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行宮內有亭台樓閣無數,有專門供奉大唐先帝的長生殿,也有專門供李隆基欣賞歌舞的宜春閣,除此之外,還有湖泊池塘水榭長橋,當然還有驪山最大的特色,溫泉湯。
宮殿樓台修建之華麗奢靡,氣勢之恢宏雄偉,猶勝興慶宮幾分。
許多年後,華清宮被毀於戰火,後世遊人看到的驪山華清宮是重新修建的,不僅格局和建築上改動了許多,也少了大唐原汁原味的那股氣勢。
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大多在美色和歌舞中度過的,辛苦了半輩子,天下已安,如何享受餘生便成了他最煩惱且最幸福的事。
宜春閣裡,李隆基坐沒坐相,半癱半躺靠在軟墊上,赤足盤腿發鬢淩亂,閣樓中央,一群舞伎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李隆基已微醺,醉眼迷蒙地嗬嗬直笑。
亂花迷眼,對酒當歌,人生似乎已沒有缺憾了。
一名宦官在舞伎們的婀娜身軀中匆匆穿行而入,神情惶恐地走到殿下站立的高力士身邊,附在他耳邊輕聲說了一句話,高力士原本笑吟吟的臉色猛地一變,急忙湊到李隆基身邊。
“陛下,長安有急奏。”
李隆基睜著微醺的眼,醉態憨然地笑道:“所奏何事?交給陳希烈和楊國忠處置便可,莫擾了朕的興致。”
高力士再上前一步,輕聲道:“陛下,晉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右相李林甫,今早辰時……薨殂。”
李隆基一呆,愕然望向高力士。
高力士直視他的眼睛,緩緩點頭。
李隆基皺眉,煩躁地揮了揮手,令殿內歌舞停下。
高力士輕聲道:“陛下是否起駕回長安吊唁李相?”
李隆基剛待點頭,接著神情一頓,緩緩搖頭,沉聲道:“不合君臣之禮,朕不能親自前往,可遣太子代朕赴李府吊唁……”
同殿君臣數十載,無論後期李隆基與李林甫之間怎樣的明爭暗鬥,終究有著數十年的君臣之情,李隆基沉默片刻,眼眶很快泛紅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但就是沒流下來。
深吸了口氣,李隆基憋回了眼淚,神情又恢複了冷漠高傲的帝王模樣,沉吟半晌,緩緩道:“李相辭世,朕要有所表示,高將軍,傳朕的旨,追封李林甫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追賜李府黃金百兩,絲帛千匹,可許以親王禮厚葬。”
高力士躬身領旨,然後緩緩退出大殿。
李隆基盤腿獨自坐在殿內,神情依然陰鬱沉寂。
帝王都是鐵石心腸,李林甫的死隻是令李隆基有過短暫的悲傷,情緒很快平複下來,此刻李隆基腦子裡想的是朝堂的局勢。
右相李林甫告病數月,基本已經不問朝政了,可是麾下的黨羽卻仍奉李林甫為朝堂派係之首,簡單的說,李林甫處不處理朝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象征意義,隻要李林甫活著,哪怕什麼事都不乾,朝堂的各個派係仍是平穩的。
李隆基謀人半生,所求的無非便是一個“穩”字,朝堂穩了,人心才不會動蕩,人心思定,天下事才有可為的前提,朝堂穩,天下才穩。
然而李林甫的薨逝,朝堂原本屬於右相的勢力頓時土崩瓦解,這派勢力極其強大,一度將東宮太子都打壓得抬不起頭來,李林甫一死,麾下的黨羽要麼辭官,要麼被彆的派係拉攏,要麼等著太子和楊國忠兩派的瘋狂清算,可以想象朝堂又將陷入一陣混亂之中。
