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千噸推力吧(1 / 2)

第223章 一千噸推力吧

一千噸推力!

這是何等瘋狂的推力數據!

哪怕劉部長不是火箭發動機研究的專業人員,他也大概知道目前世界上火箭發動機的推力數據在什麼層次,百噸級都是世界頂尖技術了,千噸?

或許隻有以前大毛在打滿雞血的時候才可以達到。

不過,那種狀態不可持續,而且非常不計成本,簡單粗暴,絕對不適合我們的情況,也不符合科學。

“趙教授,我國國情講究的是可持續性發展,一步一個腳印”

劉部長委婉的說道,他有些擔心趙默是飄了。

趙默聽得一怔,隨即便笑道:“劉部,您放心,我心裡有數,我計算過的”

“計算過的?”

這話一出,劉部長再次怔住了,心想:“這也能計算出來的嗎?”

如果是其他人,他早就嗤之以鼻了,但這是趙默,他頓時便遲疑了一下。

再轉念一想,是啊,計算過,趙默的計算好像一直很牛,一直在創造奇跡。

趙默的長處在於數學,他計算了鋰電池,計算了無人飛機,計算了大模型搞定了地震預測。特彆是地震預測大模型,這在以前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但現在已經變成了現實,而且非常成功。

火箭發動機的確很難,是人類工業文明皇冠上的明珠之一,但能有地震預測模型更難計算嗎?

劉部長稍微思索一下就暗暗搖了頭,沒有!

火箭發動機的難度沒有地震預測難度大!

所以,趙默說他計算過火箭發動機,覺得是能造出來的,那還真是有可能,甚至是有把握造出來的。

“好的,我會重點關注此事。”

劉部長想了一會,最後說道。

他覺得既然趙默有把握,那這事完全值得去嘗試的。

“好的”

趙默微微一笑。

劉部長的說話還是非常肯定的,第二天,科工局就組織了一場針對“一千噸推力火箭發動機設計方案”的評審,然後劉部長親自去了現場開會。

當然,這也是趙默的名頭響亮,而且簡在帝心,所以上上下下不敢不重視,在拿到方案的第一時間就安排專家組評審。

相關部門的人來了,但主要還是專家組進行評審,專家組的意見決定了趙默方案的可行性和後續批準還是拒絕的問題。

趙默作為當事人,肯定也是在現場的。

趙默掃視了一眼現場的專家組,除了王總師之外,有在媒體上經常見到的幾個航天院士,譬如龍院士,其他的大多是沒見過的專門做火箭發動機研究工作的。譚主任自然也在專家組當中,他是這方麵的大牛。

中國在宣傳這方麵還是比較低調的。

一個是搞技術的都不太喜歡張揚,本身低調;第二個就是不適合高調,防止各種突發情況。所以在媒體麵前經常曝光的,基本上都是已經不在研究工作的第一線了,而是退了下來的,然後掛個名當個顧問,或者乾脆就是榮譽稱號。

所以裡麵很多人不認識,趙默也沒覺得意外。

趙默作為當事人,首先介紹了自己的方案,也介紹了理由:“……作為大推力發動機,造價成本高昂,必須考慮到能夠重複使用,否則就是巨大的成本浪費。毫無疑問,液氧甲烷方案非常適合這點。

……除此之外,為了大幅度提升推力,所以采用全流量分級燃燒設計,不需要高壓補燃。

這是我設計的結構圖,各位可以看看,采用全焊接的方式,通過內部貫通結構,做到空間利用率達到最大……

我設計的這套方案,推力可以達到1000噸理論值,比衝能夠接近390秒的理論值……”

在座的不是火箭發動機專家,那也是火箭專家,對於火箭發動機一樣有很深的造詣,所以趙默儘可能的講述他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比衝,不是單純的工作時間,也不是簡單的速度單位,而是單位質量推進劑所能產生的衝量。

比衝越高,火箭就能飛得更快更遠,是綜合指標。

氫氧方案的比衝動輒超過四百,固體燃料火箭在265秒左右,液氧煤油在三百左右。

當然,等離子發動機、光子發動機、核聚變發動機的比衝就不用說了,那種太高了。其中最低的等離子發動機,理論比衝動輒都超過了1000秒,甚至近萬秒,不可以道裡計

聽著趙默的講解,與會眾人都陷入了沉默當中。

等到趙默講完,趙默注意到一件事,龍院士也好,李棟、王總師等人也罷,都下意識的把目光看向了同樣不吭聲的譚凱華。

“看來譚主任的意見很重要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