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人指點,隻靠自己一股腦兒的瞎闖,運氣好可以獲得成功,運氣不好就是一事無成。在這個世界上,99.99%都是運氣不好的,90%以上都是摸爬滾打十幾年幾十年下來才看明白要怎麼做,但已經為時已晚。
有高人指點就不同了,高人之所以“高”,就在於能指出正確的道路來。
在高人指出的正確道路上走,不敢說一帆風順,至少節省了99%的時間,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趙默也是經曆過前世十幾年的摸爬滾打,一事無成,所以重生回來後才知道考上一個好大學以及有知識的重要性。考上五道口,擁有了知識後,他到現在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沒有那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哪怕他重生回來,他也認識不到這一點,還會以為靠著自己的能力能夠闖出一番事業來。
這一次,陳堯和他的團隊就明顯感受到了這一點。
他們發現,有了趙院士的思路和發現,他們的確在已經研究過的覺得沒什麼特殊的數據中找到了許多特殊的存在。
然後,再和兄弟部門的數據互通一下,他們很快便有了發現,而且是眾多重大的發現。
特彆是那充斥著整個銀河係的磁環,他們確認到了,並測出了磁環的範圍、強度以及可能的影響等等。
“嘶,五萬光年?”
“靠,這也太大了吧?”
“這些都沒什麼,最主要是我們太陽係也處於這個磁環之內!”
“這~影響不是一般的大啊!”
“但銀河係中間的黑洞怎麼會不是真的呢?磁環的表現來看,是黑洞也說得通啊!”
“這是趙院士的論斷,你敢質疑?”
“質疑一下也不行嗎?”
“當然不行!趙院士出道以來,金身不敗,論斷的東西從未出錯過。所以,在主流觀點和趙院士的觀點之間,我當然站隊趙院士了,難道還站隊主流觀點、站隊你的質疑呀?”
“……”
2018年1月中旬,當陳堯團隊按照趙默的思路分析完所有數據,分析出磁環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陳堯同樣如此。
不過,他們並未分析出銀河係中間是什麼東西,討論時也是各執己見。
有人認為還得是科學界主流的“黑洞中心”理論,畢竟磁環的發現並不影響“黑洞”,用“黑洞中心”理論也說得通。
但這種意見很快就遭到了更多人的駁斥,陳堯雖然沒說話,但其實也不認同“黑洞中心”理論了。
是的,他以前是和大家一樣,認為銀河係中間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但他現在不這麼認為的,他現在認為趙默的新發現才是正確的。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趙默就是少數人,而且還是少數人中的少數人。
放眼全世界,科學界沒有誰比趙默的話更權威了,趙默的論斷一定是對的!
“繼續研究吧~”
陳堯深吸了一口氣,製止了這個話題的討論。
他不打算參與其中,那沒有意義,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乾”,乾就完了。
隨後,他把結論形成了一份報告,發給了五道口“小五”,然後打了個電話給趙默,請示他的指示:“趙院士,有關磁環的分析報告發給小五了,對於銀河中心的神秘力量,我們還在分析當中……另外,這報告是否能形成論文發表出去?”
五道口,趙默接到電話時,小五秒把報告發到了他電腦上,並打開讓他閱覽。
一邊看著報告,趙默一邊回答道:“報告挺不錯的~至於發不發論文,你們考慮就好。我隻有一個要求,不要和我有關係,也不要掛我的名或者五道口的名義,那些是你們的數據,我隻是提了個想法而已。”
“這……”
陳堯大是感動,立即想要勸說他。
趙默卻堅決的拒絕了:“好了,就這樣說定了,我還有事。”
恕我按,他便掛斷了電話。
“……”
聽著電話裡“嘟嘟嘟”的忙音,陳堯一陣感動。
高風亮節啊!
當天,陳堯便以“天眼”研究團隊的名義把相關論文發了出去,投給了國內的《科學報》。
當論文和相關的消息通過《科學報》的網絡官方賬號放出去後,先是國內熱鬨了起來,然後整個世界炸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