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大滿貫!(1 / 2)

基礎性質的大型科研工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沒有多少理論科學家願意去做。

在絕大多數理論科學家認為,這是缺乏靈性和創造性的,科學家不應該是這樣子的,隻有搞理論研究的才是科學家。

這種論調,以國外科學家最多,包括從國外回來的、深受國外教育的歸國科學家、華人華裔科學家。

但包括趙默在內,國內很多科學家、院士並不這樣認為,不過並沒有接受媒體采訪評論這個話題,加上國家也放任那些持此論調的科學家大談特談,所以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這麼一種大勢,仿佛是整個學術界的共識,然後就說我們在這方麵還差的很遠。

特彆是在數學方麵,現在有了趙默,有了強基計劃,但總體上來說都是認為我們缺乏真正的數學家,除掉趙默,其實我們國家的數學水平比國外差了幾十年,四十年到八十年吧,半個多世紀。

沉浸在暗物質研究的科研工程中,趙默再一次體會到了枯燥乏味的感覺,也多少理解了理論科學家們為什麼會那麼批評實踐科技。

多半是因為實踐科研太繁瑣了,太累人了,這不應該是科學家們該乾的事情。

每一天起來,手上的事情就處理不完。

每一天睡覺前,腦子裡都在複盤著今天工作完成的怎麼樣,還有多少問題沒解決,明天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要乾什麼、要怎麼乾。

特彆是暗物質研究這個領域屬於國際前沿,處於無人區,很多工作、很多問題都是以前沒有的,全靠趙默一個人領頭之路,這就導致太多的問題需要他親自來解決。

前期的建設和探測器任務完成後,現在到了最後的攻關階段,他又躲不開,必須上了。

趙默感覺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的壓力和緊迫感,從未有過。

像之前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都不過是在前人有了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做出足夠多的優化,然後再創新一部分。

但這一次,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空白的,都需要他去完善,按照他的計算、他的理念去建設出一條直通成功的道路。

這其中的區彆顯而易見,現在的難度可想而知!

趙默把這一次當成了大會戰,比可控核聚變還要費心費力。

開始的第二天,他就把作息時間給調整了,改為了五點起床,十二點睡下,絕不拖延時間,哪怕問題再多、再複雜,他也堅持這個作息,不搞通宵奮戰。

因為隻有科學規律的作息,才能堅持更長時間的大會戰,否則他自己也好,整個團隊也罷,會熬不住的。

當然,有壓力和緊迫感並不代表趙默會因此感到疲憊和麻煩。

疲憊是不可能疲憊的,他強大的體魄和精神足以支持他完成這一次的大會戰。

相反,他不僅不覺得麻煩,反而覺得很有樂趣。

隻有強大的困難,搞定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快樂。

否則的話,太輕鬆了,未免失之樂趣!

時間就這樣緩慢而又快速的流逝著

而就在趙默和汪遠等人在深山中、在兩千多米的地下忙的昏天黑地之時,外麵的社會則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國內,幾乎每一天都有新技術推出,尤其是以手機廠商和汽車廠商這兩大支柱性產業為主。今天是這一家開發布會,明天是那一家開溝通會,或者發布重磅新技術、新產品,看得國人目不暇接,無不感歎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幾天不看新聞仿佛過去了一個世紀。

在國外,同樣也有了這種明顯的變化。

在2014年之前,國外還沒有這種變化。但一過了2014年,時間仿佛加速了一般,他們的社會也開始發生著迅猛而又劇烈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逐漸的加強。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跑到國內來,除了旅遊和公乾之外,現在多了很多“主播”,他們拍攝國內看到的一切上傳到短視頻平台,驚歎著國內的飛速發展和宛如科幻未來一樣的國內建設。

有專業性強一點的某外國主播就做了一期視頻,從自身的角度詳細的解說了為什麼華夏這邊以及國外在2014年之後都在迅猛的發生著變化。

他總結了幾個點,最重要的有三個點。

第一個點是華夏這幾年的科技大爆發,尤其是可控核聚變的誕生讓能源變得廉價,讓華夏的產品和產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爆發的厲害,各種各樣高科技開始普及應用。

第二個點是華夏開始了強勢走出去戰略,尤其是一帶一路的建設,走出去的包括產品、產能、服務、技術、資金等等。

第三個點則是華夏人太勤勞了,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奮鬥,仿佛停不下來的永動機一樣,明明不少人有了富足的生活,可以很好的休息玩耍,但他們就不,他們還去搞事業,這未免太可怕了!

任何一點,在這位主播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自身都是無法辦到的。

最後,他發出了警告:“我們不改變,華夏人就幫我們改變,我們在享受到了時代帶來的便利之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種便利之下隱藏的危機,那就是如果我們再不做出改變,努力起來,我們將徹底的沒有未來可言!”

可以說,這位主播的這一期視頻是高質量的,也是事實的。

但可惜,他的這期視頻除了在國外的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熱度之外,對於實際的影響幾乎沒有。百年思潮之下,個體已經被整體的“好逸惡勞”和各種政治正確綁架了,他們不僅無法做到及時的改變,反而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繼續墮落下去,除非來一場大的變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