說外人了,就是族中喜歡的人也有不少。
她這個做主人的再如何,總不至於連累一隻什麼都不懂的貓兒去。
一想至此,薑韶顏便忍不住莞爾。
那廂挑剔了一番沒有新花樣的方知慧看到了她的莞爾,似是想到什麼一般,隨即眼睛一亮,拿胳膊肘捅了捅薑韶顏,朝她擠眼道:“怎麼?這次中秋會同上回的七夕一樣,季世子回寶陵來陪你過節?”
季世子的品味雖說初時確實是將她驚到了,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大抵是被香梨那丫頭和季世子的品味影響了,她近些時日越看薑四倒是越發順眼了起來了。指不定再看下去都要把薑四看成大美人了,方知慧這般想著便見對麵的薑韶顏搖了搖頭,道:“季世子回京陪安國公過中秋了。”
季世子回京了?方知慧聽的非但沒有失望,反而一喜,鬆了口氣:謝天謝地,這季世子總算不會同上回那樣把薑四搶走獨自過節去了。
想上次七夕薑四走後她對著香梨和小午這些人大眼瞪小眼的等到半夜,可真真要無聊死了,還是薑四有趣!
“那正好,中秋我們一起過啊!你頭一回在江南道過中秋吧!姑蘇那地方每年中秋都有煙花大會,還送老字號的月餅,我們去姑蘇看煙花吃月餅啊!”
姑蘇?薑韶顏聽的心中一動,放下手裡正在調製的餡料之後笑了:“好啊,我們去姑蘇!”
楊家祖宅就在姑蘇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