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誰才是人類之光
高21.3米,直徑1.7米!
這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首枚成功火箭:獵鷹一號的實體數據,不大,隻是一枚小型火箭.
近地軌道有效載荷670千克,半噸多一點;太陽同步軌道有效載荷430千克,還不到半噸,運載能力看著很弱,畢竟大家聽過的火箭動輒就是幾噸、幾十噸的有效載荷,其實一點也不弱,反而還不錯,因為這是相對的。
獵鷹一號的總質量是38.5噸!
比較下那些有效載荷幾噸、幾十噸的超級火箭,那些火箭總質量動輒可是幾百幾千噸的大家夥!
火箭是小,意義卻大!
在國內網絡上,爭吵最厲害的有兩個話題,一個話題是高讚阿美莉卡的民營企業都去搞火箭、搞衛星發射去了,我們的民營企業在乾嘛?另一個就是把特斯拉引到我們這,確定不是在賣國?
賣國論的新鮮出爐,是特斯拉被引入國內,於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估值大漲,有更多的錢了。
有錢了,所以就更能造火箭了,火箭的技術迭代更新越快越好。
如此一來,這不就是等於我們出錢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搞火箭技術研發嗎?這不是賣國是什麼?
不過,由於引入特斯拉這事事關上層戰略,權衡較多,加之扯到“賣國”的確太遠了,而且光憑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老板是同一個人這個理由很難說得通,所以大多數人是不相信或者持保留態度,並不是很讚同,所以這個話題的熱度遠沒有第一個那麼高。
第一個話題就不同了,因為國內民企真的不會去乾航天!
儘管目前的經濟處於火熱上升階段,大家夥對於國內民企的容忍度是最高的,幾乎到了一邊倒支持的地步,什麼馬爸爸都開始出來了。但是,阿美莉卡民企乾航天,為了人類的未來奮鬥,我們的民企還隻是乾互聯網,搞偷菜、搞遊戲copy,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人類之光!”
看著網絡上的“瘋言瘋語”以及這個“鐵血兔子”的網友竟然把火引到了趙默教授這裡,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的高所長知道後立即拍了桌子。
再說,它們真那麼厲害,乾嘛出台沃爾夫條款?連一個記者過去采訪也被拒絕,這麼害怕乾什麼?
有本事真刀真槍的競爭啊,使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乾什麼?
……
當然,也有人為我們的民企說了幾句公道話,諸如“我們起步晚”、“政策不允許”、“國家技術都不成熟,私企就更不用說了”等等這些,但很快就被衝了,因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立到現在也不過六七年時間而已。
助手回答道,然後有遲疑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聽說前不久劉部長讓人給趙教授傳話,說是經費不夠了可以打報告繼續申請……”
高所:“……”
因為沒多少人相信我們能在航天領域超越阿美莉卡,更沒有人相信馬教主說的登陸火星是在胡吹大氣。
高所長心下想道,嘴上卻不會說這種話,而是問起了譚主任和趙教授他們各自的研發進度。
高所長聽懵了,反應過來後猛地站了起來,說道:“這個消息你從哪裡聽來的?”
“鐵血兔子”對此,隻在微博上艾特了一下“趙默”,同時艾特的還有ai大模型研究材料的突破性進展新聞,然後發表了一個評論:“傻子們儘可以去搜我們的航天發展進程和技術積累,快得可以瞎掉你們的狗眼。我隻說一個,五道口趙教授領導的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團隊!”
也隻有我們,才真正代表著全人類在為了走向星空而努力奮鬥,我們才是是真正的人類之光!”
神經病啊,我要是能說動劉部長還來找你?
“啥?”
當然,他嘴上是沒說過這類話的。
高所急道:“怎麼會沒有呢?劉部長都對趙教授說缺經費了可以直接打報告上去。這報告打上去了,不就是打到你們這來嗎?”
“譚主任那邊進度還是那樣,聽說也要引進大模型;趙教授那邊是說10月左右可以首次試車,這期間不要打擾他們”
網絡上的議論,幾乎是清一色。
“馬教主!”
“這不是亂彈琴嗎?”
事實擺在眼前,彆人的確發射火箭成功了,我們就得承認彆人的優秀,就得學會自我反思。
既有為負麵的輿情感到憤怒,也有為nas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快速發展感到一陣壓力山大,然後為此有些憂心。
助手在一旁說話道:“特彆是這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他們的發動機采用的是可回收方案,成本一下子降低很大,而且技術迭代太快了。去年還一直失敗,現在已經連續兩次成功了,這說明他們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嗬嗬,這還怎麼比?沒法比。nasa都不用出手,一個私企都能乾發射火箭發射衛星的事情,我們卻得舉國之力!”
“沒想到啊”
航天局的相關領導這才明白了怎麼回事,不禁氣樂了,說道:“高所,這是劉部長說的,不是我們說的。所以,你想要經費的話,你先去和劉部長說吧,劉部長同意了那你也打報告上來。”
好家夥,這是去找上麵要經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