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空口無憑,這是當眾開炮,堂內頓時嘩然,以徐佑今日的文名和權勢,敢於這樣公開質疑,莫不是瘋了嗎?
堂內有認識庾策的,知道他是庾法護的第六子,可全然沒有繼承父親任何的優點。據說是庾法護某次夜裡醉酒馬廄,興之所至,和最卑賤的養馬女發生關係生了這個兒子,要不是後來庾法護還算磊落,乾脆的認了這個事,他可能根本來不到這個世界上。
不過,敢於質疑,這是徐佑最喜歡看到的場麵,道:“天經院和玉算院即可驗證,但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人一家之力。你若有興致,可去兩院好好學習,我期待你自己找到答案。”
為了刺激天經和玉算兩院的就讀率,玄機書院毫無懸念的采用了兩年畢業的學分製,各院之間不設門檻,你可以在儒院,也可以去道院,隻要時間充足,精力充沛,且飽含求知欲,甚至可以從早聽課聽到晚。
學的課程越多,學分賺取的越容易,最後通過考核畢業,成績優異的可以優先得到揚州十二郡的察舉機會——這是徐佑動用了大將軍的特權,聯合顧允和張紫華為玄機書院開的後門。
後來曾有學生問徐佑:山長,玄機書院要給予所有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並保證考核過程的公正和公開,然而這樣明目張膽的把朝廷的公器拿來私用,對那些沒有進入玄機書院的學子公平嗎?
徐佑回答:我教給你們的第一課,人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教會你們的第二課,那就是理想要結合現實,公平從來不是絕對的!
其實察舉製根本沒有給寒門庶族任何的機會,反而是玄機書院有教無類,把屬於門閥世族盤子裡的飯分了點出來,比起之前,反倒更加的公平許多。
庾策想了想,掉頭離開了明道堂,直接往天經院走去。堂裡不少人發出了笑聲,這份癡氣,倒是和庾法護很有幾分想象。
徐佑記住了這個名字,至於日後會給他多大的驚喜,那要看庾策到底有多大的造化了!
第一節課的效果很顯著,下課後去天經院和玉算院旁聽的人多了不少,但相比儒院還是少數。至於道院和佛院,儒生都願意去兼聽,畢竟世風如此,清談必談玄理和佛法,多學多看多聽,以後聚會裝逼也好裝的到位。
可僅僅四五天之後,袁青杞的課取代徐佑成為書院最受歡迎的課,徐佑當然不會認為這是袁青杞的課堂質量更高,酸溜溜的說還不是因為她長得太美?其實美隻是部分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袁青杞講解的《上清大洞真經》彆出機杼,提出了“上登上清”的概念,意思是上清之上還有太清,從境界上高於天師道的上清,然後結合傳統的百脈關竅,認為各竅皆可通神,提出存思日月二十四星之法,達到精神內守,神不外馳的至真至道之境。
而最重要的是,袁青杞的新道法注重於個人精、氣、神的修持,不重符籙和金丹,貶斥合氣術,宣揚通靈達神,洞觀自然,養神煉氣,然後乘雲飛仙。
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天師道因合氣術而帶來的惡劣影響,贏得了這些胸懷廣大、豪氣乾雲的年輕士子的心。不過後來何濡曾暗中吐槽說,主要還是因為年輕人身子骨好,沒有到需要合氣術來重振雄風的年歲,所以對這些汙穢東西嗤之以鼻,對這個說法,徐佑不置可否,雖然他也想送給何濡兩句詩,年少不知那啥,老來那啥流淚,可天師道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合氣術已經成了眾矢之的,弊大於利,袁青杞能夠果斷割舍,不僅有大魄力,也有大智慧。
又過了兩三日,朱淩波和崔英娥結伴來到明玉山,這是開院大典時徐佑和朱仁提到,借口秋分想見朱淩波,這才把她邀請來此。等見了麵,徐佑驚覺朱淩波真的長大了,自永安十一年兩人初遇,到今日已經過去了十年,曾經的小丫頭變成了窈窕動人的女郎,以她的年紀到現在才嫁人實屬太晚了些,不知是朱禮太過寵愛,想多留幾年,還是中間出了彆的什麼岔子,如果梁笑古確實是良人,真該好好祝福她才是。
“微之哥哥,好久不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