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主意(2 / 2)

獨占金枝 漫漫步歸 7165 字 9個月前

想通了這一茬之後,莊浩然也不敢再隻是言語提點了,而是認認真真詳儘的問起了小吏。

“我是問李家兄弟如今多大了?娶妻了沒有?可有孩子了?家中父母多大?身體好不好?他們這一去,家裡可有人能挑得起擔子?”莊浩然一一問了起來。

小吏“哦”了一聲,依舊不明所以卻老老實實的回了起來:“老大三十有五,老二三十有三,莊稼人成親早,孩子也生的多。老大留了三個孩子,最大的女娃十一歲,最小的三歲,是個男娃;老二有五個孩子,老大十歲,還有一窩七歲的雙胞胎,同一窩五歲的雙胞胎,家中兩個父母腿腳身子骨不大好,兩人的媳婦也隻是普通的村婦。”

莊浩然聽著小吏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回答著,一直沒有打斷他的話,待到小吏說道“兩人的媳婦也隻是普通的村婦”時,更是下意識的抬眼看向小吏,等他接下來的話。

都提醒到這樣了,這小吏應當能明白他的意思了吧!

哪知小吏說罷這一句,便停了下來,而後認真的看向莊浩然,等莊浩然接下來的問話了。

這木訥到有些傻氣的反應看的莊浩然更是恨不能嘔出一口老血,終於懶得兜圈子了,而是板著臉,頗有幾分絕望的說道:“父母身子不好,李家兄弟這麼一走,老大三個孩子,老二五個孩子怎麼辦?靠兩人的媳婦養麼?”

這……小吏搖了搖頭,唏噓道:“估摸著扛不住的,要改嫁的,便是感情再深,兩人也養不動那麼多孩子。”這一次沒有莊浩然提醒,小吏倒是多說了不少,“這等情況多半如此,便是兩人再舍不得孩子,也隻能改嫁,若是嫁得人好些,可以把孩子帶過去……唔,一般人也養不動那麼幾個孩子,估摸著還是要留給兩個老的……”

該說時不說,不該說時廢話倒是說的多!莊浩然打斷了小吏的話,冷冷道:“所以不能就這麼算了!楊家為尋人搭上了兩條人命,李家兄弟這一走,幾個孩子無人養,難道要活活餓死不成?走!帶本官去那村子上走一趟!”

小吏聽的一愣,下意識的摸了摸腰間的錢袋道:“大人,要準備份子錢麼?這地方的規矩過幾日要下葬……”

莊浩然終於忍不住了,抄起桌上的卷宗朝他砸了過去:“份子錢值幾個錢?讓楊家拿錢給李家兄弟的孩童父母善後!”

……

……

李家兄弟所在的村子叫做裕水村,就坐落在姑蘇城外的山郊上。

若說李家貧苦到如何難得一見的地步倒也不見得,畢竟背靠姑蘇,實在窮的要餓死了,以姑蘇城的財力也能給口飯吃。

所以,餓麼,餓不死,卻也僅止於此了。

隻是人活著,僅僅餓不死,這日子過得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若非隻能如此“餓不死”的活著,李家兄弟也不會為一千兩的賞銀下河撈人了。隻是沒成想人沒撈到反而送了性命。

本就隻能“餓不死”的活著,李家兄弟這一走……莊浩然看著麵前這穿著素色麻衣的一家老小,麵色哀慟而茫然,渾然不知自己即將麵對什麼樣的困境。

老的身體有疾,小的最大才十一二歲,兩個村婦便是再如何辛勞,能養得起這麼多張嘴麼?莊浩然覺得一想這些人未來的境況,他都覺得絕望,偏這些人如此茫然不知的樣子……看了眼身旁同自己一起來的交了份子錢湊在那被請來的喪葬風水先生旁看風水選地的小吏,莊浩然沒來由的深吸了一口氣,突然覺得:有時候傻一點也挺好的。

反正村裡幾十口人,四鄰街坊做飯時多做個包子饅頭的,這幾個老人孩童也餓不死。

聽說新任的縣太爺來了,村裡本就在附近守靈閒聊的百姓立即湧了過來,用樸素的熱情好奇的打量著麵前這位新任的縣太爺。

唔!縣太爺還挺年輕的嘛!比前頭兩個長的還要好些。

莊浩然摸了摸腰間的荷包,從荷包裡抓了把碎銀子做份子錢塞入那兩個一臉茫然的老人手裡之後,掃了眼周圍熱情、好奇又拘謹的百姓,開口了:“你們……準備就這麼算了?”

啊?正好奇的打量縣太爺的百姓們怔怔的看著麵前的莊浩然:縣太爺這是什麼意思?他們不明白呢!

鑒於有了之前據稱“機靈”的小吏的表現,對於百姓怔忪茫然的表現,莊浩然也不覺得奇怪了,說話也不再委婉,直白道:“李家兄弟是因為楊家的事而死的,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村民中有些機靈的似乎隱隱理解了他的意思,欲言又止,莊浩然看了便接著開口道:“李家兄弟這一死,家裡的一家老小怎麼辦?”

圍觀的百姓裡響起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顯然更多的人已經隱隱明白這位縣太爺的意思了。

隻是這般做來,豈不是要得罪楊家?楊家可是土皇帝呢,若是得罪了楊家,楊家打擊報複他們怎麼辦?

百姓隻是普通人,並非聖人,他們有淳樸的一麵,良善的一麵,同樣也會懼怕,會利己。

這便是普通人,不是純粹的好人也不是純粹的惡人,人性有兩麵,有好也有壞。

莊浩然對此早有預料,抬眸掃了眼周圍窸窸窣窣小聲議論的百姓,道:“這不是李家一家的事,這一家老小往後生計如何?看著他們餓死麼?還是大家一家每日給些吃食養這幾個老小孩子?”

似李家老小這等狀況下的孩子往後定是要吃百家飯長大的。雖說每一日給一些不覺得如何,可被莊浩然這麼一算,村民忽然覺得,這八個孩童兩個老人養著長久來看也是一筆負擔,能叫他們自給自足似乎也不錯,要知道就算每日給個一文銅錢,幾十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呢!

與其如此,倒不如聽了莊大人的,一開始便解決了李家的麻煩。

喏,正巧,李家兄弟可不是因為他們而死的,是因為楊家才死的。那一千兩的賞銀對於楊家那等貴人不過手裡頭的一套首飾,察覺不到什麼,既然如此,乾嘛不叫楊家解決了李家的麻煩?

看著意動的百姓,莊浩然並不意外的笑了,眼底卻沒有什麼笑意,隻是頓了頓,一錘定音:“既如此,那便冤有頭債有主,去楊家要個說法以告李家兄弟的在天之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