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2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6083 字 10個月前

柳寧也道:“立儲一事,應出聖懷,臣意當速速決斷,不可遲延。”

有竺道融和柳寧的支持,安子道心頭大定,不再聽庾朓的意見,乾綱獨斷,命人去接建平王入宮。

計議已定,安子道命庾朓、柳寧和顧卓到太極殿旁邊的尚書台檢尋漢魏典故,如廢儲立儲故例,並由顧卓負責草擬廢儲詔書,隻等明日上朝,宣告天下。

含章殿內隻餘竺道融和蕭勳奇,安子道似乎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勳奇,東宮可有異動?”

“主上放心,從太子到二率,再到他籠絡的軍中各將,全在臣下的掌控之中。臥虎司在外,鷹鸇司在內,萬無一失!”

東宮二率數年前曾因故裁撤,後來太子改了脾性,順從聽話,言行之中頗顯孝心,便又恢複了建製,隻是兵力大減,僅有五千人,成不了氣候。

朝廷中軍共有六軍組成,分為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雲騎、遊騎六將軍。其外還有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五校尉,以及積射、強弩二將所帶領的軍隊。左衛、右衛兩軍宿衛宮闕,其他各軍宿衛京師,有戰事時奉詔出討,戰事一畢,還歸原處。

這些年太子刻意結納,六軍裡也有不少他的門人。不過皇帝原無廢黜之意,也就隨他去了,隻要不是太過分,聽之任之,權當為日後繼位打點基礎。否則的話,一旦皇帝賓天 ,手裡無將無兵,屁股下的寶座怎麼坐得穩?

可現在局勢有變,皇帝要廢黜太子,那些被拉攏的將領成了不安定因素,所以敕任天下僧主的大典之前,就已暗中命令蕭勳奇嚴加監視,有風吹草動立刻上報。

司隸府的手段,安子道從未懷疑,這也是方才他不急於派兵控製東宮的原因。

台城裡熱鬨,東宮也不落後,接到不明身份人的示警,太子緊急召集東宮各從屬商議,並派出眼線打聽情報。不出三刻,幾乎已經可以肯定皇帝這次是要來真的了,竟陵王咬著牙,道:“太子,不能等了,一不做二不休,反了吧!”

太子正有此意,道:“幸好前段時日你我負荊請罪,讓彼人放鬆警惕,給了咱們喘息的良機。現在萬事俱備,未必不能拚死一搏。”

“正是!”魚道真妖媚的眸子裡閃爍著興奮和殘忍的光芒,道:“彼人既然不念及父子之情,太子總不能坐以待斃,風從龍,雲從虎,諸位郎君若求富貴,正在今夜!”

衛田之目視左衛率曹淑、右衛率殷素、積弩將軍何正、屯騎將軍馮超之以及各軍將如陳述、任建等人,道:“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屯騎將軍馮超之雖然這幾年和太子走的很近,但他隻是為了投機,從未想過謀反,離席跪倒,痛哭道:“自古不聞此事,還請太子萬萬三思。”

太子同樣哭泣道:“非我不孝,可主上聽信讒言,即將見罪廢黜,我自問沒有大過,不願受此冤枉,隻要馮將軍點頭,將來封侯拜相,保你馮氏永享富貴!”

馮超之苦苦勸阻,惹惱了太子,怒視道:“你是不是覺得我不能成事?”

馮超之把心一橫,道:“事或可成,可成事之後呢?我怕太子不為天地所容,終將死無葬身之地!”

太子氣不可遏,道:“拿下!”

他身後站著四個小宗師,隻有一個出手,立刻製服了馮超之。他猶自喝罵不已,太子抽出曹淑腰間長刀,噗嗤一聲,*馮超之胸膛。

“還有誰有異議?”

所有人慌忙跪下,道:“當竭力奉令!”

太子誌得意滿,當即內穿戎服,外罩朱衣,號令東宮五千士卒,披堅執銳,點燃火把,浩浩蕩蕩,直撲台城。

與此同時,前日剛剛抵達長江上遊某處水軍船塢的沈穆之也得到太子手諭,率領沈氏全部精銳戰船三十餘艘,共計三萬虎狼之兵,經長江口入玄武湖,再沿護城河將台城圍的水泄不通。

聽到城中動靜的其餘各軍軍主不明情況,大多擁兵觀望,忽然接到太子洗馬沈越持太子令牌,說左衛將軍梁秀謀反,已挾持主上占據台城。太子正率軍圍攻,詔令各部不得妄動,以免誤傷。

梁秀原是魏國大將,後歸順南朝,深受安子道賞識,重用為左衛將軍,宿衛宮禁,頗有漢武用金日磾之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若說他人,未必有幾人相信,可梁秀謀反,卻很容易取得共識。不過也有那不識趣的,比如強弩將軍江郢,並不信任沈越,召集所部欲往台城救援,卻不料被身邊最得力的心腹侍從一刀刺死,然後對外宣稱被梁秀派刺客暗殺,暫由軍副張楚代領強弩將軍一職。

張楚,原是東宮二率的舊部。皇帝裁撤二率之後,原來的眾多部曲打散編入中軍各部,按照慣例,不出三月,就可以斷絕和東宮的聯係,然而在天師道強有力的介入下,這些兵卒大都是天師道的教眾,竟散而不亂,依然被太子牢牢的控製在手裡。

像張楚這樣的人,還有許多,這也是太子敢於謀反的底氣。

安子道自以為勝券在握,卻不知道他的中軍早已被侵蝕的千瘡百孔,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隻有宿衛宮禁的左右衛,以及所向無敵的禦刀蕩士。

父子對決,即將展開!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