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凱旋回京(2 / 2)

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9524 字 9個月前

顧青又笑了:“天命異數,玄奧難測。大唐如今多了一個名叫顧青的人,或許,我剛才說的那些永遠不會再發生,就當我是胡說好了。”

張懷玉眨著明亮的眼睛,美眸中滿是不解,今日的顧青有些高深,他說的話她完全不懂,生活在大唐,她更無法理解向蠻夷下跪的屈辱,對她來說,這簡直是驚世駭俗。

…………

行軍十來日,安西軍回到長安城外。

誠如顧青所料,城外並無朝臣迎接大軍凱旋,然而城外仍然人山人海,無數百姓靜靜地站在城外的大道邊翹首期盼,見到遠處大軍旌旗招展,前鋒騎兵慢悠悠地走向城門,百姓們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仍如當初送彆安西軍一樣熱情,百姓們帶著各種熱騰騰的食物,年長的百姓被後輩攙扶著,顫巍巍地拄著拐杖,一步步迎向安西軍。

將士們被這熱情的場麵搞懵了,有些不知所措,百姓們一擁而上,將準備好的食物紛紛塞給將士們。

當初送彆的場景仿佛今日又重現,百姓們甚至比當初送彆時更熱情了幾分。

人在中軍的顧青得了親衛的稟報,他也有些疑惑不解。百姓迎接將士自然是好事,可未免熱情得有些過分了,安西軍奔襲千裡,北拒回紇,也與回紇交戰過一次,認真說來,這次出征與以往的出征沒什麼不同,交戰的過程也說不上慘烈,可是為何今日百姓們卻如此熱情?

從城外到城門,短短一段路將士們走得很辛苦,鄉間大道站滿了人,黑壓壓的不見首尾,百姓人太多,隻能給將士們留出一條狹窄的通道。

萬人夾道而迎,歡聲如海,人群的熱情很快感染了安西軍的將士們,將士們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後來慢慢接受,最後一個個昂首挺胸走在隊伍裡,哪怕隻是最普通的軍士,此刻也表現得像一個凱旋歸來的大將軍。

艱難地走過歡迎的人群,顧青進了城,猶豫了一下後,決定先回自己的宅子休息,明日再進宮見李亨。

當初率軍離開時,顧青與李亨鬨得很不愉快,這次出征從名義上來說,屬於私自行動,並未得到朝廷的允許,幸好顧青如今已經不需要朝廷的允許,理論上,他就是朝廷。

不過君臣不和終究不是好事,顧青要做的事情太多,不想把精力浪費在君臣內鬥上,暫時選擇與李亨和好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整個大唐的百姓都好。

在韓介和親衛們的護侍下,顧青回到自己熟悉的宅子,張懷玉和皇甫思思剛為他卸下鎧甲,換上家常便裝,段無忌便匆匆走來。

“公爺,學生打聽清楚了,咱們這次出征拒回紇軍的事,長安城已經傳得婦孺皆知,大軍從長安城開拔後,百姓們才知道咱們要去做什麼,市井小民義憤填膺,紛紛痛罵天子剛登基便棄子民如草芥,竟拿百姓的性命和家產向異族番邦邀好,喪權辱國之甚。”

顧青的表情毫不意外。

大軍開拔,出征的原因不可能瞞得住人,遲早會被百姓知道的。

安西軍這次北拒回紇,可以說在民間掙足了聲望。

天子為了內鬥,慷他人之慨,不惜以子民的性命家產為條件,雙手奉送給異國番邦。而顧公爺為了社稷大義,寧肯得罪天子,私自率軍北進千裡,將那些原本打算入中原燒殺搶掠的蠻夷們拒之國境之外。

兩廂比較,高下立見。

從顧青率軍出征後,長安城市井內的輿論不知不覺呈現了一麵倒的情勢。

李亨僅因這一個錯誤的決定,剛登基不久的他,百姓們已對他深深失望了。

顧青聽著段無忌絮絮叨叨的陳述,表情很平靜,緩緩問道:“朝堂呢?朝臣們有何議論?”

