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自年前起便一直重病在床的崔國公駕鶴西歸。
不久,承繼國公之位的崔延,因為父守喪傷心過渡而病倒在床。
而京中消息稍靈通些的人都知道,崔延孝期尋歡染上了臟病,若非我進宮苦苦哀求,而皇兄又顧及皇家體麵,恐怕崔家的這個爵位也難以保住。
崔延孝期尋歡實為大逆不道,皇兄對他的厭惡至極,甚至不允許宮中太醫為他醫治。
我在民間為他尋了兩個大夫,常駐崔府,日夜照顧。
半年後,崔延口舌潰爛,已經口不能言。為了減少痛苦,每日隻能服食少量冷食維持生命。親朋故交,來看他的人也越來越少。
而在這段時間裡,林燮也做下了一件大事。他整頓軍製,創建了以他為帥的軍隊,名為赤焰軍。赤焰軍軍紀嚴明,自創建之日起,便所向披靡,幾乎戰無不勝。讓一直對大梁蠢蠢欲動的北燕和大渝安分了下來。
崔延死後,按禮國公之位該有崔朗繼承。但崔延死得不光彩,加之崔朗年紀上幼,我便自覺的上書請求將爵位降等,並在崔朗之年之後承襲。
崔延的死因畢竟沒有明示與眾,因此皇兄也不好做得太過刻薄寡恩。
這招以退為進,讓原本想要借此剝去崔國公爵位的皇兄不得不退了一步。
此後,多重重孝在身,我便帶著朗兒回到了公主府,自此避府不出,對外稱要守孝。
崔延死後,我也無心為難崔家的那位老夫人。她想要見孫子的時候,我也會同意她到公主府來見,或讓知雀送朗兒回去住上一兩日。隻是從不讓她單獨接觸崔朗。
畢竟崔延會有今日,雖說是我算計之故,但他那秉性,實在是不配有好下場。他能變成那樣,其中不會沒有崔國公夫婦縱容、引導的原因。
崔朗雖不是我所生,但我答應了六姐姐會好好照顧他,便自然不會讓他染上那些惡習。
對於崔朗而言,祖父的一年孝期加之父孝三年,刨除重疊的時間,等他出了孝,都已經六歲了,對外而言則是五歲。
五六歲的孩子,看不出太大的區彆。
崔朗除孝後,我首次帶他進宮拜見了太皇太後和太後,還有他的皇舅舅。自此才開始讓他正是進入了金陵的社交圈。
崔朗與言闕之子言豫津、夏江之子夏濯、謝玉之子謝弼年歲相仿,很快便玩兒到了一起。
臨出宮時,六姐姐還特意邀請了崔朗到謝府,我知道她是因為這些年我避府不出,她極少能見到崔朗,因此難免有些思念,便沒有拒絕。
崔朗也對此十分欣喜,還悄悄問我,下次能不能去林殊哥哥家做客。
林殊是三姐姐的兒子,比崔朗大些,如今已經十二歲了,有林燮的親自教導,儼然可見必定又是一名虎虎生風的小將。
小孩子總是最容易崇拜比他大一些有十分優秀的孩子,崔朗對林殊的崇拜簡直難以言表。即便是林殊總嫌他笨手笨腳,他也還是喜歡屁顛屁顛的跟著人家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