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展信之後臉色立時變了,眉頭緊緊蹙起,神情有些陰沉。
“有些快了,好多事都沒來得及鋪墊,他終究還是對我有猜忌……”顧青喃喃道。
信是張懷玉親筆寫的,上麵告訴顧青,朝廷馬上要派一位監察禦史來安西,目的是為了牽製他的權力,這位監察禦史名叫裴周南,原在河西節度使府任職,後來調任長安,在任時官聲頗惡,是有名的酷吏,為人冷酷無情,不講情麵。
這一次裴周南挾李隆基的聖旨而來,可以想象顧青將會受到何等束縛。
看著信上闡述的裴周南的性格,顧青的心愈發沉了。
這位禦史可不像邊令誠那麼好打發,往後他在安西再也不能無法無天了,而且有些改革或改良的舉措也很難頒布落實。
算算日子,離那位裴禦史上任安西沒多久了,顧青眼下要做的是趁他到任安西之前,趕緊將自己一些改革的想法落實下去,否則等到他上任後,顧青或許會麵臨寸步難行的困境。
“來人,傳令擂鼓聚將!”顧青朝帥帳外大喝道。
很快,安西軍將領都在帥帳內聚集。
顧青坐在主位,環視將領們一圈後,緩緩道:“我做了幾個決定,你們聽著,然後按令執行,這是軍令,不容置疑,也不接受反對。”
眾將一齊抱拳,凜然道:“是!”
顧青抬頭看了看,道:“李嗣業何在?”
李嗣業站出來,抱拳道:“末將在!”
“三千陌刀手,限令三日內湊齊,否則軍法嚴辦!”
李嗣業大吃一驚:“三日?侯爺……”
顧青緩緩道:“我知道合格的陌刀手不是那麼好找的,沒關係,合不合格的先放在一邊,主要是把人湊齊,占滿三千人的名額。以後不合適的人慢慢淘汰,換上合格的人進來。”
李嗣業不明白顧青為何如此著急湊滿三千人,猶豫了一下後還是抱拳道:“末將遵令。”
顧青又道:“常忠何在?”
常忠站出來:“末將在。”
“神射營擴編至五千人,三日內湊齊,否則軍法嚴辦。”
常忠也吃了一驚:“五千人?”
想不通為何神射營需要五千人之多,就算安西未來有戰事,五千神射營出現在戰場上未免太多了,侯爺要這麼多神射手乾嘛?
但顧青剛才說過不容置疑,不容反對,常忠隻好抱拳道:“末將遵令。”
“劉宏伯何在?”
“末將在。”
顧青緩緩道:“從今日起,你的任務是招募團結兵,從安西四鎮各個城池招募民間強壯之士,規模要達到萬人,限時半個月。”
這道軍令讓帥帳內所有將領都震驚了。
接連三道匪夷所思的軍令,眾將隻覺得很突然,而且完全無法理解侯爺下達這些軍令的目的。
團結兵,即本地團練,並非統屬朝廷的正規軍,早在高宗年間就有,這些團結兵戰力不強,軍紀渙散,向來被大唐的將領們視為雞肋般的存在。
安西四鎮早年亦曾有過團結兵,後來高仙芝看清了團結兵的種種弊端後,便下令停止招募,於是團結兵漸漸在安西被廢止,沒想到今日顧青竟然重新開始招募。
要那些四肢不勤隻知當差混糧食的團結兵有啥用?而且還是萬人規模的,這要浪費多少糧食。
“侯爺,安西是否即將有戰事?”沈田忍不住問道。
顧青冷冷道:“不容置疑,也不容提問,老實按我的軍令去辦,誰若沒完成,莫怪軍法無情。”
眾將滿腹疑惑散去,顧青卻單獨留下了沈田。
坐在主位上定定地注視沈田,顧青輕聲道:“沈田,你本是於闐守軍,後來被我強行納入左衛大營,事實上你沒讓我失望,上次吐蕃一戰,你被定為首功,請功奏疏已報上長安,在我的麾下,沒有不公平的事,一切按軍功說話,你認同嗎?”
沈田重重點頭,抱拳道:“末將一直對侯爺心懷感恩,隻可惜沒機會報答侯爺的知遇之恩。”
顧青嚴肅地道:“眼下有件事,說來有些犯忌諱,我想交給你辦,你若不答應,就當我沒說。”
沈田凜然道:“請侯爺吩咐,殺人放火末將沒什麼不敢乾的。”
“領你所部五千兵馬出營往北,尋找戰機,對那些突厥和突施騎等殘餘部落發起進攻,簡單的說,四個字,‘尋釁啟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