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彆時容易見時難(2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5354 字 10個月前

高闔懶得裝模作樣,直接坐到床榻旁邊為安休林把脈,頃刻之後,對劉壽點了點頭。劉壽心中大定,和徐舜華說了幾句場麵話,自去彆院休息。

是夜,宗羽拜訪劉壽,送了整整兩箱子金銀財物。劉壽笑口顏開,對宗羽多加安撫,並讓他轉告徐舜華,京城方麵不必擔憂,他自會美言,且好生照顧臨川王,將養身子才是。若日後痊愈,和陛下還有兄弟再見之日。

之後,劉壽又在臨川縣停留兩天,歇息的彆院接待了了幾個不速之客。這幾人都是安休林器重的門客,此時見主人將死,大廈將傾,已經開始毫不避忌的另尋出路了。

人心複雜,既有車丘這樣的忠義死士,自然也會有見利忘義的無恥之徒,原本也在徐佑的預料當中,設下此局,騙劉壽是一,試人心是二。

這麼多門客,隻有三五人大難來臨各自飛,算是對安休林這些年禮賢下士最好的回報!

這日一早,劉壽啟程辭行離開臨川,回金陵複命。坐在牛車上回望縣城,眼裡全是誌得意滿的笑容。

對他而言,安休林死在臨川,比死在金陵更好,可笑王府眾人還怕他逼迫過甚,送了這麼多的錢財。由此可見,人說安休林三百門客,可比古之孟嘗,其實皆是酒囊飯袋,難堪大用。就是不染重疾,想必也得乖順的跟他回京,遠遠不足為慮。

派出去的探子確認劉壽一行從旴水登船離境,安休林召謝希文、魏不屈等四個心腹入見,謝希文了解前因,大喜過望,對徐佑的手段很是敬服。魏不屈則請示那幾個背叛的人該如何處理,安休林不忍責罰,道:“我裝病瞞著眾人,已是不該。然良禽擇木而棲,怪不得他人,賜他們各十萬錢,禮送出城即可……”

狄夏反對,道:“對不忠之人這般禮遇,又該如何獎賞忠心的部曲呢?這幾人必須處死,否則後患無窮。”

陶絳向來不怎麼作聲,商議事情時聽得多說的少,這次卻斷然道:“決不可如此!我知殿下仁心,可若想和朝廷對抗,首先得賞罰嚴明,有過不罰,何以明威?這幾人背主求榮,其心當誅,依我之見,也不必當即斬殺,暫且穩住他們,當義軍起事之日,斬其首級祭旗,可壯聲色!”

兩人意見堅決,安休林猶豫了會,歎道:“好吧,此事先不予理會,容後再議!”轉頭問徐佑道:“微之幾時動身?”

“此間事了,我打算今夜就走!”徐佑答道:“我先去九江拜訪朱刺史,他會安排接下來的事宜。殿下,朱刺史絕對可以信任,他的話就是我的話,請殿下務必采納,不可聽人讒言,以至於貽誤戰機。”

安休林毅然道:“微之放心,我意已決,不會再搖動分毫。等你離開,我會分派眾人,聯絡各地,囤積糧草,招募兵士,和那逆賊拚了!”

“殿下有此決心,必定無往不利!”徐佑讚了一句,再次提醒,道:“這些事都要秘密進行,可藉由開墾荒田、修造水利的名義,不可過早泄露真實意圖。還有,若時機成熟,朱刺史會遣精兵良將護衛殿下前往吳縣……”

這個計劃謝希文還是初聞,疑慮道:“去吳縣?為何不前往九江,靜等江夏王順江而來,和他兵和一處?”

徐佑冷靜的眼眸來儘顯智慧的光芒,道:“謝郎君,江夏王手握十萬雄兵,以臨川一地,可募兵幾何?”

“這……三五千人,總是有的!”

“好,三五千人,哪怕江州都督府的部曲全交給殿下,也不過一兩萬人而已,以這麼點兵力和江夏王回合,你覺得殿下會不會徹底變成江夏王的附庸?”

謝希文終於明白徐佑的意思,眼睛閃過震驚之色,道:“會!”

徐佑淡淡的道:“可殿下若是到了吳縣,有顧陸朱張為羽翼,再合揚州、江州兩州之力,足可開霸府,立東軍,逆流而上,對金陵發起攻勢。到了那時,江夏王西來,殿下東去,兩軍並立,平分秋色,就算日後推江夏王為君,殿下也可憑借軍功謀取最大的利益,諸位郎君水漲船高,封侯拜相,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這番話極具煽動性,謝希文還未回答,狄夏忍不住激動的撫掌道:“聽郎君一席話,勝過十萬雄兵。就這麼辦,誰敢反對,我第一個取他腦袋!”

這個狄夏說話不過腦子,幸虧跟得是安休林這樣的仁主,換了曹操那樣的雄主,怕是活不過一集就得身首異處。

不過有他鼓動氣氛,安休林也覺得熱血沸騰,再不好權位,可若能領兵滅賊,誰又能拒絕那樣的誘惑?

“皆從君言!”

商議已定,徐佑的行程先到九江,再去江陵,然後沿長江直接回吳縣。為了方便日後聯絡,也為了便於取信江夏王,安休林決定派心腹隨同徐佑一道,挑來選去,還是選中了左丘司錦和宗羽。他們兩人和徐佑不打不相識,算是聊得來的熟人和朋友,左丘司錦又是靠得住的自家妹子,忠心無虞,行事乾練,自是最佳人選。

動身這天大雨傾盆,徐舜華送了三十裡,直到盱水碼頭才依依不舍揮手作彆,姐弟倆匆匆一見,又天各一方,徐佑倚著大船的二層欄杆,正是: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彆時容易見時難!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