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室溫超導材料?(2 / 2)

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年?

滿打滿算不過四個,張總師在內的許許多多的航天人是直接從青年乾到了白頭啊!

就為了那麼一刻!

趙默參與了這一世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設任務的規劃,但他沒有參與火星探測計劃的規劃,隻是給了個建議一次性完成探測和取樣返回。

當然,這個建議國家是采納了的。

前世之所以隻是去探測一下,除了技術不成熟之外,火箭運力不夠是其中最重要的製約因素。運力不夠,就不能夠發射大質量的航天器去到地火轉移軌道,就限製了任務的發揮空間。現在運力足夠了,就可以直接發射大質量航天器,包括火星探測器和火星取樣車、返回車等等全部塞上去,一次性完成多項任務。

趙默隻是沒想到,火星車的電池,張總師竟然也找到了趙步凡。

這一次,他可沒參與了。

吃過飯後,休息一會消食後,趙默和趙步凡便重新投入了測試工作中。

此後連續三天,趙步凡都待在了實驗室內。

趙默因為有課和其它的研究工作,所以有空時才會抽出時間鑽進實驗室親自跟進。

第四天下午的時候,當趙默從京城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施工現場考察回到五道口,進入到實驗室時,趙步凡忽然驚呼了起來。

“我艸!零電阻,超導了!”

趙步凡的聲音裡充滿了震驚、興奮、以及無法抑製的欣喜。

“超導?”

趙默神色一震,立即加快了腳步,小跑著到了趙步凡身邊,詢問道:“現在是什麼情況了?”

興奮中的趙步凡被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了一跳,但轉過身見到是他,臉上頓時重新流露出了興奮的笑容,一把抓住他的手大聲說道:“趙神,這材料是超導體啊,臨界溫度高到了-9℃就趨於了零電阻、接近-1的抗磁性性能!”

說著的同時,他甚至蹦跳了起來,由此可見他內心是何等的激動。

“我先看看~”

趙默也很激動,臨界溫度-9℃的超導材料,這是從未有過的材料啊,這種材料和真正的室溫超導已經沒有太大差彆了。

-

9℃,這對於目前超導材料研究領域最前沿的材料所需要的負一兩百度,那無疑是高了太多太多。

這種材料如果放出去,那無疑會引起驚濤駭浪,整個世界為之震動乃至瘋狂。

不過,他還是強忍住了心中的激動,一臉鎮定的觀看起了趙步凡剛剛記錄下來的測試數據和測試視頻。

果然,在常規壓力下,溫度一旦降低到-9℃,膨脹後的神秘碎塊立即表現出了零電阻特性以及完全抗磁的特性,穩穩當當的懸浮在了磁鐵上,哪怕用手去按壓之後,也會在鬆開手的刹那重新懸浮起來。

從現象看,這材料的確很像超導材料,但到底是不是,還不能最終確定。

所以興奮過後,趙默還是很快恢複了冷靜,沉聲說道:“繼續測試吧,等測試完了我們再做實驗驗證。有可能不一定就是超導材料,可能存在其它的雜質影響了測試結果。”

這話一出,趙步凡雖然不相信這種表現還不是超導材料,但想到他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於是也冷靜下來,著手去繼續測試。

隨後,趙默在現場和趙步凡一起,親自測試一遍-9℃這個臨界溫度以下的特性。

看著材料的電阻直接從很高的一個水平直線下降,一直到趨於零,趙默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的確很有可能啊。

忙碌到下午下班,趙默拿著這幾天的測試數據以及第一天時趙步凡做的報告,回到了自己辦公室。

他開始針對這種材料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在太空做的實驗結果。

他有種預感,這“神秘碎塊”蘊含有巨大的秘密,不止是超導材料那麼簡單,可能還蘊含更深層次的奧秘,不排除楊米爾斯方程的解就在這裡麵。

超導現象自從1911年發現至今,一直沒有研究出真正的超導機理,也即沒有形成真正的理論來指導。

1972年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BCS理論,以電子-聲子耦合相互作用為前提建立的超導理論,無法解釋非常規超導體的微觀機製,而且這個理論誕生出了一個理論提出者麥克米蘭名字命名的“麥克利蘭極限”,說超導體的臨界溫度不會高於40K。

40K,也就是-233.15℃。

而事實上,BCS理論之後的1987年,臨界溫度就超過了40K,來到了93K,實現了液氮溫區超導臨界溫度。

當然,並不能因此就認為BCS理論不配拿諾貝爾獎,畢竟這個理論雖然不全麵,但也揭示了超導的一部分機理。之後2003年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GL理論,提出了表麵能K的概念,建立了II類超導體的物理基礎,是唯象超導理論,則是BCS理論的一個小補充。

至於高溫超導,理論就更加不明白了。

所謂高溫,是相對於物理學上的低溫來說的,其實也是負一百多度。

“概念真是害死人,負一百多度也是高溫,神秘碎塊的負9℃都是超高溫了……高溫,粒子運動加快,無規則運動,溫度更加升高,同時電阻也在增加,所以,這就是神秘碎塊的結構非常特殊的原理嗎?”

趙默隨手一畫,稿紙上出現了一種扭曲的晶體結構,邊緣不斷的出現對應的表達數字和公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