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情報反饋(2 / 2)

我的諜戰歲月 豬頭七 9229 字 7個月前

隨手關門離開。

丈夫身上並沒有酒味,她剛才情急之下說了程千帆喝酒,這個漏洞要補齊。

程千帆從二樓窗戶翻出去。

身形靈巧的幾個翻越,輕輕落下,消失在了夜色中。

幾分鐘後。

來到了來三姑弄十一號的後門,程千帆一個助跑,輕巧的翻上了二樓。

他沒有立刻動彈,而是等了半分鐘後,才貓腰來到二樓,輕輕敲了窗戶。

窗簾拉開。

彭與鷗與程千帆隔著窗戶對視了一眼。

窗戶打開。

程千帆翻窗進戶。

彭與鷗收起手中拎著的那把韋伯萊斯考托轉輪手槍。

兩個人沒有開燈,就這樣摸黑交談。

“目標確定為麥蘭碼頭三菱商社的903倉庫。”程千帆說道。

他簡明扼要的介紹了行動計劃。

“從巴芬洋行的倉庫進入,然後出其不意的拿下三菱的貨倉。”

“巴芬洋行不就是皮特的嶽父的洋行嗎?”彭與鷗驚訝問。

聽到程千帆竟然安排搶劫自己的貨倉,彭與鷗非常震驚。

“沒錯。”程千帆點點頭,“這正是我要說的。”

“巴芬洋行的貨艙裡,有藥品、大量的醫用衛生棉、紗布、繃帶、綁帶,醫用酒精,此外,還有兩個安南步兵營的軍裝、軍靴、毛毯、壓縮餅乾、罐頭、軍用水壺等等裝備。”

程千帆的口中每每說出一件東西,彭與鷗的眼眸便愈發亮了。

“還有一部分是紅酒和香煙。”程千帆繼續說道。

“按照我的吩咐,我的手下會將物資儘量轉移、藏匿,當然,其中一部分藥品和醫療物資,會就近運到對岸,支援國軍。”程千帆說道。

“藥品等物資可以想辦法運走一部分,安南步兵營的軍需裝備,國軍用不上。”程千帆說道,“這個可以趁亂運走。”

在薑騾子找的苦力和運輸漁民中,彭與鷗會安排自己人滲入其中,可以趁亂運走一部分物資:

因為此次行動之宗旨,實際上並不是搶走多少物資為己方所用,因為事情緊急,勢必會有相當部分的物資因為來不及運輸而被焚燒和破壞。

所以,沒有人能查清楚有哪些物資被運走,哪些被焚燒,這正是我方人員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太好了。”彭與鷗高興的握住程千帆的雙手,“火苗同誌,我代表隊伍上的同誌謝謝你。”

他這兩天同苗先生多有接觸。

苗先生講述了浙南遊擊區的同誌們在何等艱苦的條件下堅決、勇敢的同敵人戰鬥。

彭與鷗也深深地為浙南遊擊區的同誌們的艱苦卓絕震驚和感動著。

敵人以營連為單位,組成“清剿”隊,每天清晨出發進山“抄剿”,傍晚返回駐地。

敵人會運用“聽響聲,看煙火,跟腳印”等辦法搜尋遊擊隊,並派出便衣偵探,偽裝紅色隊伍,或到山林中伏擊遊擊隊,或到村莊中騷擾群眾,破壞紅色遊擊隊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此外,最重要的是,敵人實行經濟封鎖,斷絕紅色遊擊隊的物資來源。

限製群眾購買糧、油、鹽等日用食品。

對有些物品,如布匹、膠鞋、電池等嚴加控製,不準群眾往山裡運送。一經發現即以“通匪”、“濟匪”論罪全家處決。

為了配合軍事“清剿”,國民政府專門頒布了剿匪區內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

規定剿匪前線各縣圩鎮村莊,一律按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五保為一聯保的形式編組保甲,實行聯保連坐法。

即發現一戶“通匪”,十家株連,滿門抄斬,一保“通匪”,五保連坐。

並將保甲內18歲至45歲的男子編成“鏟紅義勇隊”,嚴密監視和控製群眾的行動。

由於國民黨軍長期的軍事“清剿”和嚴密的經濟封鎖,紅色遊擊隊的生活異常艱苦,特彆是民國二十四年後,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

遊擊隊在深山裡搭竹棚、杉皮棚和茅草棚居住。

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大通鋪上,平均五六個人才隻有一條破毯子,大家輪流使用。

國民政府實行移民並村之後,遊擊隊糧食斷絕,隻好以野果、野菜、竹筍充饑。

遊擊隊員們風餐露宿,晝伏夜行,幾乎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在如此極端惡劣的情況下,人民群眾依然冒險暗中支援紅色隊伍。

群眾把自己的口糧、食鹽等日用物資埋起來,作好記號,留給親人遊擊隊。

群眾把大米、食鹽、情搜放在竹杠中,趁上山砍柴之機把它留給紅色遊擊隊,自己則換上新砍的竹杠挑柴下山。

不過,國軍後來發現了其中的秘密,曾經下達命令,看見百姓深入可疑區域砍柴,但有懷疑,可不經請示,以通匪名義射殺。

紅色遊擊隊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嚴寒天氣不敢生火做飯,生吃麥糠,樹皮,喝汙水,軍裝破破爛爛,無法禦寒,普通的傷風感冒,就可能導致將士們的犧牲。

紅色指戰員、戰士沒有鞋子穿,赤腳走路,敵人故意在紅色遊擊隊出沒區域拋灑用糞水浸泡的釘子,戰士們的腳底板被這些釘子刺穿,為了避免暴露,卻隻能忍著疼,一聲不吭,一步一個血腳印,咬牙前行,一些戰士走著走著就一頭栽倒,無聲無息的犧牲了。

這三個安南步兵營的軍需裝備,在彭與鷗眼中,這就是無數戰士的寶貴生命!

“這些物資和裝備,特彆是軍裝,必須處理好,避免敵人按圖索驥”程千帆說道。

彭與鷗打斷了程千帆的話,“放心吧,處理這些,遊擊隊的同誌有經驗。”

“關於你前番彙報的中華寶島歸宗社,組織上進行了調查。”彭與鷗說道。

“查出什麼線索沒?”程千帆立刻問道。

前幾天,程千帆通過死信箱向彭與鷗彙報了中華寶島歸宗社的情況,請求組織上進行相關調查,爭取能夠聯絡上這些愛國誌士。

“你彙報的林震,我們沒有查到關於此人的消息。”彭與鷗說道,“不過,你提及的在基隆犧牲的鄭清水的戰友那個人,有了一點點線索。”

彭與鷗講述了他所掌握的一些情況。

國紅第一次合作期間,廣東中山大學等寶島籍學生組建“廣東寶島革命青年團”,發表告中國同胞書。

呼籲:“台灣乃中國之台灣,民族乃中國之民族,土地乃中國之土地地。”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該團部分成員返回寶島,參加我黨所領導的抗日活動。

“民國二十二年,我黨封葙奇同誌在寶島被日軍抓捕、犧牲,封同誌是我上海黨組織派往寶島組織抗日鬥爭行動的,包括鄭清水在內的寶島抗日誌士,有不少人都受到封同誌的愛國思想影響。”

“你提及的這位目前隱藏在上海的鄭清水的戰友,組織上初步有一個猜測。”彭與鷗說道。

“封同誌和他的妻子同時被捕,為日寇殺害,當時有消息傳出來,封同誌的妻弟幸免逃脫,後來這個人便沒有了消息。”彭與鷗說道,“結合你提供的情報,這個人很可能便是你說的那個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