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宋遼之戰(2 / 2)

但更多的大臣認為若不借此機會揚大宋國威,日後大宋便在他國眼中便永遠都是軟弱可欺。何況,燕雲十六州的失去始終是梗在每一個宋人喉頭的利刺。

燕雲十六州一日不收複,大宋便一日要擔心會受北邊遊牧侵擾。

因此朝中爭論近一月後,官家終於下定決心,調李昭亮回京拜武寧軍節度使,代李用和為殿前副都指揮使,鎮守京師。

遣李惟賢為高州刺史,戍邊防亂。同時下令讓駐守在延州的任福等將,整軍以待,防止西夏和遼聯手。

同時調狄青前往真定,並派韓琦為真定府經略安撫使,一同前往北境。

而隨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私下請命一同前往,協助調試火器的李邇安。

韓琦和李邇安不是第一次共事。當年因李邇安的一番推論,讓他得以及時調整戰略,從而擋住了西夏的進犯,更收複了河西之地。

所以即便李邇安比他的女兒都大不了兩歲,他也依舊十分肯虛心聽納李邇安的建議,私下隱隱拜她為軍師。

不過李邇安並不以此為傲,借機在軍中肆意妄言。

相反,自到了邊境後,李邇安低調安靜的時常會讓人忘了她的存在。和當年在邊境時一樣,為了方便行走她換了一身儒服。在清楚的了解邊境情況前,大多數時間,她不是在衙內看書,便是喬裝成邊民一走四五日。

李邇安的易容術極好,以至於她時常打扮成遼人出入遼境都不曾被人發現過。畢竟一張日拋臉,即便偶爾做了什麼被人發現不對勁,還沒等人上門追捕,她便又換了身份,大搖大擺的出現在了遼國官兵麵前。

燕雲十六州對大宋來說十分重要,但也是遼國能隨意長驅直入宋境的保障。

所以當得知大宋不僅不肯增加歲幣,還欲取回燕雲十六州。遼國之內君臣戰意也空前高漲。

一時間,兩國邊境均是重兵陳列,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

兩軍對陣數月,小戰頻發,大宋糧草充沛,前期以防禦為主,不斷消耗遼軍戰備資源。

可遼國這些年在大宋改革期間,奸佞當權,政治**,百姓困苦,軍隊衰弱,遼朝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遼主此時向大宋增加追討歲幣,除了為試探大宋是否還像先帝在時那般懦弱,更是因為當權者急需一場征伐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軍備糧草的不斷消耗,終於令他們難以支撐。如當年的西夏一樣,遼主下令耶律宗元大舉進攻。

李邇安收到這個消息後,將自己這段時間收集到的消息整理成冊,交給了韓琦。

“這是?”韓琦震驚的看著手中的資料。

李邇安道:“我臨行前,官家曾囑咐,火炮乃國之重器,一旦啟用,必死傷無數。這數十年,宋遼邊境少起戰事,兩國百姓因開放榷場而多有交流,遼朝君臣雖貪得無厭,但百姓何辜。所以非萬不得已之時,不可動用火炮。

雖宋遼一戰必不可免,但官家希望能將死傷降到最低。

兵家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我這些時日收集了這些資料訊息,希望能對韓大人有所裨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