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 激戰落幕!第三個名額出爐!(1 / 2)

前麵兩個的舞台自然是屬於蘇神和趙昊煥。

全場的焦點也都集中在他們兩人身上。

除了他們兩人之外,這一場比賽的競爭焦點同樣不少。

張培猛和勞逸,在這裡同樣進入了競爭最激烈最白熱化的時候。

張培猛這一槍啟動更到位,前程就是他的天下。勞逸在這個地方也沒有想過要和張培猛競爭,他在前麵更加類似於積蓄力量。

專心做好自己,極速區之前的加速過程。

所以,這場比賽整個前半段,你都看不到勞逸和張培猛的對決。

反而是文勇毅和張培猛在角逐第二的位置,現在張培猛的實力已經不弱,即便是文勇毅能夠壓住他的比重也不多。

這還是建立在文勇毅幾乎全部的精神都集中在前程上,如果他要分配給整個百米,那他在前程上,還真不一定就能勝得過現在的張培猛。

張培猛如果不是因為他在隊內有一個競爭對手勞逸在,讓他實在是沒法分心去兼顧60米專項,估計他也會參加參加。

不過你們勞逸在這裡加上這幾年都是大賽,尤其是今年,屬於奧運年,他根本就不敢分心在其餘的地方。

這也就讓他的前程能力,更多被大眾忽略掉,其實文勇毅自己就知道……

他已經火力全開了。

卻還不怎麼能壓住這個帝都哥,整個二沙島,或者整個亞洲……

除了蘇神之外。

他還是第1個。

這已經是變相對於張培猛實力的承認。

途中跑開始後,趙昊煥速度越來越快,他們兩個人的優勢越來越小,最終隻能看趙昊煥輕快的從他們身邊掠過,直衝最前麵的蘇神而去。

這個集團不屬於他。

他這場比賽,就是為了和前麵那個紅色閃電,一較高下。

極速區開始後,趙昊煥迅速進入狀態,衝到了第二,張培猛和文勇毅開始變成第3名的爭奪。

看起來現在文勇毅還是第一位,可事實上真正的優勢已經導向了張培猛那邊。

幸虧他們兩個人沒臨道。

否則的話……

文勇毅的比賽進行中壓力,恐怕還會更大。

極速區後,文勇毅的速度漸漸支撐不住,開始被張培猛反超,從第三的位置掉到了第四。

這個時候,張培猛開始進入第三順位。

雖然他這個第三。

是沒有任何機會加入前麵兩個人的戰鬥。

可能不能穩住現有的排名優勢……

決定他能不能去倫敦。

是不是隻能淪為板凳上的看客。

張培猛知道。

這個名額不不僅僅自己想要。

勞逸也想要。

不僅僅是自己對其渴望。

人家對這個名額的渴望,不說超過自己,那肯定也不會比自己要差。

所以……

必須穩住。

他的優勢就是在前麵,在他改成步頻和均衡前程類型後,就已經注定了他的後程,肯定是不如勞逸這樣類型的運動員。

要不然都厲害,那就不是普通運動員了。

就已經進入了另外一個層次。

在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之前,張培猛隻能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並且將其發揮和保持。

果然……

這個念頭閃過沒有多久。

自己身邊的道次上,已經有一陣熟悉的釘鞋聲正在接近自己。

跑步這個東西,就像是指紋一樣,每個人會有每個人跑步留下的獨特節奏和聲音。

平常很少跑步,對其沒有研究的人肯定很難做到“聽聲辨位”“聽聲辨人”。

但一直在做相關訓練的專業短跑運動員,不說對於其餘陌生的對手能做到這些,但對於自己很熟悉的人,越熟悉就越能夠判斷出這個釘鞋聲是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他。

張培猛和勞逸已經很早就知道這一次的奧運會隻有一個人能去,所以最早可以追溯到09年世錦賽結束之後。

之前張培猛因為還沒有崛起,還沒有產生蛻變,所以勞逸並不擔心這個問題,他也沒有競爭對手。09年之後,隨著張培猛的成長,給勞逸的直接威脅也越來越高。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去年,要不是大邱世錦賽之前蘇神拿到了外卡,估計去年就要打破頭。

今年隻不過是去年推遲的決戰。

兩人心裡都清楚。

因此這一場開始之前。

他們就根本眼裡沒有其餘人。

你彆管是蘇神還是趙昊煥,都無所謂。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

就是要第三。

第三是自己的就行。

隻要第三!

極速爆發後。

張培猛感受到勞逸的腳步聲,算算時間極速解放之後,也是勞逸該上來的時候了。文勇毅前麵跑的雖然快,可是後麵太過於拉垮,根本不在張培猛的考慮範圍內。

梁佳宏雖然今年有了進一步的成長,但毫無疑問,還沒有破10的水平,即便是突破再多對於他們這些破十者來說,還是……

太弱了一些。

至於那個叫做吳誌強的未成年小朋友,他隻是正好分在了第3組,運氣不錯而已,因此他進來了,但是比他更強的許州正,卻反倒是被排除在了決賽的資格之外。

吳誌強也許實力還行,可那隻能和國內的未成年人比。

和他們這種國內的頂尖選手對比……

完全不在一個卡司上。

這麼一排除下去,張培猛這場的對手其實不是7個人。

而是……

隻有一個。

那就是自己旁邊跑道的勞逸。

第六道的勞逸。

即便是前麵的精彩表現,引起了全場的歡呼,解說員的激情,那也和張培猛沒有任何關係。

他的注意力。

全都放在了自己的右手邊。

等待勞逸什麼時候追上來。

勞逸似乎也感覺到了張培猛在等待自己上去,極速解放後,他也完成了對於文勇毅的超越,成為了第四。

至此現在種花家乃至是全亞洲的短跑比賽,隻要這4個人參加,基本的格局就已經是這樣定下來。

甚至第1名和第2名都是固定的模式。

真正有懸念的……

一直都是第3名是誰?

