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對!你為何叫我太白兄?我的年紀應該比你父親還大吧?”李白不滿,隨即又哈哈笑道:“太白兄也好,世人總以年齡來定尊卑長幼,為何不能率性而為呢?你覺得應該叫我太白兄,那麼我便是太白兄,哈哈,好,當浮一白。”
說完李白解下腰間的酒葫蘆,仰頭灌了一口酒。
顧青也笑,朝他伸手:“我也要喝。”
李白看顧青愈發順眼了,他喜歡喝酒,也喜歡喝酒的人,喝酒的人才是同道中人。
爽快地把酒葫蘆遞給顧青,顧青也仰頭大灌了一口,隨即皺起了眉。
酒很難喝,應該是米酒,但很渾濁,是那種縣城路邊挑著擔的小販那裡賣的貨色,很廉價。
看來這位詩仙大人囊中羞澀得很啊。
“太白兄意欲何往?”喝過李白的酒後,顧青的語氣愈發親密。
李白哈哈一笑,指了指山下的石橋村,張了張嘴,然後神情呆滯住了。
“呃,我意欲何往呢?我,意欲……何往?是啊,我到底來此處作甚?為何不記得了?”李白雙手捧住頭,表情很糾結。
顧青愕然,喝酒喝到這境界上,也是人才了。
“我家有酒,有好酒,要不……太白兄隨我下山,去我家喝點?慢慢喝,說不定就想起來了。”顧青溫柔地勸道。
詩仙啊,比捉到一隻野生奧特曼還難啊,不能輕易放走了。
提到酒,李白眼睛頓時亮了,至於自己跑到這裡來究竟做什麼,嗬,不重要,人生還有什麼事比喝酒重要?
“走走,同往矣,賢弟是豁達之人,若是你家的酒好,我便引你為知己又何妨,快走。”李白拽著顧青的胳膊便往山下走。
兩人走到一半,李白腳步一頓,忽然拍著腿大聲道:“我想到我來此作甚了!”
“作甚?”
“前幾日路過蜀州,在一家青樓飲酒,我聞樂伎正在彈唱一首長短句,聽說叫《中秋詞》,詞句優美,意境悠遠,我在那家酒樓整整回味了三日,仍覺意猶未儘,此詞一出,從今以後中秋詩詞皆廢矣,於是我費儘辛苦打聽到這首長短句是一位少年所作,那位少年姓宋,住在石橋村,我故而來此結識。”
顧青微微吃驚,沒想到自己的中秋詞這麼快便傳到蜀州,而且被青樓樂伎廣為傳唱,這個年代的世人對詩詞的熱愛簡直不可思議,難怪大唐數百年,出了無數名耀千古的詩人。
顧青笑了,熱情地拉著他的袖子,道:“巧了,那位姓宋的少年恰好是我的同鄉,來,我引薦你們認識。”
下山後,顧青領著李白回到家中,李白走進院子後,對院子裡的擺設布局裝飾全然無視,反客為主坐在院子中間的蒲團上,坐下來後第一件事便是將自己的靴子脫了扔遠,又解下足衣扔遠,手指敲了敲桌,迫不及待地道:“快,酒來!”
顧青從廚房裡拎了兩壇酒,擺在院子中間的矮腳桌上。
酒確實是好酒,自從開了瓷窯後,顧青已不缺錢了,前世就有酒癮的他自然要采購很多酒存在家中自飲。
顧青從縣城買來的酒都是比較貴的,這個年代的酒價主要看質量,有酒勁且過濾充分,湯色看起來沒那麼渾濁的,便算是好酒。
酒壇上桌,李白當即便取來一壇,等不及讓顧青拿酒盞,李白揭開泥封,仰頭狠狠灌了一大口,隨即闔目品味,整個人如同被冰凍魔法凍住了似的,久久不見動彈。
顧青含笑看著他,也不出聲,過了很久,李白慢悠悠呼出一口氣,長歎道:“好酒!多少時日未曾飲過如此香醇的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