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羽眼神露出熟悉的邪惡光芒,舔了舔乾枯的嘴唇,道:“顧阿兄若真想送,不如送座青樓給我……”
顧青倒吸一口涼氣,然後迅速望向李劍九。
李劍九卻很淡定,臉上甚至還帶著微笑。
顧青忍不住道:“你不揍他?”
李劍九眼眉地垂,輕聲道:“他的嘴向來賤得很,我已習慣了,揍他不急,待他傷好再揍。”
顧青不懷好意地煽風點火:“我和馮羽皆是農戶人家出身,農戶人家養了畜生通常是要騸掉的,騸了以後畜生便乖巧聽話了,弟妹考慮考慮……”
…………
馮羽醒來,顧青卸下了一樁心事,於是下令安西軍回師長安。
大軍有條不紊地渡過黃河,在洛陽城外紮營時,各大世家在大營外求見。
世家如今與顧青算是利益同盟,雙方談不上交情,隻是有著共同的利益追求。
顧青當即在帥帳接見了各大世家子弟代表。
為首的人姓謝,名叫謝傳經,是陳郡謝氏族長謝魁之子。
謝傳經帶了許多世家子弟入營,這些世家橫跨大唐的南北,各居其地,每個世家在當地都有著深遠隆厚的影響,詩書傳世,宗親治民,當地百姓對他們非常信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世家往往代表著民心。
顧青與各大世家合作,陳郡謝氏是雙方的牽線人,自然當仁不讓地以首領自居。
入帥帳,世家子弟紛紛朝顧青見禮。
世家就是世家,涵養氣度果真不一樣,就連行禮也是規規矩矩的周製大禮,雙手平舉,頂額而拜,行禮時表情端莊且嚴肅,如同祭天。
古人尤其是世家,對“禮樂”二字非常在意,他們繼承了先秦的思想,在禮樂方麵是半點都不能馬虎的,一絲一毫每個細微的動作都要到位,否則便是對人不敬,對天地不敬,是大忌諱。
顧青有些自慚,不知道怎樣還禮才算合格,沒文化的人就算行個禮都學不會。
幸好世家子弟不敢怪罪顧青的禮節問題,顧青於是草草行了個叉手禮便算對付過去了。
“關隴山東,河南河北,南北各大世家共賀郡王殿下平定叛亂,敵酋授首,從此天下太平,郡王殿下功高至偉,名垂青史,世家為郡王殿下賀。”謝傳經大聲道。
顧青笑道:“還要多謝各大世家鼎力相助,為我在民間製造輿論,迷惑史思明,促成我安西軍對其合圍,方有此勝。”
謝傳經笑道:“殿下言重矣,我等世家不過是錦上添花,略儘綿薄而已,就算沒有我們幫忙,安西軍剿滅叛軍還不是易如反掌,‘天下無敵’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
顧青仍然微笑,心裡有些不耐,這番你來我去的彩虹屁何時才是儘頭?
謝傳經倒也是個心竅玲瓏之人,見顧青的笑容有些敷衍,於是趕緊說起了正事:“郡王殿下,如今叛亂已平,郡王在朝野間的惡名我們世家會馬上將其扭轉過來,正是正,邪是邪,朝野很快有公論。”
顧青含笑道:“世家能幫我洗白?”
謝傳經一愣:“‘洗白’?呃,這詞兒倒是新鮮,沒錯,就是洗白。萬民愚昧,聽風便是雨,各大世家在民間威望頗高,民眾對世家還是頗為信服的,我們說什麼,他們便信什麼。”
顧青笑容不變,心中卻對世家越來越警惕。
合作是合作,但不可否認,世家也是個禍患,如今大家是同盟,一致對外時自然順風順水,若有朝一日自己與世家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世家也會用同樣的法子來對付自己,對這些心懷禍胎又有本事的人,不能不防。
謝傳經又道:“前日聽長安的族姐說,郡王殿下要考驗咱們世家,欲查出趁戰亂在河南關中大肆圈占土地的權貴,此人我們已查出來了,準確的說,不止一人,而是一夥人……”
顧青揚了揚眉,道:“哦?是誰?”
“為首者,太上皇陛下十二子,儀王李璲,授河南牧,權從者,永王李璘,延王李玢,盛王李琦,信王李瑝等,共計十餘皇子,還有兩位公主和駙馬都尉亦涉事其中。”
顧青笑了:“這團夥作案居然是一幫高級團夥,豪華無敵陣容呀,天下怕是沒人能奈何他們吧?”
謝傳經笑道:“郡王權傾天下,天下何人敢不服?”
“意思是,這事兒還得我親自去解決?”
謝傳經歎道:“世家有世家的本事,殿下萬莫小覷,這半個月來,世家先後拜見了這十餘位皇子,在我們的勸說下,皇子們大多將土地歸還了,至於他們損失的銀錢,各大世家主動幫他們貼補了一些,此事便算作罷。”
顧青好奇地道:“他們肯聽世家的話,心甘情願地退還土地?”
謝傳經坦然道:“在長安城,世家隻能對皇子畢恭畢敬,但出了長安城,皇子的勢力不如世家。”
顧青恍然。
謝傳經又道:“更何況,我們還請出了郡王殿下的旗號,告訴那些皇子,此事是顧郡王親自過問,並雷霆大怒,諸皇子不敢不還。”
顧青大笑:“我的旗號能震住這些無法無天的皇子?”
謝傳經正色道:“殿下不可妄自菲薄,如今就連大唐天子亦要畏懼殿下七分,那些皇子何來膽子敢與殿下相抗?他們皆是識時務之人,知道破財消災的道理,若觸怒了殿下,後果他們承擔不起。”
“如此說來,關中河南被他們圈占的土地都還了?”
謝傳經猶豫了一下,道:“大多歸還,唯獨……唯獨永王李璘死活不肯還,安祿山謀逆後,李璘被授遙領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雖說是遙領,可氣焰卻頗為囂張,我等勸說數次,最後被他下令驅趕出去……”
顧青皺起了眉:“永王李璘?”
依稀記得此人跟李白有些乾係,前世的曆史裡,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滿懷報國之心欲投軍報效國家,結果這醉鬼稀裡糊塗進了永王李璘的軍隊,然後稀裡糊塗被牽進了謀反案,幸好涉案不深,流放幾年後便被大赦了,大赦之後回京的路上,李白寫下了那首小學生必背七絕,“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謝傳經補充道:“永王李璘占山南道鄧州,唐州,襄州土地逾數萬頃,一絲一毫都不肯歸還。”
顧青笑得有些瘮人:“李璘,好的,回長安後我親自拜會他,求他歸還土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