偶爾是張培猛。

偶爾是勞逸。

兩個人成長起來後的交手,其實一直都是差不多的勝率。

並沒有誰明顯壓過誰。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人才對於對手格外的看重,不敢有一絲掉以輕心。

不過半決賽勞逸占據了心氣上的優勢。

他也同樣認為是一個名額……

是屬於自己的。

勞逸在進入極速區的瞬間,股直肌頓時拉,膝關節的屈曲和髖關節伸直,頓時同一時間聯合反饋。

這就是勞逸最近練出來的絕活。

利用牽張反應。

刺激身體。

帶來更強的推動力。

強大的核心,一直揮汗如雨的核心性訓練,就是為了現在。

沒有強大的核心。

怎麼做好股直肌拉伸時,骨盆的固定?

沒有強大的核心。

怎麼做好腹直肌的收縮時,對於自身骨盆的穩定?

核心力量,強大的核心,就是一切的關鍵。

尤其是看到了蘇神很多技術細節裡麵都隱藏著極其強大的核心作為基礎力時,勞逸更加下定了決心走這條道路。

畢竟連蘇神都認真修煉的東西。

自己有什麼資格不去做到最極致呢?

他沒有張培猛那麼好的技術領悟能力。

他也沒有趙昊煥那麼好的生理天賦。

甚至他是二沙島唯一一個沒有打下“童子功”基礎的一線運動員。因為在此之前,他根本就沒有能夠科學係統訓練過,甚至連傳統係的那種係統訓練,都沒有接受。

勞逸明白自己有很多欠缺。

也明白自己可能在領悟力上沒有那麼的出色。

再加上雖然人們都戲稱他為“大齡青年”,可是他真正還有的時間,自己感覺已經不多了。

所以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再去消耗,隻能選準一種自己認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前進。

這種道路就是純粹的身體機能強化。

用更刻苦的訓練,更高的訓練質量,來彌補曾經的那些不足。

所以,現在整個二沙島。

隻有他在跑動過程中,能把身體的牽張反應,用的最好。

技術鏈條上勞逸或許的確不是最出色。

可身體鏈條上……

二沙島除了蘇神。

還沒有人在這個方麵能和他比肩。

這是他對於自己努力的自信。

55米,60米。

勞逸整個人的極速爆開後,腳下的步伐越來越快,這裡你可以看得到,他在這一場發揮有多出色。

甚至困擾他很久的活動中路線不夠直的問題,也在這一段時間有了顯著的改善。

張培猛,技術上你的確是比我要好。

但是身體的錘煉上……

你不如我。

張培猛這個時候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從自己的身邊襲來,勞逸的跑動聲音以及傾斜接近的速率……

這家夥。

之前還有些隱藏實力?

或者說這一槍他爆發出了更好的狀態?

不然不該在這裡會給自己這麼強的壓迫感。

不過……

誰說就你隱藏了自己的實力?

張培猛在自己的內心中同樣發聲。

不僅僅是勞逸。

為了一槍定勝負。

張培猛同樣也做了一定程度的隱藏。

他們這麼做,就是為了在這一次的選拔賽上……

打亂對手的節奏。

讓對手猝不及防。

一口氣吃掉對手。

張培猛弧形扒地,再次提升,這就是他保留的手段之一。

今年冬訓,他可不僅僅隻是突破掉了啟動階段的“四點一線”。

之前就已經講過,“四點一線”,張培猛反倒是因為一次意外領悟到了關節,這才打開了自己肩膀的束縛,基本將其掌握到手。

那麼,問題來了。

在此之前……

他都在訓練些什麼呢?

既然“四點一線”屬於意外,那他冬訓原本的訓練項目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這個。

弧形扒地。

以此來改善,他在途中跑階段,出現的向前性不足等等問題。

這是湖凱特意為他設計的改善方案,湖凱退役之後一直在攻讀這方麵的專業,今年甚至已經考上了博士。

也就是說他眼下是正兒八經的在讀博士。

當然也因為國內運動專業的匱乏,很多時候他甚至需要在上課的同時,還要進行額外的授課。

終歸他可是蘇神係的核心成員最早接觸這些東西的元老之一。

起碼在外人看起來就是這樣。

再加上他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吸取相關的知識,他這個博士學位可不是拿出來好看。

相關的知識越來越多後。

他對於這個項目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

蘭迪他們雖然好,可人家終究是外國人,最後還是要回去的,如果國內沒有一批能夠繼承的人。

那就太可惜了,這一段時間蘇神對於二沙島資源信息認知的整合。

湖凱眼下已經是成為了張培猛團隊的領隊,很多時候他都是在專門負責張培猛的訓練計劃以及身體數據檢測。

看樣子這一世他要成功接過自己老師李青的班。

這就是張培猛,特意留在選拔賽才展現的東西,忍了這麼久,甚是辛苦……

可為了這一張奧運會的單項門票。

張培猛,還有他的團隊都認為是值得。

隻是可惜,眼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前麵兩位身上,隻有賽後複盤的時候,估計才會有人注意到這一槍張培猛,到底做了哪些技術上的攻克。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注意到。

比如在他右邊正在接近的勞逸。

因為注意力都在張培猛身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