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到臨頭,胡謙也沒得選。
他站起身來點了點頭,然後運起全身功力,一身鐵衣膨脹,如同甲片一般貼在他的身上。
見到這一幕,胡謙的好友紛紛勸阻,因為他們都明白以胡謙的硬功根本接不住神拳無敵的三拳,一旦逞強接了這個賭約,輕則被打到散功,重則當場死亡。
可是胡謙早就想好了,趙天賜的名聲他早就聽過,上梁不正下梁歪,能夠養出這樣的孫子,趙無雙也不會是什麼好人,他今天既然過來,就沒打算能夠完好的離開。
周圍人紛紛扼腕歎息,用一副看死人般的樣子看著胡謙。
三拳過去之後,胡謙直接被打的從天香樓的欄杆處飛了下去。
衣衫襤褸,地上留下一團血汙。
所有人都以為,胡謙已經死了。
但是讓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接了趙無雙三拳的胡謙並沒有死。
他抬起頭來,眼耳口鼻處都留下一道道鮮血,原本鐵塔般的身軀此時變得佝僂,一身的鐵布衫功體被神拳無敵三拳直接打到散功。
渾身血汙,顯得無比淒慘的胡謙強忍著痛苦再次爬上天香樓的二樓,再次請求趙無雙放過苗家父女,不要再為難他們。
趙無雙還是顧忌自己的名聲,所以迫於無奈隻能答應胡謙的請求。
平常趙天賜胡作非為他不去管,那是因為趙天賜欺負的都是草根百姓,這些人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影響不了他在江湖上的名聲。
可是這次宴請他來的幾位好友在江湖上的有些地位,對於江湖人來說凶狠好鬥都沒什麼。但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出爾反爾,這是最敗壞江湖名譽的,一旦有人將這件事情傳播開來,他神拳無敵的名聲就臭了。
胡謙雖然保住了自己的義女苗青青,但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身功體全部散儘,苦練幾十年的硬功被直接打散,就剩下一把子力氣。
而自此之後,趙無雙和胡謙之間的梁子就結下了。
不過胡謙也明白,他這輩子是沒有希望報仇了,趙無雙自小修行道家內功有著幾十年的精純功力,再加上一手出神入化的拳法,在江湖上都能夠算得上是一流高手。
而他現在不過是一個功體散去的廢人,想要再度練武都做不到,現在連生計都維持不了,又能拿什麼去報仇。
心灰意冷之下,胡謙將所有的錢財留給了苗家,然後孤身一人加入了軍隊。
他是一個漢子,既然此生已經沒有任何希望,與其窩囊的老死在家中,還不如加入軍中。
以此殘軀護我華夏大地,能殺一個蒙元人不虧,殺兩個蒙元人就是血賺,他胡謙是漢家男兒就算是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
由於是武林中人出身,胡謙一直聽聞郭大俠的名聲,很崇拜他,所以他決定參軍之後特地趕往襄陽加入由郭靖所率領的軍隊。
結果參軍還沒有三個月,胡謙就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三觀的人。
少年劍仙,武林神話,舉世無雙,天下第一的張真人。
與其他離開襄陽城的金丹武者不同,胡謙並不是那種沒有天賦的武者。
張君寶所研發出來的金丹武道分為兩部分,一者曰化靈之術,二者曰真武凝丹法。
其中的化靈之術是張君寶融合了陽神世界觀想法創造出來的法門,需要武者在腦海中觀想自己的武道意誌,然後賦予內力靈性,然後憑借著這股靈性吸納世界中種種事物所附帶的能量,壯大內力。
而真武凝丹法則是更進一步的武道修行,通過真武凝丹法將內力凝聚成金丹之後就能算是真正走入了金丹武道的大門。
而這兩個階段被張君寶細分成了三個境界,分彆是化靈,孕勁,凝丹。
而襄陽城中大部分的武者甚至都摸不到化靈境界的邊,彆看這個境界是金丹武道入門中的入門,但是想要修成這個境界也不簡單。
化靈境界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必須凝練出屬於自己的武道意誌,這一點很難很難。
武道意誌說起來簡單,人人都能擁有,但是想要將武道意誌具現化成某一種形態,就必須堅定自己的內心,明悟自己的信念,並且將自己所練的武學與武道意誌完美融合。
這無疑是很難做到的,大部分武者的一生都在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堅持,哪有那麼簡單就能夠明悟屬於自己的武道意誌。
不過這一道關卡對於胡謙來說並不算什麼,他這一生顛沛流離,有過高光時刻,也曾經跌入低穀,更是在低穀之中崛起,燃燒生命抗擊蒙元。
這樣的經曆但他早就明悟了自己的內心與信念。
對於彆人來說武道意誌求而不得十分的虛無縹緲,而對胡謙來說武道意誌卻是一樣明明白白擺在那裡的東西。
所以胡謙修煉起來很快,僅僅隻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化靈境界的修行。
金丹武道無定法,張君寶很少傳授學生們武學,他所傳授的是一個更為寬泛的修行框架,怎麼樣一步一步地從無到有,邁入化靈境界,又怎麼樣通過特定的技巧以靈性共鳴自然界中的能量吸納這些能量物體,然後再將內力孕育壯大之後又要如何結合自己的武道意誌將其凝成金丹。
可以說,張君寶傳授的是高屋建瓴的理論,但是要怎麼樣將這些理論落到實處來,就要看武者自己的悟性了。
胡謙毫無疑問是一個相當具有悟性的武者。
在襄陽城中很多曾經的絕世武學現在都被直接公開了出來,包括九陽真經,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等等。
所有想學的人都可以自由學習,也可以以這些絕世武學為基礎創造屬於自己的金丹武學。
可是胡謙沒這麼做,他放棄了這些所有人的夢寐以求的神功,選擇了以陪伴他一生的鐵布衫為基礎來開發屬於自己的金丹武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