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正冷著呢,忽然侍女進來稟報,說是康寧長公主來了。氣氛稍稍融洽了一點。康寧長公主前腳剛到,後腳太子身邊的小黃門也過來了,說是水榭邊上席宴要開了,請諸位過去。
於是太子妃忙帶著眾人過去,左邊挽著安樂,右邊扶著康寧長公主,路上說說笑笑地聊些花兒草兒。安樂慢慢地叫她哄高興了些。
李述就站在康寧長公主旁邊,卻覺得那些說說笑笑離自己很遠。
還沒到水榭邊上,遙遙就瞧見一身明黃衣裳的太子李乾。他正跟崔進之說話。安樂的駙馬楊方則離太子較遠,跟其他官員在說話。
說來奇怪,縱然楊方是太子胞妹的駙馬,嫡親嫡親的小舅子,可相比之下,他跟太子的關係明顯不如崔進之和太子之間親厚。雖說楊方尚了安樂公主,基本已經是太子這條船上的了,可楊家在朝堂上的態度總是晦暗不明,黨爭之中基本不站隊。
久而久之,太子便對楊方沒那麼恩寵了。與楊方明顯相反的是崔進之,昔年他未和李述成親時,對奪嫡之爭的態度倒是不偏不倚的,沒想到娶了李述這個庶女後,反而成了忠實的太/子/黨。
在朝堂上,崔進之簡直就是太子的代言人,崔進之的一言一行都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太子意誌的反應。
二皇子李炎則一個人站在水邊。今日太子妃生辰,來的都是太子一黨的人,二皇子在此地隻覺得渾身不自在,若非那層皇家虛情假意的禮儀束縛著他,他真恨不得甩袖就走。
另外其他幾位皇子都來了,不管嫡出庶出,不管平日跟太子親疏遠近,總歸是太子妃過生辰,總要擺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太子妃引著眾女眷走了過去,眾人行了禮,太子瞧安樂怏怏不樂的模樣,笑著走近她身邊,“安樂今兒怎麼了,撅著嘴?”
跟二皇子李炎不同,太子不好舞刀弄槍,是一副仁慈寬厚的模樣。倒真有些仁君的感覺。
安樂也不說話,扯了扯太子的袖子,然後朝李述瞪了一眼。
這不是明晃晃地告狀麼。
身後眾位皇子都瞧著呢,更彆提左膀右臂崔進之就在背後,太子總不能偏袒安樂。若是真偏袒了安樂,虧待了李述,崔進之怕是要和他離心。太子一時有些尷尬,笑著打哈哈,對李述道,“平陽妹妹。”
李述則回道,“見過太子。”
安樂瞧著便不高興了,又瞪了李述一眼,對著太子道,“太子哥哥!”語氣幾分責備。
太子拍了拍她的肩,低聲道了句,“不許調皮,鬨性子也要看場合。”
安樂癟了癟嘴,但到底也沒說什麼。她雖嬌憨,也不是不懂事。
太子朝太子妃使了個顏色,太子妃便帶著安樂並其他女眷先落座到了席上。待人走遠後,太子才對李述笑道,“平陽妹妹真是我的四字之師。”說的是“以糧代錢”的事情。
李述很客氣,“替您分憂,應當的。”
太子笑著看著李述,當年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那個受儘欺淩、他連瞧都不屑於瞧一眼的庶妹,竟有朝一日能得他一個謝字。
二皇子李炎這幾年冒頭太快了,太子心想,父皇對他頗是喜歡,李炎便因此拉攏了一批人,竟也能和他分庭抗禮了,前幾年甚至將戶部都奪了過去。太子日夜都焦慮,做夢都想將李炎打壓下去,可在朝堂上和李炎拉鋸了這麼久,就是想不出什麼法子來。
天可憐見,讓關中大旱,又多虧了平陽,給自己提了個“以糧代錢”的好法子。真真是感謝這場旱災!
至於旱災中受難的人,從來不在太子的考慮範圍內。哪兒有政治鬥爭不死人的呢。
因李述幫著太子解決了以錢代糧這件事,太子自然也要有所回報。這便是政治,利益糾纏、休戚相關。
太子便道,“聽說你前陣子叫人彈劾了?就那個新科狀元,叫什麼沈……沈孝來著。”
李述點了點頭,“是。”
李述抬眼瞧了一眼崔進之,仿佛是懷疑崔進之將這件事捅到太子那兒去的。崔進之則淡淡瞧了過來,目光冷冷的,帶著幾分不悅——太子的消息廣著呢,要他打小報告?
太子便冷笑了一聲,“到底是泥腿子出身。”便不說話了。
官場說話,從來隻說半句。
到底是泥腿子出身,不懂一點官場規矩,也不想想平陽公主身後是誰?打狗也要看主人呢。把沈孝趁早料理了,算是對平陽的小小感謝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