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豔青接過手書,看了看。
那是一方絹帛,上麵沾著血跡,應該是情急之下就地取材寫下。
絹帛上隻寫了短短幾個字。
妻生女芷江,難產而亡,周某被元賊追殺,恐難活命,惟願小女芷若能遇善人,撫其成人。
方豔青放下絹帛,心中也不由對這個身世可憐的孩子帶著幾分憐惜。
道:“你們二人成親也有三年了,因為一些原因不宜有嗣,怎麼不乾脆收養這個孩子當作親生?”
丁敏君嘟囔著嘴,道:“弟子原也是這般打算,可是師兄不願意。”
劉希寧解釋道:“敏妹,之前我不是與你解釋過了麼?這孩子的生父既然在危難之時留下手書,又寫明了這孩子的姓名緣故,自然也是希望他這孩子即便從此不知道自己的來曆也能和雙親有些羈絆。
我們怎好白費已故之人的心意?
何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將她收做徒弟,養她長大,一樣能享天倫之樂,何必在意那些名分。”
方豔青聽罷,讚同道:“你能有這份心,實屬難得。敏君,這孩子便交給你們撫養了,可不要教她使小性子,要不然師父知道了,可要罰你。”
丁敏君笑盈盈道:“那是當然,這可是我們峨嵋派五代弟子首徒,我和師兄肯定會好好培養她的。”
丁敏君的小心思,方豔青並不是不清楚。
靜玄她們這一批出家弟子都未曾收徒,如丁敏君所說,她現在懷中抱著的這個小嬰兒若以方豔青這一係來算,確實是第五代弟子中的第一個。
當初方豔青曾跟丁敏君明示,自己從來沒有打算在她們這一輩的弟子中挑選繼承人,她聽進去了,所以也跟紀曉芙、靜玄等人和解了。但私心裡卻把心思打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丁敏君和劉希寧婚後,方豔青便告訴過他們,向他們這般近親結婚的,後代子孫很難健康長壽,甚至容易畸形早夭。劉希寧當下便決定不要子嗣,丁敏君雖想不通,但勝在聽話。
願意聽方豔青這師父的話,也願意出嫁從夫聽劉希寧的話,所以傷心了一陣後便也熄了這份心。
所以即便現在方豔青還在首徒,但丁敏君卻想要將這個孩子收入自己門下,很明顯便是想著即便自己做不了掌門,也想要自己的下一代能做掌門。
索性她帶回來的這個孩子根骨上佳,所以方豔青也就對她的那些小心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時間一晃,又是七年。
這幾年裡師叔過世,方豔青在這世間又少了一個親近的長輩。
作為五代弟子第一人的周芷若也在劉希寧和丁敏君的照顧下漸漸長大,到了打基礎、熬筋骨的習武最佳年紀。
而峨嵋派之外。
自成昆陰謀暴露之後,在他背後的朝廷靠山和中原武林六大門派幾乎已成水火之勢。方豔青更是積極聯絡各大門派組織扶持民間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