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2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5266 字 10個月前

“老子的德是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孔子的德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胡僧的德是逆來順受,打了我也得忍著。”冬至撇撇嘴,道:“說來說去,還是佛門最不要臉!”

徐佑苦笑,冬至聰慧是有的,但鑒於年幼和閱曆,見識偏激了一些,道:“佛門要求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眾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又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有漏善,為善去惡,並不是終極,所以有所遺漏。這才又講自淨其意,祛除無明煩惱,超越了善惡對立的無漏善,將內裡的道德心性和外裡的道德本質合為一體,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不能簡單說人家不要臉。”

冬至對佛門的看法充滿了個人的偏見,但這種偏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揚州本地人對這個從西域傳入的佛門的初步認知。

經受天師道一百多年孜孜不倦的傳道和洗腦,很多人的思想和精神都桎梏在一個狹隘的世界裡,不管你信道還是不信道,都本能的對另一種宗教覺得反感,同時還有一種微妙的被侵犯的不安全感。

這是宗教的排他性所決定,但神奇的是,在這個文明昌盛的國度,再多的宗教,再不同的信仰,都能被慢慢的同化和融合,然後沿著相愛相殺的戲碼一代代的傳下去,不曾消亡,也不會一直獨大。

竺法言任重而道遠啊!

“冬至,你罵和尚不要臉,”何濡大笑,道:“可是當麵在罵我呢……”

冬至總是不自覺的忘記何濡曾經是個和尚的事實,吐了吐舌頭,乖乖的躲到一邊不再言語。徐佑洋洋數百言都不能讓她閉嘴,何濡一句調侃,嚇得她連反駁都不敢,可見論起嘴炮的功力,何濡才是無敵。

其實何濡並不介意彆人罵和尚,因為他自己罵的最多,不過跟彆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立場,隻要看不順眼,不僅僅罵和尚,儒生和道士都罵。

“冬至說的也沒錯,和尚是不要臉……”

“阿彌陀佛!不知檀越因何要罵比丘眾?若是門內有比丘言行不當,敬請指教,有,則促而改之。”

眾人回頭,卻見身後七八米外站著三個白衣僧人,為首的約有四五十歲,須發黑中帶著灰色,慈眉善目,寶相**。徐佑不欲生事,攔住何濡,怕他口無遮攔,躬身行禮,道:“朋友戲言,本是無心,得罪莫怪!”

僧人雙手合什,口念佛號,臉上浮現笑容,道:“既是戲言,談何得罪?是老僧唐突了,莫怪,莫怪!”

“不敢!”徐佑側身讓開道路,恭謹的道:“請法師先行!”

僧人行禮,邁步而去,跟在他身後的兩名年輕和尚中有一人,鬢若刀裁,眉如墨畫,臉如夭夭桃花,眼波流盼,競發姿媚,比起容色更勝婦人的顧允也不遑多讓。

如果說顧允是春曉之花,這個和尚就是中秋之月,光頭白衣,更添幾分飄逸儀態。經過徐佑身邊時微微含笑點頭,從容之極。

等眾僧遠去,徐佑問道:“是不是竺法言?”

何濡搖搖頭,道:“不是,竺法言比這老禿驢年輕!”剛才要不是徐佑阻攔,他定要跟老和尚好好說教一番,這會嘴巴上也不肯客氣。

左彣自責道:“是我失職,被人近了身側,竟然沒有發現。”

自從上次中毒,命懸一線,左彣就傷了精氣,將養了這麼久,功力仍然沒有回複舊觀。不過今日雪厚,他們又在高談闊論,身邊也不時有人經過,沒有特彆注意身後,讓三個和尚聽了罵詈之言,確實有點尷尬。

“七八米遠,任誰也聽不真切,風虎無須自責!”徐佑寬慰了兩句,話頭一轉,道:“冬至,你記下那個英俊和尚的樣子,改日去查一查他的來曆!”

何濡奇道:“我怎麼沒發現有英俊的和尚?七郎,你莫不是想要效仿龍陽?”

冬至心中奇怪,不過她也知道何濡說笑,徐佑沒有龍陽之好,道:“諾,我明日就去查!”不管怎樣,查英俊男子,哪怕是個和尚,也總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最快更新無錯,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最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