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做了釜底抽薪之舉,成功的讓祁王從懸鏡司的大牢裡走了出來。
但前線戰局瞬息萬變。蒙摯帶著聖旨趕到北境時,一切已經晚了。
赤焰軍拚死殺退大渝二十萬兵馬。精疲力儘,原地修整之時,卻遭遇了奉生命前來,捉拿林燮的十萬大軍。
蒙摯趕到梅嶺時,赤焰軍幾乎已經被屠戮殆儘。
隻有軍中幾位大將和滿身是血的林燮還在拚死保護著林殊。
謝玉堅持是林燮等人口出狂言,目無君上並且拒捕,所以才造成這種局麵,他是奉命拘捕林燮回朝。
但赤焰軍中活下來的那幾個人卻指出,謝玉從未給過他們說話的機會,一出現便直接對著已經筋疲力儘的他們進行了屠殺。
雙方各執一詞,蒙摯手持新的聖旨做主,回朝由皇帝查明真相。
回京途中,林燮重傷不治。赤焰軍殘部及林殊悲痛欲絕。
但是回京後,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公平的對待。
為了保命,謝玉帶去的十萬大軍,不會有人承認他們主動對自己人舉起了屠刀。他們隻會說自己是奉了聖命去拘捕林燮。
指出林燮狂妄張揚之名在外,兩軍會麵之時,因他拒不受捕,還率眾抵抗,這才造成這番死傷慘重的局麵。畢竟謝玉當時是以謀逆罪去抓捕林燮的,對方拒不受不他下令下殺手也情有可原。
林殊拖著重傷堅持上殿作證指責謝玉滿口胡言。
卻被謝玉說他作為林燮之子都敢違抗聖旨、違抗軍令,私自從東海戰場逃離。也難怪林燮在麵對聖旨拘捕的時候會做出悖逆之舉。說林家居功自傲也非一時之事。
林殊正要解釋東海之事。
皇帝便當朝斥責了謝玉,說他不該對功臣無禮。
皇帝追封了林燮為國公,並對赤焰軍殘部做了嘉獎。赤焰軍中活下來的人都被晉封,官升三級。但是卻被打散各自安排到了其他軍中。
皇帝並未對林殊的功勞做出獎賞,也沒對他的過錯予以懲罰,隻是讓他回去將傷養好。
謝玉手中十萬大軍的軍權被收回,但是卻被賦予了五城兵馬司的職位。
林殊要為父親討回公道,但卻因為皇帝這一番明顯有失偏頗的處置而止不住的渾身顫栗。他本就有傷在身隻為了給父親給赤焰軍死在梅嶺自己人屠刀下的英魂討回一個公道,才勉力支撐著到了朝堂上。
如今,激憤之下,終於擋不住暈了過去。
林殊被送回了林家,被三姐姐拘在府裡養傷。
朝中為林燮說話的呼聲愈高,赤焰軍活下來的人聯名上書,指證謝玉欺君網上、冤殺林燮。
然而皇帝卻對此視而不見。
他現在隻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能將夏江抓捕歸案。
為了安撫朝堂,他將祁王正式立為了太子。
林府解禁,我終於再次見到了三姐姐。
她整個人消瘦了很多,憔悴的坐在林殊的床前,悲戚的一遍遍的輕撫著他沉睡的眉眼。她低聲跟我說:“那時候我被關在府裡,一日日幾乎絕望的等著他們父子的消息。那時,我就想,若他們真的被冤枉成謀逆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