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楊米爾斯方程?(大年初一啦,大家(2 / 2)

校長和王總師那邊,簡單說了幾句後就告辭了。

楊老那邊就不一樣了,趙默和他談了很久。

在外太空做實驗發現的有關“引力”的問題,他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一直想著回到地麵後要找楊老談談,已經憋了很多天了。

學術有交流,才有進步,這叫集思廣益。

而能夠在“引力”這個領域和他交流的,給他以啟發的,趙默的第一反應就是楊老,這位可是真.大神!

愛氏之後的物理界第一大神,和他聊這方麵的話題肯定會有極大收貨。

“你能夠問我這些問題,我很高興,你終於還是走上了物理的台階~”

對於他的提問,楊老顯得非常高興,首先第一句話就表示了出來。

趙默:“……”

行吧,可能楊老的理解和他的理解不太一樣,但某種程度上,他的確是走在物理研究的道路上,數學反倒成為了一門輔助的研究。

事實上,他並不是熱愛這些科學,他隻不過是把這些科學當做了實現目的的手段而已。

從本質上講,他是個中國傳統文化下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一個典型代表,一切都是緊扣“實用”來。

趙默心裡非常清楚這點,也明白這點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同時這也是中國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最大問題。

追求實用,那些不實用的、純理論的,就沒什麼人去研究,於是很多理論、新的科技依然是在國外誕生……

“……我這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其實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恒,其實是1954年我和米爾斯合作寫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叫做規範場。為什麼這個最重要呢?因為這個涵蓋了最基本的物理學裡頭最基本的公式……”

楊老不知道他的想法,他開始了講解自己的一些研究。

趙默聽得很仔細。

場規範,從愛氏和麥克斯韋開始的,到楊老這裡有了突破性的成就,奠定了1954年之後到現在的幾乎所有的新量子力學理論。

希格斯機製,其實就是根據楊老的楊米爾斯方程發展出來的,才有了希格斯場、希格斯粒子、以及解釋標準模型的理論。

可以說,趙默之前發現希格斯粒子,不過是在楊老在1954年提出的理論之上做出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發現。

楊米爾斯方程幾乎是統一了三種基本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雖然有著存在性和質量間隙的問題被許多物理學家批評,包括已故去的泡利等,楊老也沒能因為這項自認為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但不能否認這個方程的偉大意義,因為現有的許多實驗基本上都是和這個方程的預言吻合的。

唯有一種基本力在這個方程之外,那就是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屬於經典物理理論,和現在的量子物理理論存在著極大的衝突,或者說根本性的衝突,這在量子理論出現時就發生過矛盾,當時可是被很多經典物理理論大佬狠批過的。目前為止還沒有誰把引力也納入到量子物理理論體係中。

愛氏做過努力,海森堡做過努力,楊老也做過,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引力是非常弱的~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無法解釋強引力場下的微觀量子效應,愛氏的廣義相對論對於非常弱的引力和微觀量子效應也是無法解釋。

所謂量子效應,是在某些特殊條件下,由大量粒子組成的宏觀物體呈現出的整體量子的現象。譬如溫度降低或粒子密度變大等條件下出現在原子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超導性等等。

楊老說著,說到了和引力相關的一些理論:“威騰他們提出的弦理論、M理論,說更高維度的弦、投影來解釋,但在數學上就沒有走通,實驗技術條件也無法驗證……”

接著,他又說:“……引力的統一,我認為還是得回歸到數學上來解決,就像愛氏用黎曼幾何來解釋引力,做出了相對論;泛函分析和群論推動了量子理論的大發展。突破口,我看還得從我和米爾斯的場方程上去做,這部分工作米爾斯沒有完成,我也沒有完成,甚至於現在,老了的我自己都對我和米爾斯的場方程很難理解了,哈哈……”

說到最後,楊老甚至大笑了起來。

趙默聽得微微一笑,說道:“昔日曹孟德說老驥伏櫪,誌在千裡。楊老您現在老當益壯,還有幾十年的學術生涯呢~”

這話讓楊老再次開懷大笑了起來:“哈哈~”

楊老說自己現在很難理解1954年做出的楊米爾斯方程,這話他是相信的。

人老了,不論是智慧還是靈感,就是比不得年輕時期,這是生物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除非像他一樣,有鋼鐵意誌係統來固定屬性。

但是,聽完楊老的講解,他更加知道,楊老的確無法在理論上做出什麼貢獻了,但他的智慧和經驗,依然可以為他指出最近接正確的一個方向。

“楊米爾斯的存在性和質量間隙麼?”

他心中默念這個千禧年七大難題之一,對於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有了清晰的認知。

回去辦公室的路上,他打開了屬性麵板,默默想道:“係統,幫我設定支線任務,一年內解決這個問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