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到基因覺醒這種高階領域研究,當然不是蘇摩為了取信卡特琳娜隨口扯出來的東西。
畢竟在對方擅長的領域說謊,太容易被戳穿了。
現在他用試探方式說出來的,並不是領地內正在進行的研究。
而是那處九州大裂穀分基地正在研究的東西。
根據老王提供的信息。
玩家們在路線升級之後獲得的點數,隻要點在相關的屬性欄上就能馬上獲得增益。
這種增益速度極快,大約隻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就能完成。
而對於一處研究生物進化的學院基地而言,這種現象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宛如神靈給予的禮物。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不斷的抓捕玩家,想要找到這種突兀進化的秘密。
“模擬進化環境我們早就嘗試過了,這是一條不算死路的死路”
“誰都知道參與體育鍛煉能夠提升力量和體質,經常思考問題會提升智力和表達。”
“但想要刺激基因進化,除非你能做到不斷突破人類極限,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
卡特琳娜放下心中的輕視,臉上帶上了一絲認真。
道理很簡單。
一位頂尖的短跑運動員,可以不斷刷新自己的個人記錄,將其突破向更短的時間。
從十一秒,到十秒,再到九秒五。
每一次的提升都是對基因的刺激,使得更多的信息素被釋放來提升潛力上限。
如果運動員能持續不斷的保持身體健康,理論上這個數字永遠不會停止,直至運動表達方麵的基因被全部開發完畢。
但保持身體健康又談何容易?
尤其是每次還都要衝擊人類極限!
一次膝蓋的受傷,就會使得全部努力前功儘棄。
所以曾經有一些人研究過模擬出類似的環境,即欺騙人類的感知來達到手段。
讓大腦以為身體正在突破上限,從而不斷的刺激基因進行表達釋放。
隻可惜這方式也失敗了,或者說神秘的基因表達想要欺騙,還不是人類目前能做到的事情。
“你覺得不可能,我也覺得不可能,但九州大裂穀基地的研究員們可不這麼認為。”
“事實上,如果不是我的人從那裡逃回來並帶來了這個消息,我也很難相信他們研究成功了!”
忽悠嘛。
當然是九真一假。
路線帶來的加成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分基地,隻用幾個月時間就能研究清楚地。
但對方確實是在研究這個現象,並且有了不少發現。
“不,絕對不可能,如果他們能研究成功,這成果都足夠普通教授成為榮譽...不,成為院長了!”
“我能證明他們成功了。”
“怎麼證明?”
“我能提供實驗室裡逃回來的人,他們的基因數據。或者我把他們帶過來,你就能發現區彆了。”
沉默。
蘇摩話音落下,對麵的卡特琳娜忽然停下了反駁。
直到一兩分鐘過去,她才露出一個不自然的笑容聳肩道:“尊貴的天元管理者,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讓人震驚的研究發現。如果真的研究成功了,學院會給他們送上驚喜的。”
“如果你想了解學院,沒問題,或許我得花一點時間來介紹。”
“沒事,我可以找把椅子坐下慢慢聽。”
“你真幽默。”
隻要是正常人,都很難對一位溫文爾雅且謙遜的人類產生敵意。
卡特琳娜坐了下來,稍微理了下思路,緩緩開口道。
“學院...其實是一個架構簡單的學術組織,脫胎於戰前星球學術聯盟...”
如人類暢想的那般,自從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成熟之後,大多數戰爭都消匿在了無形中。
不會在因為些許資源大打出手,因為能量的無限足夠讓生產力暴漲數百倍。
也不會因為地盤而產生紛爭,因為能量形勢的變化讓前往太空開拓成為了現實。
變革的時期裡,藍星的各大勢力開始融合,國家也沒有了明確的界限。
星球學術聯盟,便是整個藍星最頂尖的研究人員所形成的組織,剛一誕生就獲得了整個藍星資源的支持。
所有人都期望這座星球的頂尖學者們能強強聯手,帶領人類走向更高的層次。
而從最開始對能量的研究,以及越來越多自動化設備的麵世,他們也證明了這一點。
強強聯手,科技共享。
將所有研究力量集中在一起後,確實能改變科技的上限,使得生產力成百上千倍暴增。
然而,凡事都有上限,人類對知識的掌控同樣也有。
漸漸地,當這些學者們開始發現僅憑借著人類自己的能力,已經不足以在大幅度的推進科學研究,各類學科漫長的前置知識,隻是學習完都已經到了三四十歲時。
於是乎,‘人工智能’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
這項幾乎改變了學術研究格局的全新技術,使得人類在科研的路上速度快了何止十倍。
越來越多技術被其推演出來進行完善,生產力再度開始了爆炸。
那時普通人已經不再需要勞動和工作,可以隨意的乾著喜歡的事情。
或是前往世界各地旅遊,或是沉浸在虛擬世界不可自拔。
社會氛圍空前和諧,戰爭已經成為了一個隻有在曆史書中才能看到的名詞。
聽起來似乎很美好。
然而人類這種生物一旦閒下來,便會不自主的開始產生各種歪心思。
分歧產生在人工智能技術達到瓶頸的時候。
替代了人類全部工作的智能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無法在像以前那樣快速進步。
學術聯盟的學者們也開始劍走偏鋒,乾出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嘗試破譯人腦,想要賦予人工智能生命,以此來產生進化。
比如大規模的進入休眠,撤銷了很多對人工智能的底層限製,期待其自主發展最終成為人工生命。
沒有了這些限製,人工智能在諸多領域的生長開始野蠻起來。
再加上有不少暗地裡的黑手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