李隆基如今要做的,便是用極快的速度,將朝堂局勢重新平穩下來,朝堂一亂,忙的是他這個天子,謀事太費腦子,做事太耗體力,耽誤他安享驕奢淫逸的晚年生活,這可不能忍。
李林甫死後,長安朝堂分為三個派係,其一是東宮,其二是楊國忠的新興派係,其三是中立逍遙派,除此之外,軍方各衛大將軍有著各自的小山頭,權貴公侯也有各自的小團體,再加上駐紮邊境的十鎮節度使,期間還有那些不爭氣的皇子們暗搓搓地興風作浪,看似風平浪靜的朝堂,其實一直暗流湧動,很多不可告人的事都被各方有默契地隱藏在陰暗處。
拋開逍遙中立派不算,如今朝堂最大的兩個派係是東宮和楊國忠,李隆基對東宮一直懷有戒心,從冊立李亨為太子的那天起,李隆基便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打壓抑製東宮勢力的發展,畢竟太子是天下唯一一個能名正言順繼承皇位的人,李隆基害怕太子腦子忽然不冷靜,糾集軍隊搞出什麼“清君側”之類的把戲,這種事在大唐曆代帝王裡出現太多了。
楊國忠因為楊貴妃的緣故,李隆基也算信得過,可惜楊國忠能力實在太差了,他所代表的新興派係委實無法與東宮抗衡,所以前幾日李隆基才不得不借由濟王圈地一事幫著楊國忠狠狠打擊了太子一回,原本隻是場邊的裁判,可是其中一位選手太弱,裁判不得不出手拉偏架不說,還親自幫著選手揍另一個選手……
當裁判好累啊,楊國忠不爭氣,最終還是李隆基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以目前來看,僅僅靠楊國忠是抗衡不了太子的,李隆基左右思量,覺得還應該扶持一個人,然而朝堂雖然人才輩出,但真正能自成一派助李隆基平衡朝局的人卻一個都沒有,陳希烈雖為左相,但性格失之柔弱無魄力,餘者諸如李泌,房琯,韋見素,崔渙等人,要麼早已站好了陣營,要麼才乾膽略有欠缺。
人才不是沒有,但李隆基眼裡的這些人才,或多或少有缺陷,造福一方可以,左右朝堂局勢卻不行。
李隆基越想越煩躁,坐在殿內自己斟滿了一杯酒,然後一飲而儘,神情陰鬱地歎息。
李林甫這一死,實在是給大唐的朝堂添了不少麻煩。
…………
傍晚時分,顧青也得到了李林甫去世的消息。
對於李林甫的死,顧青無悲無喜。嚴格說來,自從來了長安,他與臭名昭著的奸相卻連一麵都沒見過,但明裡暗裡有過幾次交鋒。
此刻顧青心裡唯一的念頭是慶幸,慶幸自己命大。
以顧青得罪李林甫的次數和力度來看,如果李林甫身體沒毛病,有精力有時間的話,以顧青的斤兩,大概會被李林甫玩死。
“口蜜腹劍”的稱號不是白來的,論謀略論智慧論鬥爭經驗,李林甫比顧青不知強了多少,幸好顧青到長安時李林甫已病入膏肓,就算顧青得罪了他幾次,李林甫也沒心思跟他這個小人物計較,後來左衛貪腐案算是把李林甫得罪狠了,然而那時李林甫正處於風口浪尖,不敢報複顧青,顧青算是逃過一劫。
再後來,李林甫已然奄奄一息,更沒有精力報複了,直到今日李林甫去世,顧青不得不慶幸,自己什麼都沒乾,就這樣活活熬死了一個敵人。
所以說,人生在世如果做不到快意恩仇的話,一定要多保重身體,身體強壯了,不但會延長自己的生命,偶爾還能收獲一些意外的驚喜,活活熬死仇人也是很有快感的。
一朝宰相去世,顧青連一絲悲傷的感覺都沒有,暗暗慶幸了一番後,馬上把這件事拋之腦後。
盤腿坐在自己的屋子裡,顧青正無比煎熬地吃著禦賜的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