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貞桐山茗(2 / 2)

李邇安一笑,對著聽了消息驚喜的明顯神色一亮的梁元亨,道:“元亨,你哥哥回來了。快先去看看吧。母親那裡,我一會兒去告訴她,她也會為你高興的。”

李家救了梁元亨,他走之前是應該和李夫人告個彆的。但李夫人這頭馬上就要入宮,也未必有時間耽擱。所以李邇安才讓他先去見哥哥。

“恩。”梁元亨笑著連連點頭,快步向著門口走去,卻在快出二門時,轉頭看了眼李邇安。

梁元亨的哥哥既然回來了,以後他自然不會再留在李家。梁元亨知道,自己這一走,恐怕很難再見到這個改變了他命運的小姑娘。

李邇安正跟丫鬟往正房走,似有所感,回頭看到梁元亨,揮了揮手,便就此告了彆。

梁元亨隨哥哥回了他打工的那間酒樓。

李邇安則跟著母親一起進了宮。

官家多年無子嗣,宮裡的娘娘們按著民間的習俗,常有養著彆家的女孩子,以期‘帶子’的習慣。所以每年被收養在宮裡的孩子並不少。

而勳貴世家的孩子也常常被允許帶入宮裡,給宮中添些生機。

李邇安的姑姑嫁給了曹玹,曹玹是當今曹皇後的三伯。所以李邇安跟皇後七拐八拐的也算是親戚。

也許是因為這個,也或許是因為李邇安長了副討喜的模樣又十分乖巧。曹皇後對她十分喜愛。

不時的讓宮人上些新式的點心給她,還輕聲細語的問她平時喜歡做些什麼,平日可有讀書。

李邇安還在高州時便聽說過一些關於這位皇後的傳言,聽說她少時便不同於尋常閨閣女子,不僅學文習武,還曾借用自己弟弟的名字,去應天書院求學,是文壇領袖範仲淹的弟子。

李邇安做過數十萬年的神仙,遠離凡塵已久,她經曆的事情太多,也忘記了很多往事,但有些話卻是,隻要聽過,便永遠不會忘記。

如她早已不記得最初那一世學過的大部分曆史人文,但卻一直記得一句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李邇安不是這樣的人,但這不妨礙她敬佩這樣的人。所以自來了這個世界後,她對範仲淹的生平十分關注。

此時聽皇後問起,脫口而出便道:“回娘娘的話,臣女最近在背範先生的新作。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曹皇後神色歡喜,對李邇安招招手,把她叫到自己身邊。

笑道:“背的真好,邇安可知道這詩的意思?”

李邇安看了娘親一眼,見她點點頭,便道:“這詩的意思是說世人隻知道鱸魚好吃,卻不知道捕鱸魚的人是冒了多大的風險。替捕魚人覺得不平。隻是我覺得這世間的歲月靜好,本就是許許多多的人負重前行才得來的。

捕魚的人辛苦,是卻能因此養活他的家人。我雖吃了鱸魚,但那是因為我爹爹在外麵打仗也很辛苦。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能讓付出有所回報,得到相對的公平,就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曹皇後拉著李邇安的手緊了緊,道:“好孩子,告訴娘娘,是誰教你說這些話的?”

李邇安搖了搖頭,道:“沒有人教我說。這是我自己想的。”

曹皇後道:“是你自己這麼想的?”

李邇安點點頭:“嗯。”

李夫人忙道:“娘娘,孩子不懂事,說錯了話,您千萬彆放在心上。”

曹皇後卻笑道:“不,這孩子說得對。這世間事,付出有所回報,能得相對的公平,便已經不容易了。你這孩子養的好。

以後常讓她進宮陪我說說話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