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辰應下了婚事,漼青梧將一個錦盒遞給他,道:“這是錦盒裡有二十個錦囊,錦囊上編了順序。是我這幾年按著南北兩地呈上來的魚鱗冊和地方誌整理出來的一些民生數據和解決辦法,還寫了一些我個人對陳朝今後發展的建議。
隻是有些地方我畢竟沒有親自到過,恐也有被蒙蔽的,未必得用,我走後,你斟酌著辦吧。每個錦囊以五年為一個周期,若從第一條開始,就辦不成的話,後麵的也莫打開,直接燒毀,免得徒生事端。”
周生辰沒有盲目給出承諾,隻說若是對陳朝的發展有利,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周生辰走後,漼青梧帶著成歡去了明光殿。自她回宮以後,劉子行便一直被軟禁在此處,他原本身子就不好,若非漼青梧給他輸了些靈氣,吊著他的命,早在兩年前,他就已經油儘燈枯而亡。
明光殿外有人十二時辰不間斷的巡視,明光殿內除了幾個負責灑掃的粗實太監和小宮女便隻有孟鸞和幸華。
戚太後還在時,幸華公主對著漼青梧不假辭色,甚至因為一些不能言的心思對漼青梧頗有敵意。但如今幾年幽禁,又經曆了漼休之事,幸華已經明白,她皇帝哥哥的命握在誰的手裡。
所以當她知道漼青梧在正殿的外間等候,便立刻出來拜見,十分恭敬但也充滿絕望。
劉子行這幾年都是幸華和孟鸞在照顧,他們二人對劉子行的狀況十分清楚。雖然不知道劉子行今天為什麼忽然清醒了過來,還上了朝。但幸華知道,沒有漼青梧的允許,劉子行彆說上朝,連走出明光殿都做不到。
剛剛太醫也來過了,對劉子行再次昏過去前短暫的情形解釋成了回光返照,並隱晦的表示了也就這兩天了。
想到這裡,幸華再次淚流滿麵,深深一拜後,求著漼青梧道:“幸華願殉皇兄,求皇嫂成全。”
漼青梧道:“你的公主身份雖是戚氏所給,但陛下登基後又晉你為長公主。本宮無子,陛下無後,太子登基後,你就是陳朝唯一的大長公主。如今四海太平,你作為公主不需和親,隻要安享富貴。
念在你照顧陛下多年的功勞,我和新帝都不會為難你。”
幸華默然不語,隻是一個勁的搖頭,哭了許久才又說了一句,“幸華願殉皇兄,求皇嫂成全。”
漼青梧道:“不是所有深情都會有回報,這幾年你們也算是相依為命,陛下並未對你動情,你又何必如此?幸華,走出宮門後,你還有很長的人生。”
幸華道:“我從未想過要他回報,我隻想陪著他。皇兄一生孤苦,我不想他死後還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上路。即便是黃泉路,奈何橋,我也想陪陪他。求你......”她說著淚水如珠般滾落。
漼青梧歎息一聲,看著幸華,目露憐憫。當初劉子行被囚,她本已經放幸華出宮,將戚氏祖籍所在的縣,所為封地給了她,放她自由。但她卻在宮門外苦苦哀求,要進宮陪著劉子行。那時,她算過幸華的前世今生來世,她和劉子行三世皆是孽緣,不得善終。
原想著,讓她陪著劉子行渡過他最後的時光,也算是了了她今生的癡念,此後就算懷念,但也總歸能憑著回憶繼續過下去。但現在她想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