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花大姐姐 (求收藏,求推薦)(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庶子風流最新章節!

賈琮因前世職業之故,是個極冷靜之人。

他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也十分清楚他現在的主要任務。

那便是讀書,進學,取得功名。

越快越好!

他知道,僅僅靠得到賈政的欣賞,是不足為恃的。

任何將命運托付於他人之手的行為,都極為愚蠢。

雖然賈政如今待他很好,但他卻不能倚之為根本。

自身逐漸強大,才是日後能夠自立的基礎。

隻是,他更加清楚的是,以賈家未來的山崩走向,僅僅取得功名,靠他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

一個功名,或許能給他帶來些許庇佑,卻遠難在日後賈家山崩地裂之難時為他遮狂風蔽巨浪。

因此他還要更努力,要儘快的融入賈家的核心,最後取得賈家的核心資源,收為己用。

這是他計劃好的一條非常清晰的路線。

如此,在數年後大難臨頭時,他才有足夠的底蘊去挽天傾。

救己,救人!

但是,這一切都隻是他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他並不能保證,事態一定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隻一個賈赦,就隨時都有可能將他再度打落塵埃。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禮教綱常所在,又豈是說著頑的?

還有賈母王夫人乃至賈政等人的存在,都會讓他攫取賈家的餘蔭力量為己用的想法,變得十分艱難。

因為這中間有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幾乎無法調和。

賈琮是有前世前知的眼光,才知道賈家這棵大樹,已經沒有多少年的光鮮了。

所以他想獲得賈家的核心資源,來自救,也救人。

可賈家人本身,是絕不會這樣認為的。

按照正常的規律,就算賈家不出什麼人才,他們也至少還有三四輩子上百年的富貴可享。

這也是在大半部紅樓夢中,賈家人沒什麼危機感的緣故。

如此,他們又怎麼可能將賈家交到賈琮手中?

就算賈琮讀書再好也沒用,因為即使他考中狀元,那又如何?

賈家絕不會將堂堂國公府的家業都交給他。

哪怕是欣賞他的賈政,都不可能。

所以,為了防止最壞的情況出現,賈琮要提前準備一條後路。

一條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能保全自身的後路。

一條賈府之外的路。

而這條路,目前的選擇,就在倪家和林誠身上。

林誠暫且不提,短短半日相處,雖然觀感不錯,但賈琮還無法完全信任此人。

不過就他前世對紅樓的了解,卻可以認定倪二是個極有義狹之氣的人。

因為整部紅樓夢中,以“義狹”二字直書者,大概就隻有這位醉金剛倪二。

若按原本的曆史脈絡,在賈家出事後,這位醉金剛也是出了大力相助的。

就賈琮看,倪大娘更是個重情重義重信之人。

他那日救了倪二後,倪大娘便不再以異姓骨肉相視。

為了給他送飯,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卻依舊不放棄。

要知道,她是清楚賈琮不過是榮國府內一個上不得台麵的“庶孽”的。

連自身都難顧全的賈琮,根本不值得討好巴結。

然而倪大娘依舊不改初心,始終給他送飯。

這樣的人,難道還不值得信賴?

賈琮目前的庶子身份,是無法直接經營和占有任何產業資源的。

因為不管他做的多大,賈赦等賈府尊長,一言就能予以剝奪,而且還是合法剝奪。

所以他要找到極合適的托付代理人,替他打理後路。

便是倪家母子。

如果他無法在賈家打開局麵,日後無法力挽天傾,那麼倪家母子,就是他的一條後路。

隻不過,倪家並沒有什麼可發展壯大的,賈琮也沒有辦法讓倪二在賭坊放錢的生意迅速擴大。

其實賈琮已經讓他停了這門偏門生意,因為風險和受益完全不成比例。

而且就算賈琮還有些法子,能讓倪家短時間內收攬大量財富,這個時候他也不可能這般安排。

因為在這樣的時代,背後沒有強硬跟腳的商賈,做大後就是砧板上的魚肉,隻能任人宰割,為他人做嫁衣。

以賈琮現在的能量,還遠遠不足以庇佑。

倒是林家的老字號書鋪世翰堂,雖然如今落魄的快要關門了,可在賈琮眼裡,卻是極優的資產。

或許收獲不了暴利,但勝在穩健,且有發展的潛力。

是個十分理想的事業起點。

世翰堂沒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長安都中新興而起的書坊越來越多,那些書坊沒有世翰堂的“祖法”約束,都用次一級的紙張印刷。

一般的小書房用最低廉的綿紙印刷,好一些的,用竹紙。

而世翰堂,卻始終用精美的桃花紙。

綿紙和竹紙價低廉,紙張韌性差、多有土白乃至黃色的色澤,不及桃花紙質地細膩,極其潔白。

隻是用桃花紙的成本,甚至超過竹紙一倍不止,更不用說尋常綿紙了。

然而世翰堂書籍的售價,即使隻比外麵的同類書籍高三成,也賣不動。

所以,世翰堂的經營是一日比一日慘淡。

這等情況下,林家卻死守著“祖製”,不同意用次紙印刷。

旁人都道這是世翰堂問題的根本,賈琮卻不這樣看。

在他看來,世翰堂的根本問題,是沒有找準定位,也沒有做好宣傳。

生生將奢侈品當淘寶貨在賣。

另外就是,書坊裡的書,與其他書坊同質化太嚴重。

關於定位和宣傳,賈琮都有了主意。

儘管他前世的專業是醫學,但對於一些營銷手段,也知道一二,足夠用了。

至於書坊同質化的解決方案,正在他筆下。

數十萬字的聊齋原著,他自然記不清了。

但大體故事,他多還能記得。

上一世他那個年紀的人,除了西遊三國白娘子外,聊齋同樣是一部極經典的電視劇,耳熟能詳。

而賈琮當年因為看電視看的不過癮的緣故,專門從書店找來聊齋的書,看過不知多少遍。

因此能記個大概,即使有些疏漏之處,用他現在的學識,也能彌補一二。

或許比不得聊齋先生劍臣公的精湛,但足夠用了。

況且,這本書又非他揚名刷聲望所用。

聊齋裡的豔.色故事那麼多,若讓人知道是他九歲所作,“名望”的確能一飛衝天……

因而即使對倪二、林誠所言,也托以聊齋先生之名,他不過偶然得之。

想來不會有人懷疑到他頭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