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想著這些暗暗歎氣,最後追其根源,還是到了那封遺書上麵。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可至今那封遺書,還是被裝在盒子裡,放在了他的筆架旁邊。
每每在他困惑和深思的時候,總是拿出來細看,思索著裡麵字句之間的含義。
漸漸的,也算是有了些彆的看法和猜測。
康熙想著就看向梁九功再問:“派去查看那個衣冠塚的人回來了沒有?”
梁九功搖頭道:“回萬歲爺,人還沒有回來,不過老奴仔細算著,興許今明兩天就要回來了。”
康熙聽著點頭沉吟著,伸手點了點桌上的茶盞,梁九功見著就上前端著,準備去叫人上熱茶。
也就在他出去後,還不等熱茶送上。
他之前才說的事,竟是就直接來了。
這就像是說曹操,曹操到,是一點都不耽誤功夫。
康熙在喝上熱茶時,聽到梁九功說人回來了,他便立即叫人要見。
此行前去的領頭侍衛,人都來不及多喘口氣,就被梁九功叫著進了屋。
等他給康熙行禮請安的被叫起後,就直奔主題回答起此行的結果。
“回萬歲爺,奴才等人按著紙上的地址找到地方後,果然在那裡看到了一個衣冠塚,不過那個衣冠塚已經被人挖開了。
雖然後來被人收拾過,棺木之類的東西已經重新埋好,但是裡麵已經是空無一物,所有陪藏的東西都不見了。
奴才們後來在周圍仔細尋找,找到了幾戶人家,據說他們已經在那裡住了近百年,一直被人叫著看管那個衣冠塚。
要負責看護和平時的祭祀,這件事是一代代口耳相傳,奴才也仔細問了,其實他們並不知那個衣冠塚是誰的。
因為上麵也沒有寫名字,看著就像個無字碑,而他們幾家,基本每隔十年或二十年,就會得到一大筆銀子。
這算是辛苦的賞銀,不過要是有彆的心思,想要打那個衣冠塚的主意,那最後也是難逃滅門的禍事。
原本跟他們幾家在一起的還有一家,可是在四十年前,那一家的兒子,對那個衣冠塚起了歹心,就想要偷偷的挖開來看看。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家子都遭了災,基本是在一晚上死了個乾淨,也就是因為如此,剩下的那幾家人是一點小心思也不敢起。
這次奴才們去的時候,那幾家人還在討論著,是否要偷偷的逃走,畢竟那個衣冠塚這次被毀了個徹底。
他們也怕那個背後之人要是知道了,會要了他們幾家人的性命,後來還是奴才等人亮出了身份。
才讓他們老實的回答了問題,如今那幾家人已經被奴才們帶回了京城,不知萬歲爺您是否要……”
隨著侍衛的回稟,康熙慢慢皺起了眉。
其實仔細說來,這些侍衛們打探的結果,和他之前預想的差不多。
那個衣冠塚的確是在早年間,在他的皇瑪法去世之後就出現了。
這麼說來,那封遺書上寫的東西,也算是基本的真實,並沒有去胡編亂造。
雖然明確了這一點,也不能就真的肯定,那個衣冠塚裡麵原先埋著的,就是那件龍袍和鳳袍。
但如果說這隻是一個巧合,那麼也未必太過巧了一些。
不過有一點還是讓康熙有些奇怪,那就是那幾家人發現那個衣冠塚被毀的時間。
在他原本想來,那件龍袍和鳳袍到了老八的書房地下,怎麼的最少也有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