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陪笑道:“縣尊,不論二人關係如何,如今那瓷窯確實是他們的買賣,若是驟然關封,怕是這兩位商人麵上掛不住,咱們縣許多商鋪和農戶都要仰仗他們,而且這份公文出自甄官署的掌事,甄官署之事咱們無權插手,若是封了瓷窯,怕是費掌事那裡也說不過去。”
黃文錦臉色陰沉道:“難道本官眼睜睜看著他的瓷窯開起來,雇的農戶越來越多,明年本縣賦稅指望誰去?”
幕僚想了想,道:“縣尊若不願本縣瓷窯被定為貢瓷,不如先打聽這個瓷窯的來路,將裡裡外外的人和事打聽清楚了,再緩緩圖之,將其慢慢消弭。”
黃文錦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此事便交給你了。”
…………
石橋村這幾日喜事頻傳。
村子富了,村民們口袋裡有錢了,於是在十裡八鄉的名聲便不一樣了。
當初人見人嫌的老人村,寡婦村,殘疾村,如今成了眾多鄉鄰眼裡的香餑餑。
青城縣是個不太富裕的縣,以農業為本的朝代,富裕與貧困完全隻能指望土地,土地的多寡和良莠決定這個地方的經濟。
而蜀地多山,青城縣更是山川眾多,能耕種的農田太少,這便造成了當地百姓普遍的窮困,儘管盛世餘韻猶存,可百姓們仍在溫飽線上掙紮。
彆人在為溫飽發愁的時候,石橋村的村民走出去居然有錢消費,他們成群結隊進縣城買食物買生活器具,他們甚至能在縣城的某個酒樓裡小心翼翼地摸出兩文錢打幾斤濁酒。
隨著村民們有意無意的宣傳炫耀,石橋村的名氣越來越大。
大早上便聽見有人在村裡點爆杆,顧青從睡夢中醒來,一臉的起床氣,那張不高興的臉看起來是貨真價實的不高興了。
“誰家的動靜?讓不讓人睡了?”顧青站在自家門口叉腰,有罵街的衝動。
馮阿翁瘸著腿一搖一晃過來,轉頭嗬斥身後的村民:“快去,叫袁家把爆杆撤了,不準再點,吵著顧家娃兒睡覺了不知道嗎?”
村民身形瞬間化作一道黑煙飛馳而去。
顧青仍一臉不高興,起床氣大概要一個時辰後才能消停。
“馮阿翁,究竟何事?村裡鬨騰啥呢?”
馮阿翁嗬嗬笑道:“托你的福,村裡人家大多有閒錢了,有些藏不住糧的家夥便抖了起來,媒婆來村裡好幾趟,今日剛給袁家的小子訂了一門親,是鄰村一戶本分人家的閨女,下月掐個黃道吉日便嫁過來了。”
顧青哦了一聲,道:“是好事,回頭我送二十文錢當是我的賀禮了,叫他們安靜點,喜事也用不著鬨騰這麼大的動靜,再吵我睡覺,我就多送二十文錢,付他們的醫藥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