段無忌輕聲道:“朝臣們未發一言,不過公爺從出征那天起,郭子儀和李泌便閉門謝客,不知何故,宮闈之中有眼線稟報,公爺出征後,天子在宮中大發雷霆,還尋了個雞毛蒜皮的原由,下令杖斃了一名小宦官以泄憤……”

顧青冷笑:“他還有臉發脾氣,敗家子當到他這個地步,也真是難得了。”

段無忌猶豫了一下,道:“公爺,朝臣們不發一言,是因為大家都已看出您與天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眼看已是一觸即發了,朝臣們都是人精,局勢未明朗前,他們為了自己的前程是不會偏向公爺您的,這次公爺領軍出征,您與天子的矛盾更是無法調和,學生以為,公爺應暗中早做準備才是。”

顧青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做何準備?”

段無忌壓低了聲音道:“公爺,以學生看來,天子恐怕遲早會對您動以刀兵的,如今京畿防務皆在咱們安西軍之手,但宮闈禁衛卻還在天子手中,戍守宮闈的朔方軍三萬兵馬若驟起發難,對咱們來說不大不小也是麻煩,公爺不得不防。”

頓了頓,段無忌又道:“學生還聽說,天子如今正積極遣使招降安慶緒史思明,若史思明率軍駐守長安城附近,再加上宮闈的三萬朔方軍,裡應外合之勢已成,安西軍的麻煩更大了,公爺,趁著史思明還未接受朝廷招降,咱們索性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手,徹底控製宮闈,將天子掌握在手中……”

顧青沉吟半晌,緩緩道:“不妥,順序錯了。”

段無忌愕然:“什麼順序?”

“動手的順序。我曾經說過不止一次,我欲效武後之法,亂宮闈而不亂天下,若咱們先對天子動手,史思明必不肯歸降,天下繼續大亂,硝煙烽火不知多少年,天下百姓不知還要忍受多少年的痛苦,所以,我的順序是,先平叛軍,天下太平後,再解決宮闈的事……”

段無忌愣了一下,急道:“可是,史思明若歸降,安西軍再動手就來不及了呀。”

顧青露出古怪的微笑:“史思明是個兩麵三刀的貨色,他的歸降能信嗎?”

段無忌無奈地道:“至少天子信了,為了剪除安西軍,天子顧首不顧尾,病急亂投醫,連叛軍都敢信任,看來咱們真是他的眼中釘,不除不快。公爺,若史思明真的歸降了,那麼他便是朝廷王師,咱們再對他動手,朝堂君臣怕是會對公爺口誅筆伐。”

顧青冷笑:“我在君臣眼裡,已經是比安祿山威脅更大的反賊了,還怕他們口誅筆伐?我為何要定下做事的順序,因為我首先想的是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日子,至於朝堂君臣,嗬,隨便他們怎麼說,我隻聽到‘噗’的一聲……”

“何謂‘噗’的一聲?”

“就是他們用嘴放屁的聲音。”

安西軍凱旋歸來,長安城百姓反應熱烈,朝堂卻毫無動靜,朝野之間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反差。

第二天一早,顧青帶上兩千兵馬入太極宮麵君。

時至今日,宮闈禁地對顧青來說已經不安全了,顧青每次入宮不得不將兵馬帶在身邊,以防李亨搞出什麼廊下埋伏刀斧手的狗血劇情。

大軍凱旋歸來,雖說當初未奉詔令私自出征,但凱旋後君臣還是要繼續和睦相處下去,所以李亨也絕口不提安西軍擅自出征的事,顧青也不提李亨當了天子還出賣百姓的事,就當二人從未吵過架。

這是混朝堂的基本素養,君臣二人都不缺這種素養。

李輔國奉旨領顧青入宮,他半躬著身子,一步一步走得很謹慎,真正的“如履薄冰”的模樣。

顧青很清楚,李輔國的這副模樣不是害怕自己,而是敬畏皇權。

走進承天門後,還需往前走老長一段路。

顧青盯著李輔國的背影若有所思,忽然道:“李廳長……”

李輔國站定,轉身無奈地道:“顧公爺,奴婢說過很多次,奴婢不是什麼‘廳長’,咱們大唐沒有‘廳長’之類的官職。”

“你不是主掌察事廳麼?所以你當然是廳長,不然是什麼?呃,廠公?”

李輔國愈發無奈,若不是顧青位高權重,他早就一記撩陰腿踹去了。

“廠公又是什麼?奴婢不是廠公,是察事廳掌事。”李輔國忍著氣苦笑道。

顧青笑吟吟地看著他:“好吧,不管什麼官兒,總之你是專門乾那些見不得人的事的官兒,說說吧,最近我出征在外,你偷偷摸摸在我府上安插了幾個奸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