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出養居殿,高湛不久便跟在了我的身後。
到了僻靜的地方,我站住了腳步,道:“高公公,就送到這裡吧。”
高湛站定之後,便對我行了一個大禮。
我從容的受了他這一禮。我知道他是為什麼行這個禮,也知道他現在肯定已經知道在皇帝中毒的這件事上,我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當初,我在讓朱明安排行動的時候,念著高湛當年給我傳遞消息的幾分香火情。提前讓人在他的飲食中做了手腳,令他因食物相克而腸胃不適。
他因病請了假,所以當日在養居殿替皇帝試菜的人便不是他。之後也因那幾日他不在場,而沒有因為中毒之事受到牽連。同時,他這個心思細膩之人不在皇帝身邊,也讓我的人能更加順利的在皇帝的衣服上下了藥。
他這一個大禮是在謝我不殺之恩,也是在向我表明忠心。
我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說了句:“起來吧,以後好好輔佐景禹。他是個正直的孩子,對陛下的那一套,以後就不要用了。”
我知道以高湛的處事高明,未必看不清楚這一點,但他畢竟是我早年少有的能依靠的人之一。所以即便是知道,我還是忍不住多嘴囑咐了一句。
高湛躬身一禮,道:“奴才明白了。”
半個月後,皇帝駕崩。太子簫景禹正式登基。
言皇後和宸妃分彆為東西宮太後。
而自他以下的幾位皇子,已成年開府的均被加封為親王。
雖然在景禹入獄的這段時間,景宣和景桓都上躥下跳的想要取而代之,但自景禹被立為太子並監國之後,他們監視了景禹在朝堂上的聲望,倒是都很識時務的安分了下來。
景宣在新皇登基後被封獻王,基本上走上了當初跟蕭遂一樣的路線,沉迷於吃喝玩樂。蕭遂當年是為了自保,但景宣這孩子確實真真的喜好此道,出宮之後很快便跟紀王打成了一團,幾乎樂不思蜀。若不是後來越貴太妃出宮後,督促著他上折子自請之番,恐怕他都想住到螺市街去了。
雖然景禹並沒有對景宣如何的意思,但大家也都能理解越貴太妃的舉動。畢竟當初越氏得寵的時候,可沒有少擠兌宸妃。
如今宸妃成了太後,她的兒子登基了。越氏以及之心揣度,未免自己將來被穿小鞋,自然是想著遠離京城是非之地。
景桓卻沒有人能再替他籌謀。言太後知道了他的身世,雖說明白當年才出生不久的景桓是無辜的,但她的親生兒子畢竟是因他而死,心中難免膈應。
不對他做什麼,大概已經是言太後對自己撫養過的這個孩子的最大的溫柔了。
景桓的身份既然言皇後知道了,那景禹和朝中的一些人也都清楚。
大家因他的滑族血統而對他有所防備。
景桓自己自然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尷尬,故在新皇登基之後,便自請去守皇陵。
皇子之中,最受重用的自然是景琰。他本就是由景禹一手教養的,跟林殊一樣都是他的左膀右臂。
蕭景琰當日回京之後,眾人才知道,原來當初林殊離開東海是提前向先帝彙報過的。林殊雖然在聽聞北境戰事之後心急如火,但還是按著規矩上書朝廷,請求將自己調往北境支援。
畢竟他對景琰的能力有信心,知道他一個人也可以應對東海的亂局。
折子發出不久之後便收到密令,允許了林殊一人前往梅嶺。
然而,林殊走後,朝野之內漫天的消息卻將矛頭直指與他,說他擅離職守。
景琰因為東海戰事不能還朝替他解釋,便一封封的上書向先皇替林殊解釋、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