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航天給了我們很大驚喜,哈哈~”
“打汽車去天上?真鬼才的想法,愛了愛了~”
“看來國家是鐵了心要推新能源汽車啊!”
……
諸如此類驚喜的反應,阮民同樣看到了,更加放心了,這代表著廣大民眾對於此事的支持和讚賞啊。
至於新能源汽車,阮民知道是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主導力推的,這兩年雖然反響不大,但力度堅決的很。
這裡麵,同樣有趙默教授的推波助瀾。
回想一下,阮民忽然發現一個很細思極恐的事情,那就是趙默教授提議的打汽車上天可能並不是一時興起的,上麵領導團隊也不是無緣無故同意批複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的。
“據說,新能源汽車還是錢老很早之前就提出的,可惜斯人已去~”
想著,阮民局長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航天領域的指路人錢老,甚是懷念。
去年國慶之後,年底前的一天,錢老終於還是油儘燈枯,逝世了,去往了另一個世界。航天領域缺少了一個可以指出未來五十年發展路線的戰略科學家,中國損失了一個擎天之柱的大科學家。
這種等級的科學家走一個少一個,他們也隻能團隊合作,群策群力,發揮集體的才智來窺探未來了。
他不無感歎的想道:“趙默是有希望,但~或許,後無來者了吧~”
不管如何,工作還是要繼續乾。
作為管理人員,這些也不是他操心的,是王總師、是龍院士、李院士、趙默教授等人該操心的。
隨後,他全部的工作重心都投入到了長征五號B的試射任務中。
這個任務至關重要,不僅僅是一枚火箭的試射,更是YF-1000大推力發動機的試射和文昌發射場的首次啟用,三重驗證,沒有其他事情可以與之比擬。
從上到下,每個人也都知道此次任務的重要,所以都不敢疏忽大意。
一時之間,眾誌成城。
很快,十天之後,發動機、火箭機體被通過海運開始往文昌轉運。
發動機是新造的,有段時間了。
在試車進行到一定時間後,趙默就向上麵通報了情況,建議可以安排新造一些,節省後續時間。
BYD那邊,也加班加點,把特製的新能源汽車模型造了出來,開始在航天局的安排下拉到文昌發射場。
與此同時,重達二十噸的超級通信衛星也一並轉運,等待試射成功後進行的首次發射任務。
和這個大家夥在一起的,還有其它的衛星設備、秘密實驗設備等。
推力足夠,肯定是要一次性多發射一些設備上去,這樣才能減少發射成本,提高性價比。
對於這次試射,宣傳口是很重視的,從前期選擇了試射日期就開始報道,轉運過程自然更加要報道了,非常的密集,就差跟蹤報道了。
密集的報道,自然吸引了越來越多國人的注意,紛紛開始關注此次的發射。
然後,在預約現場參觀的活動開放之後,網絡上的報名通道立即堵塞了,一個上午就滿額了,引得無數網友吐槽不已,恨自己網速慢、手速慢。
當然,這並不能阻擋有強烈觀看興趣的網友們。
在發射的前期,就有不少人在網上發消息說已經出發去海之南旅遊,等待著此次發射時在可以在那邊觀看,還把望遠鏡給帶上了。
立時之間,惹來了許多網友的強勢圍觀,紛紛在下麵評論說“速更”。
這是把這些能去現場的網友,當做了自己的眼睛,替代不能去現場的自己觀看去了。
4月底很快到來了~
這時,趙默終於完成了演算草稿的精修,形成了最終的一篇論文。
正思考著發哪個期刊,或者直接發網上算了的時候,航天局阮敏局長聯袂而來,把他拉走了,去文昌現場盯梢。
“不去也得去!”
這是兩人的原話,根本不容許趙默第三次拒絕。
是的,趙默並不想去文昌看發射,遙看就行了,他該做的工作已經做完,所以之前阮民局長打了兩次電話邀請都被他拒絕了。
“……”
趙默沒奈何,隻好收拾東西準備跟他們過去。
臨走時,助手蔡斌走了過來彙報道:“教授,國際數學家大會給您發來了邀請函,邀請您參加今年在阿三國舉行的數學家大會……”
“阿三國?”
趙默一聽這個地方,立即拒絕道:“給我回絕他們,我不去。”
蔡斌:“……”
大佬,我剛才的話是不是沒聽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