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燕大,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係。
一大早,騎著自行車來到學校的韓林教授,剛進學校放好自行車,就去拿了自己訂的《先進材料》期刊最新一期。
作為燕大材料係的副主任,韓林除了管理工作,其實更多的還是放在教學和研究上,尤其是以教學為主。
世界上最前沿的一些研究信息,他每天都在關注,以此保證自己不和世界脫節。
從前麵往後翻看,韓林看得和仔細。
“咦,這篇論文是誰寫的,石墨烯?”
忽然,其中的一篇論文吸引了他的注意,讓他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
“老韓,看什麼呢,這麼專注?小心腳下。”
這時,一個聲音在旁邊響了起來。
韓林轉頭一看,原來是數院的黃誠不知道什麼時候追上了他,走在他右手邊提醒他道,手上還拿著一袋子包子邊走邊吃。
“一篇寫石墨烯的論文~”
韓林隨口回答了一句,然後重新低頭看向了手上的期刊,第一眼就往作者名那一欄掃了過去。
“mo.zhao?中國人?Zhaomo?”
韓林下意識的念叨出聲。
黃誠耳朵很靈,聽到他念叨的這個名字,立即想起了他念念不忘的隔壁五道口的趙默同學,頓時驚訝道:“這篇論文是趙默寫的嗎?”
韓林聽到聲音,看了他一眼後,又看向了論文中關於作者的簡單介紹,來自中國五道口,竟然是隔壁的人才。
韓林頓時就驚愕問道:“老黃你認識這個人?”
“還真是他寫的論文啊~”
黃誠也是一臉的驚訝,連忙搶過他手上的期刊看了起來。
期刊是《先進材料》,論文是“一種新型石墨烯三維多孔載體並負載金屬鋰作為複合負極材料的理論探討!”作者是“mo.zhao”,來自於五道口。
“果然是他!”
黃誠感慨不已,臉上滿是遺憾的神情,然後回答道:“我是認識他,他就是五道口數學的天才大一生,年前在《數學紀事》發了兩篇論文,在五道口做了學術報告的那個趙默。”
他突然有些後悔了,後悔當時沒有繼續堅持挖牆腳。
而聽完他的回答,韓林頓時恍然:“原來是他呀,我記得你當時還和肖副校長一起過去聽了報告是吧~”
然後,他就納悶了,似乎是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問黃誠道:“他不是學數學的嗎?怎麼突然搞起了材料研究來了?”
你一個學數學的,跑來研究材料是怎麼回事?
現在跨行這麼容易了嗎?
而且還是一個大一生,有這麼能乾的大一生了嗎?
感慨中的黃誠聽到這話有些不樂意了,說道:“學數學的怎麼就不能搞材料研究了?不都是得運用道數學知識嗎?”
韓林被他這麼一說,頓時噎住了,好一會才瞪著他道:“我就隨口一說你這麼激動乾嘛?他又不是我們燕大的,也不是你學生,難道你想挖他過來不成?”
黃誠理所當然的道:“有何不可?”
“得,當然可了~”
韓林沒話說了,隻好低頭去看論文去了。
他算是看出來了,黃誠對趙默這個學生很是看重。
不過想想,其實也能夠理解。一個學數學的大一新生,可以在頂級數學期刊發表兩篇高水平論文,本身就足夠吸引黃誠這麼一個數學教授了;再加上現在,又看到趙默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材料領域的問題,而且再次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這份心動自是不言而喻。
就連他自己,現在也是有著不小的心動。
論文有些長,但難不倒他。
越往下看,他的眼睛就越亮,臉上的神情越發的激動起來,然後站在了原地不走了,隻一個勁的看論文。
很快,當他看完了這篇石墨烯的論文,不禁拍掌叫好,然後嘖嘖稱奇了起來:“了不起,了不起啊~”
“這篇論文很不錯嗎?”
黃誠一臉好奇的問道。
他見韓林看著不走,也沒有走,等在了原地。
韓林神情激動的看著他道:“何止不錯啊,簡直可以說非常不錯~不,應該說非常優秀。這篇論文可以說為石墨烯電池的誕生指引了方向,為實現電池的高速充電、大幅度延長壽命奠定了基礎!”
黃誠驚訝道:“照你這麼說,馬上就可以生產出石墨烯電池了?”
韓林神色一滯,說道:“沒那麼快,應該還要十來年吧。”這話說得遲疑,顯然是很不自信的。
“呃……”
黃誠有些無語,好笑道:“還要十來年你跟我說奠定了基礎,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