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句對話後,顧青明白吉溫帶著威脅而來,這位著名的酷吏行事的方式頗為霸道,從他笑中帶著殺意的語氣裡能聽得出,今日他必須要逼顧青就範。
顧青能理解他的心情,畢竟自己擋了他的財路嘛,換誰不急?再說這份清單的背後,站著的大人物可能不少,李林甫應該是拿大頭的,剩下的小頭也是一筆不菲的橫財,值得許多朝廷大員爭搶了,吉溫大概便是被人推出來當出頭鳥的。
左衛長史不過是個小角色,連朝堂權力中樞的邊兒都挨不上,隻不過恰好不幸掌握了簽押清單的小權力,偏偏這個權力無法繞開他,流程上若出了紕漏,很容易被禦史台的禦史們抓到把柄,如今朝堂上分三派,東宮,李林甫,楊國忠,李相位極人臣,但也不能一手遮天,朝堂上仍有無數敵人等著抓他的把柄,將他拉下馬。
這便是吉溫不得不主動登門的原因,先禮後兵,首先試著和平解決麻煩,如果和平的手段解決不了,那麼便等著他們的報複手段。
最為難的人是顧青。
從本心來說,顧青不願簽押,他不喜歡卷入派係和麻煩,更不願意將把柄送給李林甫,他若簽了押,便是把柄。
可他更不願招惹是非,得罪強大的敵人。
李林甫是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的宰相,顧青得罪不起,扳不動他。
有楊貴妃罩著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左衛貪腐事涉朝政,楊貴妃罩不住他,而他顧青在李隆基的心裡,恐怕也不會占據太重要的位置。
一個很淺顯的比方,如果顧青和李林甫同時掉進水裡,李隆基會救誰?
按顧青的猜測,李隆基肯定不會救他,但是也不一定會救李林甫,或許會眼睜睜看顧青被淹死,同時也會眼睜睜讓李林甫在水裡灌個八分飽,等到李林甫奄奄一息快死的時候,李隆基最終的選擇還是會救李林甫,至於顧青,一個毛頭小子,淹死便淹死,有什麼可惜?
才華?才華算什麼?李白的才華夠高吧?他辭官出宮的時候,李隆基挽留過嗎?
明皇雄視天下,眼裡隻有江山美人,臣子何足惜?大唐盛世彆的不多,人才最多,死了一批馬上有新的一批補上,仍舊是朗朗乾坤。
所以顧青從來不敢高估自己在李隆基心裡的地位,眼下這樁麻煩如果捅上了天,不是簡簡單單告個禦狀便萬事大吉的,左衛貪腐之官固然要問罪,但顧青不一定能全身而退,說不定李隆基為了安撫李林甫,反而將顧青一刀剁了。
因為李林甫是一人之下的宰相,李隆基可以打壓相權,但不能動李林甫這個人,“相權”和“李林甫”在李隆基的心裡是要分開論的,如今李隆基刻意栽培楊國忠,不斷給他加官,為的是隨時能接替李林甫的宰相之位,然而在楊國忠羽翼未豐以前,李隆基是不會換掉李林甫的。
如今的顧青太弱小了,他撼不動李隆基親手布置的朝堂平衡局勢。
一樁涉及十萬貫的貪腐案也撼不動,更大的可能是,李隆基會重拿輕放。
吉溫坐在顧青的對麵,而顧青的腦子裡卻飛速轉動。
如果眼光隻盯著眼下的左衛貪腐案,那麼自然是黑白分明,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一眼能看得出。
然而若眼光放到朝堂上,放到天子的心思上,放到派係黨羽平衡局勢上,那麼眼下的這樁貪腐案便不存在黑白善惡了,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由李隆基說了算,從朝堂大局出發,最終板子會落到誰的屁股上,可真說不好,有很大的可能李隆基會把揭蓋子的人除掉。
想清楚了這些,顧青的後背冒出了一層冷汗,心中一陣後怕。
上午的時候他還在想,要不要直接進宮見李隆基,把這樁案子上達天聽,反正自己沒貪一文錢,反而還揭舉了一群蛀蟲,縱然無功,總不能算過錯吧?
此刻顧青再想深遠一點,說不定還真是一樁罪無可恕的過錯。
於是顧青瞬間決定妥協退讓。
這是出於他自保的本能,如果眼前有一樁麻煩,而他無法解決,或者說解決後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那麼顧青會選擇繞開它。
人性是自私的,所謂正義,所謂忠君報國,對顧青來說不過是一聲聲響亮的口號,性命無虞的前提下喊一喊倒是無所謂,但若有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要做的隻有求生,正義什麼的,先靠邊站。
做了決定後,顧青的心裡雖然仍有些堵得慌,但還是露出最友善的笑容,看著吉溫道:“吉郎中,此事我不想參與。”
吉溫一愣,盯著顧青的眼睛,捋著他那幾根稀疏的鼠須沉吟不語,他在思索顧青這句話的意思。
“顧長史說‘不想參與’,是指……”
顧青笑道:“就是字麵意思,不想參與,我不願簽押,也不願招惹麻煩,我不會給你們增加任何阻力,更不會將此事上告,就當這件事我完全不知道,相信以李相和吉郎中的本事,一定有繞開我也能達到目的的法子,吉郎中,我說得夠明白了吧?”
吉溫下意識點頭,隨即狐疑地盯著他,道:“你……果真不會上告?”
“不會,這件事我一絲一毫都不想沾,也希望李相和吉郎中莫逼我沾上此事,我們井水不犯河水,你送給我的十幾個箱子,還穩穩當當放在後院廂房分文未動,離開時還請一並帶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