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計劃聽起來很簡單,但實施起來並不容易,擺在季汀麵前的首要問題就是那些變異生物。
“變異生物,在末日後的廢土上隨處可見,對人類具有極強的攻擊性。
根據進化方向的不同,劃分為小型變異生物跟大型變異生物。
小型變異生物大多成群出現,行動敏捷,進化出特殊的攻擊手段,比如說你之前遇到的那兩隻大□□。
而大型變異生物大多是獨居生物,體型龐大,殺傷力極強。”
投影儀上的ppt切換成了下一張,是相關內容的原文摘抄。
“你的運氣不錯,□□的攻擊方式比較單一,一般情況下成群出現,數量在5-10隻左右,你隻遇到了兩隻,估計是當時跟現實融合的程度不夠,沒法讓這麼多變異生物同時出現在現實。”
季汀放下平板,看向劉選進——這是他理論課的“老師”,天樞小隊的智囊,負責給他補充相關的理論知識。
“我怎麼覺得我的運氣糟透了?要是運氣好,也不至於迎麵撞上那兩隻大□□。”
更何況,“變異生物疑似在A市郊區出現”的新聞是李義樞他們編出來的誘餌,按理來說,那裡本不該出現變異生物。
理論課的時間不長,接下來的體能訓練才是重點。除了枯燥的體能訓練,其中還穿插了射擊、格鬥、標木倉、柔道、摔跤等格鬥技巧。
按照李義樞的說法,這些是用來加強季汀自保能力的。
指望靠這些訓練擊殺變異生物,完全是異想天開——變異生物不是能靠格鬥技巧解決的問題,直接鋪到腳下的熱武器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手段。
在高強度的日程安排下,季汀切身體會了什麼叫身體極限,訓練結束後眼睛一閉壓根不知道自己怎麼回的宿舍,更彆說抽空關注外麵的變化了。
直到最新消息傳來,才打破了平靜。
季汀:“一座城?”
“那座城出現在A市郊區,外形更接近於全封閉式的堡壘,無人機被那座城內發出的不明頻率乾擾,我們能獲得的相關信息不多。
但結合原文,初步判斷,這很有可能是劉大明的金手指,也就是那個基地。”
季汀接過平板,飛快劃過那幾張圖片——那座城市的外部影像,各個方位都有,足以讓他拚湊出那座城市的模樣。
高大的城牆包圍整座城市,密不透風的黑色屏障從城牆一路延伸,覆蓋整座城市,形成王八殼般的穹頂,讓人無法看到城內的狀況。
城牆上每隔幾米就有一架緩緩運轉的炮口,射程覆蓋麵積囊括天空和大地,將這座城市變成無從下口的刺蝟。
雖然他們一直用“城市”來形容,但實際上它的麵積不大,確實更像李義樞所說的“基地”。
但這裡有個問題。
季汀:“設定裡,劉大明的金手指基地不存在於現實,更類似跟主角大腦對接的兵工廠,通過收集廢土上的物資來生產各種武器、裝備以及日用品。”
這個金手指的設定,是從當年流行的“隨身空間種田流”演化而來。
劉大明能進入自己的基地,也能建設自己的基地,通過這個基地生產所需物資,但它不會出現在現實——不然叫什麼隨身空間?
季汀看了眼平板上的圖片,從記憶裡翻出相關信息:“而且我記得劉大明的基地也不長這樣,至少不該嚴實得像個刺蝟。”
李義樞:“準確來說,是在你斷更之前,基地不長這樣。”
“《天樞》是完本,但我們跟現實融合時,時間沒有停頓在故事的結尾,在結尾到跟現實融合之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已經是數年之後了。”
季汀意識到了問題:“也就是說,那些可能都自行演化出了新劇情?”
他回憶了下自己筆下密密麻麻的坑,總覺得這裡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
李義樞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麵,拉回季汀跑偏的思緒:“即使自行演化出了新劇情,也要建立在既定人設和之前的劇情基礎上。情報分析小組綜合原文和劉大明的人物性格,判斷劇情失控的可能性不大,建議我們展開試探性的接觸。”
“這是第二本跟現實融合的,我們需要從中獲得更多信息,為下一次‘特殊事件’做好準備。”
“起碼劉大明比其他主角更容易說服,適合作為第一次接觸的人選。”
他用詞十分委婉,潛台詞是劉大明的智商不高。
在寫《末日之我有個基地》時,季汀本想寫一個江湖義氣濃重的老大哥,但架不住寫作水平沒跟上,楞是寫成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兄弟……
季汀看了眼圖片上武裝到牙齒的城市,對情報小組的判斷不予評價。
“A市眼下的情況怎麼樣?連城市都出現了,那變異生物的數量應該更多。”
李義樞滑動平板,將後麵幾張圖片給季汀展示了一下。
綿延不絕的防禦網佇立在郊區外圍,戰鬥機在天空盤旋,坦克等武裝部隊在防禦網後排成不同隊形,穿著軍裝的隊伍在後方建起了隱蔽性極強的戰略指揮處。
在防禦網的對麵,是焦黃的土地以及坑坑窪窪的地麵,就像被猛烈炮火犁了一遍地,彆說變異生物了,連原本茂密生長的野草都不見了蹤影。
是季汀狹隘了,信息時代的戰爭,大炮射程之內,皆是真理。
變異生物能在廢土橫著走,那是因為末日背景下的國家機構已經徹底瓦解,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而第二本跟現實的融合點在A市郊區,人跡罕至,剛好方便軍隊清場。
變異生物的防禦力再牛逼,也沒法硬抗這種從天空到大地全麵覆蓋的猛烈火力。
安全感說來就來了,季汀態度一正,言辭懇切:“我這就準備出發。”
“我會帶天樞小組跟你一起行動,”李義樞按滅平板,語氣平平:“你可以把後背交給我們。”
*
A市某家咖啡店內。
王曉雲有一下沒一下的擦著鋥亮的桌子,偶爾抬頭看一眼窗外,街上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安靜的讓人有些心慌。
她乾脆打開了電視,讓人耳朵起繭的最新通知反反複複的回蕩在耳邊。
“關於近期郊區出現異常狀況的通知:A市市政府已成立專項小組對該異常狀況進行針對性處理,為了確保您和家人的安全,如無必要,請儘量待在室內。
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出城,請聯係以下電話:XXXXXX……”
王曉雲調低電視音量,翻看起了咖啡店最近收到的通知。
《XX小區委員會聯絡表》、《XX小區關於‘物資發放’的通知》、《XX街道人員核查單》、《誌願者報名單》等等。
王曉雲把這堆通知放到吧台最醒目的位置,確保老板回來能第一時間看到——雖然她不太確定眼下這個情況老板還能不能順利回城。
不過末日要來了,政府的應對再怎麼慎重都不為過,她對A市近期一連串的大動作更多的是安心而非不安。