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許多人隻會羨慕他風流不羈。
事實上之前陳然、吳凡二人就這般羨慕曹子昂……
而告刁狀的賈琮,卻必定會落一個為舊黨翻案張目,企圖打擊陷害新黨新銳,甚至玷汙次輔威嚴的印象。
等回過頭來,曹子昂就會讓賈琮知道,他不是李文德。
眼見木舟已經遙遙過了皇城牆,不用曹子昂出麵,他的擁躉們就開始發難了。
二榜排名第三的進士,亦是福建子,與曹子昂同鄉。
也是新黨的鐵杆擁護者,他眼神居高臨下的看著賈琮,沉聲道:“不料清臣有此詩才,吾等尚未落筆,清臣已洋洋灑灑書寫了數百言。
隻是緣何不讓我等先目睹一番清臣之才,就先入了芙蓉園?
難道清臣對今次芙蓉榜狀元之位,誌在必得?”
賈琮聞言,眉尖一挑,淡然道:“烏前輩過獎了,詩才談不上,吾素來不善做詩詞。
隻是今日心中著實有感,才以拙筆賦詞一首。
至於緣何先放入芙蓉園?
倒不是貪什麼狀元,隻是聽說園中皆閨閣。
吾家規矩,素以女兒為貴。
因此先行此舉。”
那位烏前輩聞言,麵色沉了沉。
在看來,不說他二榜進士的貴重身份,僅一進學前輩的資曆,賈琮就不該這樣不卑不亢寸步不讓的說話。
不過念及賈琮背後之人,他也不好當麵撕破麵皮,便道:“既然如此,不知現在我等能否目睹清臣大作?”
語氣還是咄咄逼人。
此時不用賈琮回答,宋華便道:“瓊林宴有瓊林宴的規矩,廣元兄若想要目睹我小師叔的佳作,安靜等候就是。”
烏廣元聞言,冷笑一聲,道:“原來是子厚兄……我倒並不是急著想看佳作,隻是聽聞貴師叔工於書法,為諸多大臣青睞。往日想去國子監一見,卻礙於大司空嚴令不敢打擾。
今日卻是個好時機,希望能目睹一番。”
若是在新舊黨爭之前,亦或是舊黨未式微前,烏廣元絕不敢這般和宋華說話的。
但現在,舊黨眼見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自認為新黨乾將的烏廣元,又怎會懼怕宋華?
宋華生性雖善,卻並不怕事,見此眼眸一凝,就要開口。
賈琮卻淡淡道:“子厚不需再爭,既然烏前輩願意看,我再寫一遍就是。
隻是到底破了瓊林宴的規矩,所以一會兒還勞請烏前輩,誦讀出聲,琮亦想請諸位前輩指點。
不知烏前輩敢不敢賞臉?”
烏廣元聞言簡直氣樂了,心道賈清臣當真不知天高地厚,真以為是詩仙降世不成?
他冷笑道:“好,既然清臣有此信心,我又何妨做個宣讀清客?”
“果真?”
賈琮進逼一句,問道。
沒等心生不妙的東道主曹子昂打圓場,烏廣元已經黑下臉來,咬牙道:“既然清臣敢寫,我還怕讀?”
賈琮再不多言,提筆急書。
將之前所作,一字不差的又謄抄了遍。
一旁的杏花娘,又看一回後,再度淚流不止。
也終於不再往前方主座方向看一眼,隻是癡癡的看著那首《贈杏花娘》的詞……
這讓全場人的注意,都集中在了賈琮筆下的紙箋上。
唯有曹子昂,隱隱感覺到了不妙……
……
芙蓉園,紫雲樓。
與杏花亭內的諸多進士們所幻想的不同,此處並非姹紫嫣紅。
其實倒與杏花亭沒多大區彆,一樣都是群頭戴璞巾,身著白色儒衫的“書生們”。
而且紫雲樓中,竟然也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曲水小溪。
連布局,都與杏花亭沒多大分彆。
不過,紫雲樓裡的氣氛,要比杏花亭那邊好太多。
滿是銀鈴般的歡聲笑語。
眾“儒生”們根本沒打開紙墨筆硯,反而一起“圍攻”著主座下首第一位座上的“書生”。
“羽瑤兄,良辰吉日將近,日後再見麵,咱們怕不能以兄弟相稱了……”
“是極是極,到時,我們該敬稱一聲狀元夫人嘍!”
“咯咯咯!”
一連串的笑聲響起後,被圍攻的“書生”俏臉通紅。
她雖生的柔弱,看起來嬌弱憐人,性子卻不是逆來順受的,她撅起紅嘟嘟的嘴,眼睛轉了轉後,“禍水東引”道:“周月彤,白燕婉,你們彆冤枉好人,和我什麼相乾?
都是外麵人亂傳的……
分明是靜淑兄的好事將近,宋家姐夫才是靜淑兄慧眼親點哩!”
眾人聞言,目光再看向坐於中間的那位書生,取笑道:“是了,我們還忘了靜淑兄才是我輩第一人呢。
聽聞那宋家姐夫,真真好性子。
但凡與他交往過的人,再沒人說他一句不是。
都說是君子陶陶,如沐春風……”
“嗯?叫我作甚?”
一個正低頭擺弄著什麼玩意兒的“書生”忽地抬起頭,問道。
眾人大笑,白燕婉無語道:“陶陶兄,我們是在說君子陶陶,沒叫你這個陶陶。”
被稱為陶陶的書生聞言撇撇嘴,道:“莫非又在誇那曹子昂?我跟你們說你們偏不信,那個曹子昂可不是好人,他讀書的銀子都是靠騙青樓妓女得來的……”
“陶陶!”
眾人麵色一變,就聽主座上一直含笑倚坐的書生抬起頭來,清喝了聲。
她聲音不似其她人那般嬌柔輕靈,而是微微帶有一些沙沙的感覺。
嬌媚的臉上,一雙修長的眼眸,格外有神。
此人便是瓊林社的會首,芙蓉公子。
當今太後娘家唯一的後人……
她發話後,陶陶雖不樂意,但還是閉上了口。
倒不是畏懼芙蓉公子的出身,論起來,陶陶也是正經的宗室貴女,金枝玉葉。
隻是芙蓉公子素來行事大氣,極有風采,朝野之間均是讚聲。
所以年輕一輩多伏於她。
芙蓉公子正準備安慰麵色難看的“羽瑤兄”兩句,卻聽得門外戴著尖帽做書童打扮的侍女捧著一紙卷進來,稟道:
“公子,第一艘木船已經進來,送上了行卷!”
眾人聞言登時紛紛精神一震,目光灼灼的盯向侍女手中的行卷。
作為大家閨秀,素來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能有這樣的機會著實難得,怎能不珍重?
芙蓉公子卻是不疾不徐,先用眼神安慰了下那位“羽瑤兄”,又對陶陶道:“口無遮攔,就由你當個宣讀相公吧。”
陶陶嘟了嘟嘴,先對那位“羽瑤兄”道了歉,然後在眾人善意的嘲笑聲中接過行卷,打開一看,眼睛卻登時亮了起來……
……
與此同時,杏花亭內,賈琮也再度收筆。
將紙箋卷成卷,放入第二艘木船內,放置於內河道中,緩緩的流向了烏廣元。
……
ps:大章!,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