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江南總督方悅已經被送往京城待參了,他本人問題雖不大,可其子攪入邪教謀逆大案中,還是勞什子佛子。
方悅縱然有人保,不至於株連滿門,但官是肯定做不下去了。
若是尋常年份,說不得還能保個全身而退。
畢竟他還算清廉,可正值皇子大喪,他這樣的待罪之臣,簡直就是上好的出氣筒。
多半凶多吉少。
不過賈琮認為,在方悅最恨的人中,他最多也隻能排第二。
當日狠狠補刀的時任江南巡撫郭釗,當屬第一。
江南為天下第一富省,天下財富至少三成聚於此地。
更是古往今來的文華之地,風流名士如過江之鯽。
方悅奮鬥了大半生,才當上了江南總督,封疆一方。
平日裡郭釗雖不算應聲蟲,但也極少提出與他意誌相反的意見。
再沒想到,在最關鍵的時候,郭釗卻給了他致命一擊!
辛苦耕耘了數年的江南,耗費了多少心血,就在要收獲的時候,被身邊人一腳踹入深淵……
方悅敗的不冤,因為他兒子本身就是混帳。
但這也讓所有人重新認識了江南巡撫郭釗,連賈琮在內,都對他刮目相看。
心中打上了不可親近的標簽……
這樣的人靠的太近,早晚受其反噬。
看著他與新任江南巡撫的諸葛泰近前,賈琮微微頷首示意。
這看起來算是無禮了,但郭釗與諸葛泰都未在意。
京裡出了那樣的大事,天子在這樣的時候以八百裡加急召回錦衣衛,其聖心不言而喻。
毫無疑問,錦衣衛就要大用了。
而眼前這位,不管以後結局如何,但至少近前功夫,必會炙手可熱,一手遮天……
所以,郭釗和諸葛泰都很熱情的與賈琮問候了聲。
郭釗道:“賈伯爺奉旨公乾,可有需要江南督撫衙門出力之處?甄家不比旁家,牽連太廣。賈伯爺還要回京複命,若有所需,還隻管開口便是,兄弟一定用心辦事。”
官場之上,平級間的親近稱呼,都自稱“兄弟”。
但郭釗的年紀比賈琮大了幾輪,能麵不改色的這樣說,還是讓人頗開眼界。
之前大罵賈琮之人,此刻也第一次直麵的見識到了賈琮的地位之高……
這可是天下排名第二的封疆大吏啊!
賈琮當然能猜到一點郭釗的心思,他在江南多年,始終屈居於方悅之下,無法展露頭角。
雖然最後一記絕殺,乾掉了方悅自己上位,但在江南官場上的威信,卻未增添多少。
沒有官威,下麵就容易陽奉陰違,使得督臣之權大減。
若是能借甄家的人頭一用,用江南第一家的鮮血染一染他的官帽,那江南諸多勢力,未必會念他一聲好,但必然會懾服於他的凶威。
對於郭釗這樣的務實之人來說,足夠了。
他並不需要仁義虛名。
因為據他觀察,都中天子也不需要虛名……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其實賈琮心中也並不在乎,儘管他曾經努力的去營造這種虛名……
所以,對於郭釗刻意放低姿態的討好,賈琮並未接受,他淡淡道:“不勞郭大人費心,甄家上下要暫且關押在千戶所內,等待天子聖旨。江南督撫衙門無權過問此案,郭大人要有自知之明。”
最後一言,饒是郭釗極深的城府,都忍不住麵色一變,眼中閃過一抹凶光。
賈琮見之,簡直嗤之以鼻。
郭釗曾是之江省的布政使,在宗人府毒害兩位皇子的伴讀,皆出自之江省。
就在郭釗的任期內!
雖然此事非郭釗促成,但隻要賈琮想,牽連到他身上,難道是什麼難事?
不過“莫須有”三個字罷了!
似看出了賈琮眼中的蔑視,郭釗猛然醒悟過來,立馬又變了臉色,堆起笑臉說了些好話。
賈琮平淡理會,倒是對新升任的巡撫諸葛泰客氣些,道:“諸葛大人,甄家人錦衣衛會帶走,但甄家家資,來不及清點了。本爵留下二人在此,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清點時,記得手腳都乾淨些。有貪心求死的,早點言語,錦衣衛可以成全。不要到頭來動了手腳,牽連到錦衣衛頭上。”
諸葛泰聞言,抽了抽嘴角,點點頭道:“伯爺放心便是,不會出漏子的。”
賈琮頷首,又看了眼郭釗,忽然笑道:“郭總督想要幫忙也好,之前這裡的賓客,許多在妄議新法,辱罵本爵者。罵我不當緊,江南之地罵我的還少了?可他們妄議新法,就是對朝廷心存怨望了。這些人本爵來不及審問,就通通交給總督衙門了。”
郭釗聞言,麵色驟然變苦。
今日能當甄家太夫人大宴座上賓的,哪一個身份簡單的了?
不提彆個,隻江南那幾家的子弟,動一個,都能讓他頭疼死。
官場上枝蔓相連,多少同年故舊不知被哪一根線就能連上。
他要是都得罪了去,怕日後難得善終。
賈琮這是給了他一塊好大的燙手山芋啊……
可看著賈琮似笑非笑的目光,郭釗竟說不出一個“不”來,之前誰讓他先惦記人家手裡的“果實”,想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