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情報是假的,河西隴右節度使有協防之責,幫我們打探一下吐蕃國內的軍情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打探不出什麼也無妨,算不得罪責。”
高仙芝嘴角一勾,勉強笑了笑,他知道顧青是為了安他的心,不論此戰勝負,有了事先預警之功,李隆基終歸要慎重考慮高仙芝的前程的。
“吐蕃賊子若果真分兵攻打龜茲和焉耆兩鎮,咱們也要做好分兵而擊的準備……”高仙芝盯著地圖,緩緩道:“不論如何,先守住龜茲和焉耆再說,誠如侯爺所說,大軍不管怎樣行止,都比如今駐紮在赤河邊不能動彈要強許多。”
顧青正要說什麼,遠遠坐著的邊令誠忽然清醒,皺眉道:“分兵?高節帥,您可想清楚了,若是分兵後遇到吐蕃賊子的三萬人馬,咱們可是毫無勝算。”
顧青含笑看著邊令誠。
嗬,終於來了,傳說中的奸臣監軍胡亂乾預軍事,打壓忠良將帥,為了個人私利而置國家和將士的命運於不顧,死後千年他的名字仍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邊監軍的意思是,不準我們分兵?”顧青笑著瞥了他一眼。
邊令誠一呆,“不準”這個詞有點嚴重,當著帥帳內的諸多將領,如果他承認了,那麼不分兵導致了戰敗,這個鍋由他來背?
“呃,倒也不是‘不準’,而是請節帥和侯爺三思而行,嗬嗬,三思而行。”邊令誠乾笑道。
顧青笑道:“帥帳內都是自家人,邊監軍不必說得那麼委婉,不準就是不準,既然邊監軍說不準分兵,節帥,末將的意思是咱們仍駐紮赤河邊,然後遣出快馬火速告之河西隴右節度使,通報軍情,其他的事,便上疏長安,請陛下定奪吧。”
邊令誠臉色大變,冷汗潸潸而下。
高仙芝似乎與顧青培養出了默契,聞言嗬嗬一笑,道:“侯爺所言甚是穩妥,頗合我意,你我便聯名上疏長安吧,邊監軍,您是自己上疏,還是與我等聯名?”
邊令誠心跳陡然加快。
本來呢,剛才他冒出來的那句話其實隻是刷一下存在感,提醒帥帳內的高仙芝和顧青,做任何決定時不要忘記他的存在。
至於軍事判斷,排兵布陣,出謀劃策這些方麵,他是半點也不懂的。
誰知顧青一句話便將他堵死在巷子裡動彈不得。
若高仙芝和顧青聯名上疏長安,說他邊令誠不準大軍分兵,以陛下的性子,恐怕會馬上下旨砍了他的腦袋。
平日裡製衡將帥,左右勢力,那是帝王之術,但大敵當前之時,李隆基還是頗有大局觀的,這個時候一切內部爭鬥都要暫時擱置,邊令誠若敢給安西軍剿賊添亂子,李隆基絕不會對他客氣,區區一個宦官而已,真以為把你捧在手心當寶了?
“我,我……隻是隨便說說,你們自己決定,我可不想摻和。”邊令誠悻悻一哼,轉身又遠遠地坐下,假裝閉目養神。
高仙芝與顧青相視一笑,接著高仙芝沉聲道:“那就分兵吧,先守住龜茲和焉耆,安西四鎮若再失其一,那就真的無顏再見陛下了。”
顧青笑道:“如何分?”
“侯爺的一萬左衛兵馬……似乎少了一點,我再撥你……”
顧青忽然打斷他,笑道:“不少了,忘了告訴節帥,於闐敗退的守軍我已收攏,共計五千人,暫時劃在我的麾下聽用,我方已有一萬五千將士,而且皆是騎兵,糧草兵器軍械充足,可一戰矣。”
高仙芝皺眉道:“可是如果這三萬吐蕃賊軍不分兵,而是集中兵力攻打龜茲或焉耆,你那一萬五千兵馬也抵擋不了……”
“大概率會分兵的,末將相信情報的準確性,他們若要牽製安西軍的兵力,絕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兵而擊同時攻取龜茲和焉耆,才能使我安西軍兩頭疲於奔命,然後他們合兵北上,攻打西州,將北庭都護府的兵馬也牽製過來,便是給東麵的吐穀渾吐蕃軍主力創造了良機。”
高仙芝沉思許久,終於狠狠一咬牙,道:“好,兵貴神速,馬上分兵!顧侯爺,你率麾下一萬五千兵馬速去龜茲城,我率其餘的兵馬守焉耆城,將士們枕戈待旦多日,隨時可開拔。”
邊令誠突然睜開眼,眼神在高仙芝和顧青之間來回打了個轉兒,忽然道:“既然你們決定分兵,奴婢勢必也要跟其中一支走,以奴婢來看,還是跟顧侯爺的大軍一同回龜茲城吧,不知顧侯爺可願讓奴婢同行?”
顧青一怔,沒想到邊令誠居然想跟他同行,說實話,顧青內心是拒絕的,不僅拒絕,而且非常嫌棄。
一個監軍在自己的大軍裡竄來竄去,說不定還會搞些煽風點火背地捅刀子的動作,隊伍裡如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顧青怎麼可能願意與他同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