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的分布整體呈不規則的星星狀,也就是俗話說得:“這裡一塊,那裡一塊”。
在地球上的華夏,也同樣有很多這樣的星狀礦脈,大部分也都是發現了做個標記。
原因無他,正是因為這樣的礦脈開發起來困難,開采更是難上加難,投入和回收根本不成正比。
但現在,看著眼前的資源造型改造卡,一種冥冥之中的聯係,將這些本來無關的事情串聯了起來。
“看來遊戲開出來的也不都是沒有用的東西,隻要能找到它的使用方向,或許”
“就能誕生神奇的變化”
將地虎開著退出到百米之外,打開資源界麵,輕輕地揉碎改造卡,一種新的資源使用方式出現了。
眼前一黑,當蘇摩在睜開眼時,仿佛來到了一片虛無漆黑的空間內。
整片空間,空蕩蕩的,隻有一張桌子,以及擺在桌子上的一小團黑色物質和一大塊灰色物質。
伸手揉了揉,兩種物質傳來的觸感有點像是橡皮泥。
同時,兩種灰白色物質正好對應了鐵石礦在地表下的分布情況。
灰色的是石頭,黑色的則是鐵礦。
“想要挖礦,那肯定得全部都處於地麵,所以直接全部分布在地麵上?”
嘗試著操作了一番,發現遊戲不允許所有礦石都散落在地麵後,蘇摩隻能按照之前的設想捏一座鐵石山出來。
對於童年時最喜歡玩的橡皮泥,捏座小山倒是一點也沒費功夫,幾分鐘不到,輕鬆的便捏出來礦山的基本形狀。
接下來,蘇摩又開始對著礦山進行精修。
沿著礦山,直接用指甲扣出一片盤著礦山往上的彎道,一直通到平台狀的山體頂部。
這樣挖礦,就可以直接從上往下開鑿,並且也可以在這裡修建一個基地,如果有洪水之類的災難,直接到山上去,一舉兩得,極為方便。
“可惜不能在修了,否則我還正想搞一個三角形的山出來”
看著計劃落空,眼前的橡皮泥一陣模糊,自動生成了地形後,蘇摩隻能無奈放棄捏造型的想法。
將所有的碎礦挖掘出來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條沿著山體往上的通道,已經是一級資源卡的極限。
反複確定遊戲麵板會自動在地形上二次加工後,蘇摩點選了確定。
眼前再度一黑,重新回到了地虎車內。
還沒等蘇摩詫異改造為什麼還沒開始時,礦山已經悄無聲息生成。
“哇這個技術,真的牛逼了!”
走下車,看著已經有四十米高的礦山,蘇摩感歎連連。
儘管礦山的總質量高達三百萬噸,但在山體這樣占地龐大的巨物麵前,還是不值一提。
一座百米的小山,哪怕是石頭的,動輒也都是上千萬噸。
能創造出來四十米高的高山,對於高度,蘇摩是萬分滿意。
邁步走上自己創造的上山通道,踩著腳下堅硬的石頭,感覺自然不同。
尤其是往上,視野越來越開闊時,這種感覺更甚!
一直繞著往上走,直到來到小山的頂部平台時,從這裡往下看,已經能感受到整片窪地的風光魅力。
遠處的濃霧此時還沒有散去,在陽光的散射下,看起來極為神秘。
至於地底避難所的山包,在這種高度下看起來,就變得親切多了。
“貧瘠的窪地,現在終於有坐小山了,就差水”
“咦,好像是開出來一座湖泊來著!”
陡然獲得鐵礦的驚喜,讓蘇摩暫時還沒來得及查看湖泊和鯉魚的信息。
此時站在高台上,點開資源麵板,蘇摩開始細細查看。
水資源一級
資源狀態:完全體,尚未經過任何開采,全盛狀態。
開采價值:一星
開采難度:無
剩餘儲量:40畝
食物資源一級
資源狀態:完全體,尚未經過任何開采,全盛狀態。
開采價值:一星半
開采難度:低
剩餘儲量:500尾
“500條鯉魚,不錯不錯,就算是鯉魚的口感不行,刺也多,但畢竟也是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