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心跡(2 / 2)

寶釵則一直悄悄拿眼看著賈琮,寶玉卻滿腹心事愁怨,悲春傷秋。

思及賈琮所寫的那兩首詞,雖不大願意,可也不得不承認,實乃佳品絕句,非他能及。

也就愈發難過……

“聽姨媽一席話,真真勝過數年苦讀。早聞江南景色秀美,江山如畫,人傑地靈。卻不想世道竟如此詭詐艱險。地外豪強士紳抱團排外,隱隱與皇權抗衡博弈。賈史王薛四家,本起家江南,是江南舊族,故舊世交無數。卻不想姨媽這些年竟如此難熬……”

賈琮是真的有些意外感歎道。

薛姨媽歎息一聲,道:“其實外麵的風雨,倒有故舊世交幫著遮擋一下,最難防備的,卻是家族內。若不是有你家和王家這幾家至親在後麵幫襯著,我們連今日也熬不到啊。

也正是見我這些年熬的艱難,你薛大哥才動了心思,想著化敵為友,他先前還同我說,一來是為了還份人情。你們那香皂在豐字號售賣,一應抽成全都不取。

豐字號在大乾十三省,九十三州,一百四十府大都有門鋪。

雖說這些年不少地方都遭了災,行情不利,當地門鋪都關了門,可在富省,豐字號還是很富餘的。

給你們經銷這香皂,怕要比你們自個兒派人下去方便許多。

正如哥兒之前說的,外省那些豪強們,要是起了覬覦爭奪之心,幺蛾子著實不少。

雖說葉家那位極貴重,可明麵上的麻煩沒有,暗地裡的絆子就太多了。

二來,若果真能搭上葉家的關係,對我們薛家也是個利處。正如哥兒所說的,出世不易,能多條門路,總能多點便利。”

賈琮聞言笑道:“姨媽說的極是,的確是合則兩利的好事。”

薛姨媽聞言欣喜過望,薛蟠也顧不得“羞澀”了,抬頭驚喜的看向賈琮。

真要能搭上葉家的線,薛蟠覺得以後他能在神京城裡平著趟了。

這些日子,他越打聽葉家的根底,就越覺得無敵!

原以為他們薛家、賈家還有王家都是一等一的高門大族,可和人家葉家相比,完全就不夠看。

雖然葉家多半隻能興盛一世,也就是太後活著的時候。

可薛蟠也不貪心,聽說太後身子康健的很,再活十七八年二十年問題都不大,足夠他威風了。

此刻興奮之下,都顧不得腚疼,想掙紮著起來。

不過寶釵卻沒那麼有信心,以她對賈琮的了解,他若任憑彆人算計還往裡麵踩,那就不是他的性子了,儘管這個坑未必是壞坑……

果不其然,就聽賈琮笑道:“事情自然是好事,隻可惜這件事,我並沒有決定權。葉家那位芙蓉公子對香皂之事其實也不怎麼上心,今日隻打發了個丫頭出麵……

這樣吧,等忙完這一陣,我抽個功夫走一遭葉府,和芙蓉公子說一下這件事,看看她什麼個章程。

如果她點頭了,就可以合作。

不過縱是合作,也要等不短的功夫。

香皂的製造很麻煩,產量著實有限。

攢了那麼久的家底兒,今日半天就全賣完了。

想再開門兒,竟要等到十日之後……”

“啊?”

聽聞此言,薛姨媽和薛蟠二人大為失望。

都是知道經濟買賣之道的,即使懂的不深,可耳濡目染之下,他們也都聽說過,所謂經濟之妙,就在於一個“快”字。

這個快,指的是進的快,出的更要快。

把銀子流轉起來,轉一圈兒,就能生一份利。

轉一圈兒的功夫越短,就能生出更多的利。

而賈琮這邊……

頭天開門就關門,再開門還要十天之後,哪有這樣做生意的?

賈琮笑著解釋道:“芙蓉公子與我都不是貪財之人,所以賣些玩意兒賺些銀兩,夠用就成,我們誌向原不在此。若是方子是我的,我索性就送與姨媽,姨媽賞我些銀子就成。隻是如今方子是人家的了,咱們再去指手畫腳,怕讓人以為咱們舍不得,讓人瞧輕了去。”

這番話堵住了薛姨媽和薛蟠還未張開之口,他們原是想讓賈琮去勸勸芙蓉公子的……

見薛姨媽和薛蟠二人麵色一滯,一旁寶釵登時回過神來,道:“媽,葉家是什麼樣的人家?我尋思著想攀附人家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那些比咱們還富的人家,若是能搭上葉家,想來就是送個十萬兩銀子怕都不會猶豫,可葉家又怎會要這樣的銀子?

如今有琮兄弟在其中,咱們得了這樣的契機,原就比彆人強了十倍百倍。

不管成不成,都該耐下心來靜候著才是。

這哪裡是心急能辦成的事?”

一番話說的薛姨媽和薛蟠登時醒悟過來,又轉過頭連連與賈琮說好話。

賈琮好似渾然不知剛才的事般,一如之前那樣談笑風生。

若是黛玉在此,必然狠狠譏笑他一番,寶釵卻極欣賞他這樣的做派。

寶玉則在一旁惋惜不已,這樣出眾的一個人,本該清新不俗,不想竟成了這等濁物,真真辜負這身皮囊和才賦……

待氣氛回轉過來後,薛姨媽便要親自去張羅酒席,又怕薛蟠魯莽衝撞了外客,就讓寶釵引著賈琮和寶玉兩人進裡間說話。

裡間亦是北向落一炕的格局,看起來頗為素淨,不過月窗之下,卻有一書桌。

賈琮心知這間多半是寶釵素日住處,不好和寶玉一般往炕上去坐,她們是正經的血親姨表姊弟,可以不論細節,他卻不行。

因而就坐在了書桌後的椅子上。

鼻中嗅著淡淡的香氣,倒也舒心。

隻是往桌上一看,他卻忽然怔住了。

隻見那桌幾上有一張桃花竹紙箋,紙箋上寫了兩行秀氣的字跡。

這字跡,分明就是他常用的“清臣體”。

這倒也罷,探春這二年來也一直在習這等字體,如今已有幾分火候,因此不足為奇。

可這兩行字,卻很有些名堂……

隻見桃花紙箋上寫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