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虎嘯江淮(1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4794 字 10個月前

“成了?”

“成了!”

“走,去校武場!”

祖騅展示的是三弓床弩、千鈞弩和元象弓,這是徐佑之前給他勾勒出的大概意向,涉及簡單的物理和數學原理,由天工坊苦心研製而成的破陣守城的遠程神器。

三弓床弩自不必提,後世威名赫赫,可射千步,具裝也好,巨盾也罷,連人帶馬直接插成串串,沒得商量。也可發射踏橛箭,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麵,成排成行,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萬鈞弩更接近宋代的神臂弓,屬於蹶張弩的一種,用腰力和腳蹬上弦,射程可達二百多步。元象弓則是融合了明弓和清弓的特點,區彆於現在的漢弓,采用了長弓梢反曲弓的結構,拉距大、儲能足,可射重箭,用來破甲。又因為反曲,可以用較小的力開更大石的弓,並加裝了凹槽狀的皮革弦墊,以減輕弓弦反彈回來的力量,增加了易用性和穩定性。

不過,弓弩之強,強在於箭,比如清軍有披箭、刺箭、哨箭三大類,天工坊這次分彆造了平棱箭、三棱箭、破甲箭等輕、重箭多達二十餘種,可以根據戰鬥單位和戰鬥對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箭支,力求把投入產出比最大化。

試射的效果非常驚人,三弓床弩堪稱大殺器,一支重矢加七支箭,如雷墜地,中者立毀。萬鈞弩也表現不俗,二百步內穿透重重劄甲,上弦簡單,達到一定規模後,比三弓床弩更適合野戰。至於元象弓,六十步內可穿透鎖子甲,最主要的是精準度堪比長了眼睛,如果裝配鎮海都,戰場上幾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想想被五百個狙擊手瞄準的可怕畫麵,簡直不要太難。

在場的所有人無不震撼莫名,譚卓興奮的道:“大將軍,有這等利器,魏軍鐵騎再不足慮!”

“決定勝負的是人,而不是兵器!”徐佑給眾人潑了冷水,道:“魏軍具裝儘毀於和柔然一戰,短時間內雖恢複無望,但重騎和輕騎的數量仍舊占據絕對優勢,我們很可能要在黃河流域和魏軍作戰,天時地利在彼不在我,參軍司還是要多做針對性的謀劃,結合多兵種之間的配合進行不間斷的訓練,做到有備無患。”

眾人心中凜然,收了僥幸,再不敢麻痹大意,道:“諾!”

國家機器一旦全力運作起來,效率和規模都變得十分驚人,經過緊鑼密鼓的連月籌備,楚國上下一心,調集兵力,籌措餉銀,囤積糧草,趕製軍械,擴建船塢,沿江淮線的軍事重鎮堆積糧草如山,刀槍弓弩箭矢甲胄船隻雷霆砲等各種軍械更是不計其數。天工坊和五兵部、將作監深度合作,參考當初趙信船坊和揚州官坊的故例,承擔了各式武器的規製、設計和鑄模等方麵的工作,算是合理的發了一大筆戰爭財。

其實以徐佑現在的身份地位,對錢財的需求不算很大,但該收的錢必須得收,否則的話,家事和國事不分,怕是會引起某些人的反感和彈劾。

要知道,隻有帝王的家事,才是國事!

在這數月間,台城內也接連發出旨意,命左彣為豫州刺史,移鎮陳留,齊嘯為兗州刺史,移鎮高平,朱智為梁州刺史,移鎮漢中,張槐為湘州刺史兼南蠻校尉,移鎮夷陵,魏不屈接替朱智,出任江州刺史。由護軍將軍狄夏坐鎮中樞,魏不屈兼丹陽尹,聯手拱衛金陵。

另外,顧允不日赴京,正式履職吏部尚書,而空缺的揚州刺史由山陽王安休淵兼領,並以鮑熙為揚州長史,李二牛為揚州司馬。

李二牛的任命通過的波瀾不驚,鮑熙的任命則在廷議時被卡住,謝希文希望以臨川王府的舊人來出任這個職位,不過徐佑以西征需要維持揚州局麵穩定為由,說服安休林暫以鮑熙為長史,若才乾不足,可等西征結束之後,再依著謝希文的意思,另擇良臣代替。

謝希文接受了鮑熙任命,但以父子不能平級為由,讓顧懷明辭掉了戶部尚書之職,升三品,改任侍中,戶部尚書由戶部侍郎範淮之接任。範淮之出身中等士族,和諸姓門閥素去牽扯,全憑著才乾一步步升官至戶部侍郎,原本以他的品第,侍郎就是做官的終點了,可他也是聰明人,積極的向謝希文等人靠攏,所以這次也得到了積極的回報。

三月七日晚間,春雨細細,方斯年突然出現在大將軍府,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昏迷了過去。經過檢查,她的肩頭和後背有多處刀傷,有些結了痂,有些是新創,不過並不打緊,沒有傷到筋骨和要害,否則也不可能活著回到金陵。徐佑以無上玄功為她療治了內傷,然後交由溫如泉調理了外傷,要不了多久就能恢複如常。

真正讓徐佑驚訝的是,方斯年不僅破了四品,且進境極快,想來該是在北魏另有奇遇。秘府稍前傳來的消息,方斯年入了平城後去找紇奚醜奴,之後離城就再找不到蹤跡,她也沒有主動跟秘府聯係,生死不知,倒讓徐佑他們好一陣擔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