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孫老嬤嬤話音一轉,道:“隻要靜養上一二個月,保準沒事。隻是……”
孫老嬤嬤麵露為難之色,目光求救的看向太醫院判,可在太醫院當值的都是求生欲滿滿的老江湖,這會兒怎敢搭茬。
見賈琮隻盯著她看,孫老嬤嬤苦悶不已,隻能道:“隻是,這小郡主……太弱了些,老奴也不敢擔保……”
賈琮擺了擺手,看著孫嬤嬤和諸太醫打斷道:“這些話,孤一個字都不想聽,自孤掌權以來,給你們的俸祿和待遇,堪比三品大員,甚至還高。連你們的家人子孫,孤都安排了好差事,讓你們無後顧之憂。孤做這些,不是想聽你們說這些廢話的。孤隻告訴你們一件事,孤的妻子兒女,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孤成了孤家寡人,也必要你們全家的腦袋。”
說罷,賈琮不理麵無人色的孫老嬤嬤和諸太醫,最後往淨室內看了眼,然後大步離去。
葉清、黛玉等人匆忙跟上。
誰都看得出,賈琮此刻心中壓抑著震怒。
……
“清臣,冷靜一點,太後我去說就是……”
出了左春坊,葉清見賈琮臉色難看的緊,勸道。
賈琮頓住腳,仰頭長呼一口氣,輕聲道:“我不是怕太後那邊,隻是……說來也怪,原本沒什麼太大的觸動,可是知道女……女兒,可能會有閃失,心裡就感覺跟壓了座大山一樣沉重,有點透不過氣來。若她,果真有個差池,我都不知該怎麼見十三娘。是我對不起她……”
不等諸女安慰,賈琮擺手道:“好了,你們去忙你們的,我去內閣了。那邊必還要再鬨一場,真是混帳!”
……
左銀台門外,內閣。
諸禮部、太常寺官員圍著趙青山,亂哄哄相勸著。
皇城內何時能藏得住秘密?
東宮原本就是眾人矚目之地,門前發生的事,幾乎以直播的速度傳入各部堂。
掌禮樂教化的禮部和太常寺官員,最先炸鍋。
“元輔,您是太子太傅,此事萬萬不可袖手旁觀哪!”
“元輔,天家乃禮教仰重之地,絕不可亂了根本分寸啊!”
“元輔,這等荒唐之事,太子年幼不知事,元輔為太子太傅,當有匡扶教導之義!”
趙青山沉著臉,看到連蘭台寺言官都從外麵進來,一個個神情激蕩的模樣,臉色愈發陰沉,讓人敬畏。
其實趙青山心裡也苦惱不已,此事當真是……棘手啊!
天家血脈何等神聖貴重,若是隨便上門一女子抱著幾個孩子就能入天家玉碟,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更不用說這女子還是什麼江湖女子,再醮之婦。
一想至此,趙青山直覺得腦袋都要炸開。
等到連禦史言官都圍上來勸諫時,他實在忍無可忍,大聲喝道:“吵什麼吵?!都給老夫閉嘴!”
然而這些禮教官員什麼都怕,就是不怕亂禮之暴,一個個化身強項令,引經據典和趙青山講道理。
饒是趙青山剛烈,可占據不得大義時,也隻能生忍強受著,一張臉黑如鐵鍋,一言不發。
正當內閣亂成一團麻時,忽聽外麵禁衛大聲傳稟道:“太子殿下駕到!”
內閣值房內忽地一靜,就聽趙青山壓低聲音但格外嚴厲警告道:“太子年幼,潛龍時又命途坎坷,故而絕不會讓自己的命運,再度發生在子嗣身上,這是大忌。爾等不可逼迫過甚!儲君賢明至斯,爾等當惜福。”
話音剛落,就見賈琮麵色淡然的入內。
眾臣見禮,不過照慣例,沒等趙青山拜下,東宮總管王春就先一步攙扶住了。
這等待遇,直看的林清河等人眼熱。
沒有囉嗦,賈琮開門見山道:“孤在江南時,得遇大難,幸得一女相助。”
也未刻意隱瞞什麼,甚至將鋪設後路之事都言明。
這等坦誠,讓眾人驚訝。
最後,賈琮道:“孤知道,此事與禮不合,眾卿勸諫,原是分內之事。天家事,無私事。若按為君之道,孤當聽從勸諫。方才太後和父皇也同孤說,天家總是要有規矩的,所以關氏帶回的二子,日後不能克承大統。孤認了……但是,孤也是有血肉的人。若連自己的骨肉妻兒都不能留在身邊,這太子儲君不做也罷。若一男兒,連妻兒都不能庇佑,又如何能愛萬民?
此事結果究竟如何,孤不得而知,太後和父皇還未拿出定論。但無論如何,孤與諸卿君臣一場,還望諸位念及孤薄有微德的份上,莫要將此事之過,怪罪於關氏和孤之骨肉頭上。大丈夫行於世間,縱不能頂天立地,也要為妻兒遮風避雨。
孤無大誌,讓太傅失望了。”
說著,他起身朝瞠目結舌的趙青山躬身一禮後,又對著值房中諸臣躬身一禮,言辭誠懇道:“拜托諸卿了。”
言罷,在一片鴉雀無聲中,大步離去,身形單薄而決絕。
直到賈琮身影遠離消失不見,值房內眾人才如同被連環天雷劈中一般,“轟”的一下炸了鍋!
趙青山幾乎連衝帶撞的要擠開人群追出去,可之前湧入值房的官太多,這會兒又都想追太子,一時間哪裡衝的開。
趙青山暴怒之下,指著禮部、蘭台寺和太常寺的一群官兒,咆哮怒罵道:“你們這些不當人子的混帳!不當人子的混帳!!”
誰都沒想到,賈琮竟然生出了離宮的心思!!
這他娘的,不是要了親命嗎?
聖天子垂拱而治,這從來都是文官中做夢幻想中才會出現的場景。
卻在賈琮手中實現了……
縱然許多大權其實還是掌在賈琮手中,甚至趙青山比尋常暴君還苛刻,但是再苛刻他也隻是元輔,而非天子。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天差地彆。
更何況儲君連二黨牽製這等千百年來的帝王術都不用,全力支持新黨開拓新法大業。
如此一來,累是累一點,可沒人在後麵扯後腿,累心裡也舒暢些。
這樣的儲君,古往今來何曾有第二個?
若果真因為朝野要逼太子拋棄妻子骨肉分離,逼得他出宮遠走,那他們這些臣子又算什麼?
千百年後,青史又該如何記載他們?
必是遺臭萬年!
甚至不用千百年後,太子出宮後,隨便寫幾闕“怨詞”,傳遍天下後,他們這些奸臣佞臣,就再無立錐之地了。
念及此,值房內諸臣再無敢為天下先的大義凜然,紛紛勸趙青山道:“太傅太傅,快去叩闕,快去叩闕!一定要勸太後和皇上改了主意,既然二位小王爺不能克承大統,其他的事,該退一步就退一步罷!社稷為重,社稷為重!!”
趙青山聞言氣的仰倒,剛才亂放狗屁的人是你們,這會兒卻讓老夫去擦屁股?!
不過他也知道這會兒不是生氣的時候,警告道:“外麵清流該如何整治你們自己看著辦,老夫進宮去見太後皇上,若是外麵再出現意外,老夫也掛冠離去罷了!讓你們好好當這諍臣賢臣!!”
……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