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聽耳邊忽然炸響一道清冷的厲喝聲:“然而,連我等後進末學都知道朝廷大義,可有些人,食君之祿,受君之恩,高官做得,大權在握,雖是名教前輩,卻是狼心狗肺,忘了朝廷大義,辜負皇恩,也忘了社稷之重!
堂堂朝廷命官,淪為商賈走狗!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子思,還有諸位江南士子,今日你們為了公義趕來圍我錦衣衛,可見你們心中有浩然正氣在。
那你們可敢為了心中大義,與我賈清臣一起,共討國蠹奸佞?!”
孟浩等一群江南士子,一個個眼睛眨的飛起,腦袋裡的腦漿快轉成了漿糊……
啥意思?!
最後,還是孟浩出頭,語氣有些沒底,道:“賈大人,若果真有此類,我等自然聲討之,隻是……卻不知大人所言何人?”
賈琮淡淡一笑,看向街頭,道:“來了。”
……
揚州知府趙寅麵沉如水的坐在官轎裡,手中緊緊攥著一封信箋,眼眸中滿是駭然和驚怒。
從昨夜那些錦衣衛突然兵臨揚州府,趙寅心中便生不妙之意。
等到錦衣衛與白家鹽丁們幾番劇烈衝突後,又圍了鈺琅街白家大宅,趙寅心中的不安感愈烈。
隻是再不安,他也沒想到,在這個關頭,白世傑竟敢給他送來這樣一封措辭威脅的信。
玉石俱焚!
這個混賬,他怎麼敢?
可是……
再怎麼震怒,趙寅終究不敢不來,哪怕他沒什麼把握。
他赴揚州任雖不過三年,可自白家那裡收到的好處,不下二十萬兩。
另外戲班子收了兩班,大名鼎鼎的揚州瘦馬一年兩雙……
更要命的,是田產。
他是新黨乾員,本來身負清量田畝推行新法的重任。
新法原本目的就是極大的遏製土地兼並,可他卻……
趙寅心中說不出的悔恨和愧疚,但不能怪他啊!
雖然白家每年給他一大筆孝敬銀子,三節兩壽都不是小數,可他一樣要往上麵上貢。
揚州知府是天下有數的肥缺兒,哪有那麼容易坐?
另外,家裡人口日繁,彆說那戲班子,隻那每年新進的兩房小妾,花錢就和流水一般。
再加上彆的開支,真的不夠用。
隻能靠多收些田產,添些進項……
一步錯,步步錯!
可是這些苦衷又不能說與人聽,隻能越陷越深。
終至今日,受人威脅而不得不從。
趙寅心中大恨,隻盼度過此難後,再與白家算賬!
……
官轎前衙役舉著知府衙門的回避旗牌,用銅鑼開道。
快至鈺琅街,趙寅先讓仆從前去打聽。
待仆人轉了一圈回來,說諸多縣學、府學的生員和揚州府的舉子們都在尋錦衣衛的麻煩,並且說了幾個揚州府風雲儒生的名字後,趙寅心情大好。
江南本就人傑地靈之地,幾乎家家戶戶都供養讀書人。
但是士子素質參差不齊,有好有壞。
壞的自不必多提,好的裡,有幾人連他這個正經皇榜進士出身都覺得十分不錯,前途無量。
不止學識,品性也極佳。
更重要的是,皆出身江南望族!
他們背後的力量集結起來,絕不容小覷。
有他們打頭,今日事便多了幾分把握。
趙寅心頭大定,命轎夫再次起轎。
一路行至鈺琅街錦衣衛停駐處,官轎落地,轎夫正緩緩壓下轎杆,仆從掀起轎簾,準備請知府老爺下轎。
卻見十名錦衣校尉煞氣衝衝而來,揚州知府衙役正要上前阻攔,卻被一腳踹翻在地。
為首一錦衣走至官轎前,伸手一把抓進轎簾,將安坐在內的趙寅扯出轎子,摜倒在地。
然後在他袖兜和懷兜內摸索了番,搜出一封信箋看了眼,高興的舉起對賈琮喊道:“大人,找到了!”
原本摔落在地心中暴怒的趙寅,在看到這一幕後,麵色瞬間慘白,全身冰涼。
他不同孟浩等一乾官場小白,隻衝來人目的明確的搜身搜出那封要命的求救信,趙寅就知道,這他娘的,分明就是一個大坑!!
中計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