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外麵天色已暗了下來,即將入夜。
賈琮吸了口氣,大禮拜道:“請陛下再賜天子劍,使臣皇威加身。”
崇康帝聞言,因武王令出現而憋悶的心情舒緩了些,倒也沒再多說什麼,讓戴權取來了之前從賈琮處收回的天子劍,又賜給了他。
而後,看著賈琮闊步離去。
希望,他能早日歸來。
穿過殿門,看著殿外暗下來的天色,崇康帝心中頗為鬱結:
可恨啊,朕隻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蒼天無眼,何其不公!
可恨!
可惱!
那些叛逆還不肯消停,合該千刀萬剮,淩遲處死!!
崇康帝站在那,無端的暴怒紅了眼,見此戴權恨不能將身子縮成一團,尋條縫隙藏進去。
隻這兩日,就被因些瑣碎小事杖斃了十來個小黃門兒。
如今宮中火者都視往日飛黃騰達的聖地養心殿如地獄啊……
……
神京西城,公侯街。
街頭巷口,俱係帷帳擋嚴。
賈家賈母、王夫人等有誥命在身者,皆按品服大妝,等在榮府大門外。
賈政則攜賈家諸子弟等在東街門外,靜悄悄,耐心等候。
天色漸暗,王熙鳳於園中調度,一時傳人一擔一擔的挑進蠟燭來,各處點燈。
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
府門外,正當諸人等的心焦之時,忽見自東街門來了一對騎著高頭大馬的紅衣太監。
自東街門下馬,將馬趕出帷帳,而後垂手麵西站著。
半日功夫後又來一對,陸陸續續共來了十餘對後,方聞得隱隱細樂之聲。
一對對龍旌鳳翣,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禦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
又有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類,一隊隊過完,後麵方是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緩緩行來。
賈母等連忙路旁跪下,早飛跑過幾個太監來,扶起賈母、王夫人來。
那版輿抬進大門,入儀門往東去,到一所院落門前,有執拂太監跪請下輿更衣。
於是抬輿入門,太監等散去,隻有昭容,彩嬪等引領元春下輿。
隻見院內各色花燈爛灼,皆係紗綾紮成,精致非常。
上麵有一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字。
元春入室,更衣畢複出,上輿進園。
隻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儘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
入園後,元春下輿乘舟遊園,一路遊曆觀賞。
不過也是走馬觀花罷,終了,在省親彆墅側殿換了衣裳後,招賈母、王夫人並迎春姊妹等人進殿說話。
歸家終見至親,元春欲見家禮,賈母等人卻跪止不迭。
骨肉至此,早已國禮高於家禮。
皇貴妃之尊屈身下拜,她們如何當得起?
見她們如此,元春滿眼垂淚,作罷後,方上前廝見。
隻是一時間雖有千言也難出口,隻能相顧落淚。
李紈、王熙鳳、迎、探、春姊妹們俱在旁圍繞,垂淚無言。
半日後,元春方忍悲強笑,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眾人忙上來解勸,賈母等讓賈妃歸座,又逐次一一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
賈妃因問:“薛姨媽,寶釵,黛玉因何不見?”王夫人啟曰:“外眷無職,未敢擅入。”賈妃聽了,忙命快請。
待寶黛進殿,元春格外多瞧了兩眼,暗自點頭。
後又傳旨賈政進殿,父女隔簾相見,一番勸勉後,終將寶玉傳至。
看著自幼帶大的骨肉手足已長的這般大,元春淚如雨下,被勸住後,叮囑寶玉好生進學長進,但也不可太刻苦,熬壞身子非孝道。還讓他多同賈琮學……
見寶玉愈發不自在,賈母到底心疼,便岔開話題問道:“你琮兄弟早起就入了宮,我原道他能送你回來,怎還不見人影?一點禮數也不懂。”
元春笑道:“散了百官宴,他就被陛下招至養心殿議政,連我去請旨歸寧,陛下都不得空見我,可見有大事在商議,我這回娘家,也不過是小事,哪裡能耽擱他們國朝大事?”
賈母:“……”
元春回過頭,又以長姐的身份教寶玉道:“你和琮哥兒一天的生兒,雖不能和他這樣天縱奇才比,卻也不好相差太多……”
寶玉:“……”
好在元春見好就收,到底難得回一次娘家,不願讓家人太難堪。
外麵賈政又請示園中諸景題名何處需要更易?
元春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將此園題總名為大觀園。
又改題“有鳳來儀”為“瀟湘館”,“紅香綠玉”為“怡紅院”,“蘅芷清芬”為“蘅蕪苑”,“杏簾在望”為“浣葛山莊”……
看著元春將自己之前命名的匾名一處處改去,寶玉眼淚都快下來了。
他前兒還同家裡姊妹們吹噓自己有靈氣才賦,如今……
他難過,元春卻寫的痛快,改完題名後,興致不減,又提筆寫了一首七絕: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
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
戌時三刻,僅僅三百騎輕騎自神京西門開遠門而出,為首一人勒馬回首,望了眼居德坊方向突然升空的璀璨煙火後,毫無留戀之色,揚鞭躍馬,往北而去。
待他歸來時……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