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迭代更新(2 / 2)

“還要繼續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對方頓時神色一喜,但嘴上卻連忙謙虛道。

在趙默麵前,他可不敢托大。彆說這麼點成績沒有資格托大,哪怕成績再大,把比EUV光刻機更先進的光刻機造出來了,在趙默麵前也沒有資格托大。

趙默也隻是隨口一問這事,這事雖然已經無關緊要,但到底是從前世一直持續到現在的問題,心底還有個念想在。

聽到對方說快解決了,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笑了笑後又看了一些東西,問了一些問題,然後便去了其它小組視察。

一晃,時間到了六月底。

今年的月球探測器如以前的探測器一樣,無比絲滑的完成了任務,成功攜帶了超過兩百五十公斤的月土返回地球,著陸在了草原那邊。

也在這個時候,趙默被邀請去開了一個評審會,評審新一代可控核聚變方案。

從可控核聚變誕生到現在,過去了三年半。

他負責主導的可控核聚變方案已經在全國推廣了開來,還支援了大毛、高盧雞以及其它一些我們的朋友,但直到現在,第二代可控核聚變方案才終於完成設計工作。

對比他主導的第一代,第二代無論是體積還是效率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提升幅度都在20%以上,而且更加的安全可靠。

這裡麵,自然離不開全體研究人員的辛苦工作。

當然,這裡麵更離不開的是室溫超導材料的推廣以及“華夏之光”強人工智能的應用。特彆是後者,它對於材料的創新、工程結構的設計優化、以及控製係統的優化,是無與倫比的。

而之所以要花三年時間這麼長,負責此事的核電院士周紅軍笑著對趙默說道:“主要還是趙院士您當初設計的方案實在是太好了,而且很多原理、設計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完全吃透……”

周紅軍是當年和他一起研究可控核聚變的老人了,他離開之後,所有工作都交接給了周紅軍,這第二代的可控核聚變方案就是周紅軍主導完成的。

目前看,周紅軍完成的很不錯。

趙默暗暗點頭,聽著他的這話後,不禁哈哈一笑道:“好吧,原來還是我太優秀了~”

作為科技領域代表的唐堯嘴角一抽:“……”

好家夥,以前還會謙虛下,現在是不僅不謙虛了,反而很自然的承認了?

周紅軍卻收斂了笑容,然後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道:“是的!”

“咳咳~”

唐堯趕緊咳嗽兩聲,開始了這次的主題:“方案大家都看一看,議一議……”

人工智能的確厲害,但是在智慧層麵,在重大科研項目上麵,還是得由專家來做最後的判斷。

人工智能到底不能取代人,人也不能把身家性命都全部寄托在人工智能上。

趙默詳細的看了方案,然後現場又聽了周紅軍的解說,並未發現什麼大問題,隻是有幾個小問題,包括有三個地方計算有點偏差,但都不影響整體方案的正確,所以大概提了下後便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可行!”

第二代方案,采用的是氦三為原材料,完全清潔的能源。

方案中還有建設的規劃,在規劃中,月球基地的建設以及地月物資運輸通道的建設被重點提及,因為這是最重要的一環,這關係到原材料氦三的獲取。

如果不能把成本降下來,那這個第二代方案將成為雞肋。

不過,這兩個的建設方案中沒有細說,因為這並不是周紅軍等人該負責的。

月球基地的建設,是航天那邊的工作,不需要她們操心。

地月物資運送通道,這個趙默得到過消息,到時候應該會采用核聚變貨運飛船來完成。

嗯,貨運的,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力量。

按照目前的火箭發射到外太空,然後再利用地月之間的引力翱翔過去的地月轉運方案,時間上的成本太昂貴了,花費的成本也太昂貴了。

如果用核聚變飛船的話,那就簡單多了,直接從地球起飛,然後直接利用核聚變的力量快速的直飛月球,無論是時間還是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至於核聚變飛船成本是不是太高了,這沒關係,它又不是隻搞運輸,搞點彆的也可以啊,譬如旅遊觀光什麼的。

其它的專家還在認真的看,有的還有問題詢問周紅軍,他卻已經發現了一些問題,而且做出了最終的判斷。

但是,這一幕並未有人覺得不妥,因為這事太稀鬆平常了。

趙院士比我們強不是應該的嗎?

而在趙默之後,他們也沒研究太久時間便紛紛宣布讚成該方案~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