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體育台。
“趙昊煥居然在半決賽就飆出了9.91s的成績來。”楊劍到現在還在搖頭道:“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到現在看著這個成績都覺得有點……”
何止是他,湖凱不也是如此麼,李韜不也是如此麼,周維不也是如此麼。
作為這些種花家的100米高手們,承前啟後過去,一代一代人,他們是看著成績一步一步提高,看著我們一次一次碰到瓶頸,然後又看著年輕的一代,一代一代去奮力突破。
直到現在我們跑出了9.91s的半決賽成績,他們才已經是驀然感覺到……
原來我們已經提高到了這個程度上。
畢竟半決賽就拿出全力是個愚蠢的事情,這是個在國內,人儘皆知的事情。
可是在國外,你會發現,在決賽之前,如果競爭激烈,就會經常出現,現在我們隻是漸漸走上田徑強國的一個階段而已。在競技領域,雖然“內卷”的確是會讓很多天才,職業生涯留下遺憾,但是對於整個國家的競技水平,的確會有很大的提升。
這兩者是相互矛盾,但是又相輔相成的關係。
周兵分在第二組,是水平最普通的一組,雖然也有龔威、龐貴斌一些國內的老牌名將,可是現在到底已經是時過境遷,他真正的對手反倒是沒有幾個。
跑起來輕鬆就乾掉了這群老一輩的國內名將。
龔威和龐貴斌其實也不是特彆大,還不到三十歲,還是二十多的年紀,換在彆的行業妥妥的年輕人,可是在短跑領域,在蘇神之前其實就有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不管你多麼有天賦,二十六七歲之後都不可能維持在巔峰狀態,然後逐年下滑,甚至是斷崖式下滑。
即便是蘇神本人上一世也受到了這個思想的影響,選在在二十七八歲打了退役報告。
隻是後來重新以老師的身份,回到了國家隊而已。
事實上蘇神已經是在2017年前後退役了。
因此當他們看到周兵把他們甩在身後,自己怎麼追都追不上去,甚至連10.30s都無法打開的時候,不管是龔威還是龐貴斌都感覺到了一陣“長江後浪拍前浪”的真實感。
當國內10.20+的人,開始越來越多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證明,他們的時代開始過去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國內想要橫行霸道的時代,不複存在了。
而且周兵他們還是穩定的10.20+輸出,這對於傳統係的人來說,誰擋得住?
“周兵10.27s,拿下了小組第一,恭喜周兵小組頭名進入決賽。”
周兵看到自己小組第一晉級,也是心情大好,下來就大聲和趙昊煥得瑟道:“怎麼著,現在我也是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咯。”
“那還不是因為你的分組運氣好。”結果回答他的,是趙昊煥毫不留情的攻擊。
氣得周兵差點暴走。
可是趙昊煥又不跑200米,他想要在100米上複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十秒,這個大關他都現在沒有想過,難度實在是太大了點。
周兵這一組還是比較輕鬆,但是後麵這一組,就比較有意思了。
是勞逸對上了張培猛。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這兩人就是提早對了上去。
張培猛看到自己和勞逸分在一組,分彆位列第五第六道的時候,其實他就已經是來了額外的鬥誌。因為他知道自己和勞逸,在決賽還是做不了主角,趙昊煥和蘇神在,十秒都沒有過去的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機會。
但是在半決賽。
情況就不同了。
他和勞逸可以作為主角,登上舞台,一決勝負。
雖然不是決賽,可是兩個人也都不想要輸。
因為這個時候輸掉了,氣場可能都會被壓住,到時候對於決賽的發揮,恐怕不會有利。
勞逸注意到了,張培猛或許現在的pb還沒有自己好,可是後者眼睛裡麵,完全沒有對於自己的緊張和畏懼,有的隻是戰鬥的渴望和興奮。
這就說明。
人家有所底氣。
勞逸對於張培猛的印象其實並不深,真正要說有點也是去年開始有的,但是眼下好像已經是突然變成了站在麵前的對手。因此真要說的話,這個張培猛,也是厚積薄發的典範。
到底在二沙島這幾年,張培猛的名字雖然一直在,可是都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不過,勞逸現在也是比了這麼多賽的老將了,經驗很豐富,雖然w大賽沒有個人賽機會,可是接力賽卻是好幾次都上過場。
所以這次的個人賽,勞逸的想法也和張培猛一樣。
想要一次w的個人首秀。
這麼一來,兩個人都不會相互謙讓。
因為關係也不是特彆親近,兩個人隻是在跑道上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就沒有了互動。
李青上場前告訴張培猛,不要和勞逸拚後程,要在前程上就壓製他。
因為勞逸的前程雖然也不錯,但是和中後程對比還是差了點。
而張培猛因為訓練了蘇神告訴他的專屬技能包“二檔起步”後,啟動能力大幅度提升,已經能在前程取得極佳的效果。兩個人對抗,其實就是毫厘之間,這是李青的判斷,誰能抓住細節誰就能贏。而且還要考慮,決賽的體能分配,所以他知道隻要有一方取得明顯優勢,另外一方就不會太追擊了。
這一場都想要贏,但是怎麼贏,怎麼贏才劃算,是個問題。
勞逸這邊也不差,也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出謀劃策,因為是“內戰”,正好看看兩邊沒有自己指點的臨場實力,所以蘇神也不會打算插手。
選擇中立支持。
哪邊跑得好,他就支持哪邊,畢竟名額隻有這麼多,的確是需要能者上。
“預備。”
“彭————————————”
槍聲一響,兩個人快速踏出。
看得出來,兩個人即便是要在最後留著力氣,但是也不在前麵啟動就保留,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開局的領先,就是兩個人的必爭之地。
啟動,張培猛居然真的,硬壓了勞逸一頭!
這個硬壓倒不是說比勞逸快,而是和勞逸差不多,但是你要考慮勞逸才一米七出頭,張培猛都是一八六以上了,這麼大的身高差距,啟動居然差不多,其實就是勞逸被壓住了一頭。
勞逸身高比張培猛矮這麼多,卻在啟動吃了虧,顯然有些出乎預料。
李青看著這裡,內心中暗暗激動,張培猛的潛力他可沒有想過可以到這個水平,還是100米的提高,原本他也是更加看好張培猛的200米潛力。隻能說……蘇神的眼光,實在是太毒辣了一點,真的沒的說。
而且一個冬訓,他居然就讓張培猛的啟動能力,直接克服了生理的問題,大幅度暴漲。
說真的,就像是鬼斧神工一般,他不得不服。
砰、砰、砰、砰。
黃金四步,兩個人相差無幾。
砰、砰、砰。
十米,依然區彆不多。
“他怎麼啟動這麼猛?”勞逸的團隊有些愕然,顯然從他們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們沒有料到會有這個的過程,因為勞逸再怎麼說也是小個子,不應該才是。可是現在還真不是這個時代了,雖然普遍來說小個子的確是啟動能力強橫,可是大個子有了科學訓練的方法後,已經可以縮小差距,如果還有配套的專門法門,很可能反而能壓過小個子。
博爾特超過了一九五的身高,卻在前麵十米,可以在1.85s以內,你想想看什麼概念。
多少小個子會被他啟動完爆。
張培猛沒有這麼猛,可是對上啟動環節一直有點問題的勞逸,不落後,其實就是占據先機。
二十米。
張培猛甚至,已經是隱隱領先到了前麵去,壓過了勞逸小半個身位。
張培猛,一個以前根本不已啟動聞名的人,現在居然在啟動能力上,把勞逸都乾掉了,這實在是讓全國的田徑選手和田徑教練有些意外。
三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